分娩姿勢大PK 哪種更簡單?

每當說到生產的時候, 可能大多數的准媽媽想到的都是平躺生寶寶, 但是其實分娩有很多姿勢可以選擇。 而且有些姿勢可以更加有利於生產, 能夠減輕疼痛, 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去享受新生命到來的喜悅。 分娩的姿勢一共有站立、蹲、跪、坐、側躺、平躺這幾種, 也許這麼多的姿勢你都沒有聽別人說用過, 但是, 對分娩的姿勢清晰準確的認識還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幫助准媽媽做好生產前的準備。

在整個生產過程中, 准媽媽並不是長期維持一個姿勢的, 在生產第一階段的時候, 醫生會讓准媽媽多多走動一下,

Advertisiment
來緩解緊張和疲勞, 我們目前說的分娩姿勢是指寶寶要出來的時候採取的姿勢, 就是在進入第二個階段或者已經到第二個階段的時候, 這個階段大概需要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

在整個分娩過程中, 最讓醫生和准媽媽擔心的是在分娩的時候, 這個時候醫生要和准媽媽默契地配合才能夠保證母子平安, 但是分娩姿勢對於准媽媽來說是比較陌生的, 所以最好是在分娩前幾天或者前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進行培訓, 這樣比較有利於順利分娩。

關於分娩有幾個誤區, 在這裡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些人認為分娩的姿勢決定了是不是順產, 其實, 這種說法是不完全正確的, 因為是否能夠順利分娩是包含四個因素的,

Advertisiment
指的是產力的大小和產道的寬度以及寶寶的大小, 還有產婦的心理素質, 如果這四個因素都配合得很好的話就可以順利生產, 如果說其中一個發生了問題, 那麼就很可能出現難產的情況。 所以說, 是否順產跟採取什麼姿勢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有些人說, 採取某種分娩姿勢可以讓生產更快, 其實這種說法也是不一定正確的, 因為分娩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寶寶要通過骨產道和軟產道。 大家可能不知道, 雖然骨產道只有大概10多釐米長, 但是它並不是等圓等寬的, 它是一個漏斗的形狀, 所以如果是寶寶通過一個姿勢通過的話是幾乎不可能的, 而且還會被卡到。

所以寶寶要做一些適應性的動作來進行適應才能順利分娩,

Advertisiment
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 不能盲目著急。 但是當寶寶完成了這些轉動以後, 並不會主動地出來, 是要靠准媽媽的宮縮和產道的阻力讓寶寶前進的, 所以說, 分娩的速度並不是由分娩姿勢來決定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