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分娩方式不同,麻醉方式有別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 分娩的疼痛一直讓孕媽媽們感到恐懼。 如今隨著分娩鎮痛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 已經最大程度上減輕了分娩的疼痛。 雖然手術麻醉是很平常的事, 但分娩時採取的麻醉方式還是讓許多孕媽媽在生產前忐忑不安。 分娩時的麻醉可怕嗎?有多大的風險?事先瞭解一些分娩麻醉的基本知識, 媽媽們才能更好地配合助產人員, 安心地度過產程。 下面我們對產科相關的麻醉知識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生產時一定需要麻醉嗎?

剖宮產是必須進行麻醉的, 自然分娩則在產婦有要求選擇無痛分娩時才需要。

Advertisiment
分娩時產婦由於疼痛而大聲地喊叫, 會使體內耗氧量增加, 容易導致呼吸性堿中毒, 由此引起血管收縮, 影響胎盤氧供, 最終導致產婦及胎兒出現低氧血症。 供氧能力的降低導致代謝性酸中毒, 可造成母體和胎兒內環境紊亂, 發生胎兒窘迫。 但如果採取適當的緩解疼痛措施則可使上述的應激反應減弱或消失。 麻醉的目的是在不影響產婦及胎兒生理功能的情況下説明產婦安全度過生產過程, 減輕疼痛, 順利分娩健康的嬰兒。

由於麻醉屬於侵入性的處置手段, 所以有一定的副作用及併發症。 若生產時採用鎮痛措施, 從麻醉開始到分娩結束, 不但有產科醫生和助產士對整個產程進行觀察,

Advertisiment
還要有麻醉醫生對產婦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提高其安全性。 所以, 在瞭解麻醉的必要性及風險後, 媽媽們並不需要害怕麻醉, 生產時採取的麻醉方式是相對安全的。

生產方式不同, 麻醉方式有別

剖宮產麻醉

剖宮產常選用的麻醉方式有硬膜外麻醉、腰麻和腰硬聯合麻醉。

1. 連續硬膜外麻醉是過去剖宮產首選的麻醉方式, 其麻醉效果良好, 麻醉平面和血壓較容易控制, 對母嬰安全可靠。 但存在起效慢, 阻滯不完善, 骨骼肌鬆弛欠理想等缺陷。

2. 腰麻具有起效快, 作用完善, 骨骼肌鬆弛理想, 但對血液動力學影響大。

3. 腰硬聯合麻醉既有腰麻用藥量小、潛伏期短、效果確切的優點, 又具有持續硬膜外麻醉的靈活性, 並且留置的硬膜外導管可用於術後鎮痛。

Advertisiment
近年來將這種麻醉方法廣泛應用於產科手術。

麻醉方法:打麻醉時需要產婦側躺並彎腰抱膝, 呈“煮熟的大蝦”狀。 用專門的細針, 從後背處脊柱的棘突間隙進針, 將麻醉藥注入脊髓末端的空腔處, 使藥物能夠進入珠網膜下腔, 從而達到下半身止痛的作用。

麻醉效果:麻醉過程中孕媽媽的意識是清楚的, 也能自行呼吸, 只是下半身完全失去感覺與運動的能力。 因為控制排尿的神經作用也被同時阻斷, 所以需要放置導尿管來預防尿瀦留。

麻醉注意事項:在實施麻醉的過程中, 孕媽媽應如實地回答是否有麻、痛或“過電”等感覺, 以便麻醉師及時調整用藥。 如有不適感, 要及時告訴醫生, 避免出現危險情況。

Advertisiment

麻醉副作用:剖宮產所採用的區域麻醉方式止痛效果良好, 危險性較低, 對媽媽和寶寶幾乎沒有影響, 但可能會有頭暈、噁心、嘔吐、胸悶、發抖等副作用。

TIPS:瞭解全身麻醉

如果產婦有凝血障礙、精神障礙或其他一些嚴重的疾病不適於作椎管內麻醉時, 最好採用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具有誘導迅速, 低血壓發生率低, 通氣良好等優點。 但由於麻醉藥物是由靜脈注入的, 有可能經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即媽媽麻醉的同時寶寶也被麻醉了。 若用藥不當可能引起新生兒呼吸迴圈抑制, 產婦使用全身麻醉的最大的危險在於容易嘔吐或返流而致誤吸。 全麻的操作管理較為複雜, 要求麻醉者具有較全面的技術和完善的設備條件,

Advertisiment
對產婦及胎兒的危險性較區域麻醉高。

會陰側切麻醉

會陰側切術是產科常見的手術, 是為避免會陰及盆底組織不規則裂傷, 而採取局部會陰剪開。 採用局部麻醉, 也就是從皮下組織局部注射麻醉劑, 麻醉起效快, 操作簡單、易掌握。 藥效在注射後1小時內退去, 局部的感覺可慢慢恢復。 整個過程產婦是清醒的, 能清楚地感到縫合時的觸覺, 但感覺不到疼痛。 除非對注射的藥物過敏, 一般不會引起併發症和麻醉藥物反應。

分娩鎮痛麻醉

每位孕媽媽都希望生寶寶的過程是安全舒適、無痛苦的, 所以分娩鎮痛一直是國內外醫學界十分關注的課題。 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 鎮痛可縮短產程, 減少剖宮產率及產後出血率, 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分娩期母兒的安全性。

實施分娩鎮痛的4大必備條件

1. 對產婦及胎兒不良作用小;

2. 藥物起效快,作用可靠,便於給藥;

3. 避免運動阻滯,不影響宮縮和產婦運動;

4. 產婦清醒,能配合分娩的過程。

分娩鎮痛的2種方式

1.吸入鎮痛:笑氣即氧化亞氮(N20),為無色、有甜味的惰性氣體,化學性能穩定,不燃燒、不爆炸,對呼吸道無刺激,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吸入性鎮痛藥物。

優點:使用方便,吸入體內後顯效快,作用消失也快,無蓄積作用。使用笑氣鎮痛既不會影響媽媽分娩的過程,也不會抑制胎寶寶的呼吸和迴圈功能,鎮痛效果較好。特別適合那些能夠順利生產,但又希望適當減輕分娩疼痛的產婦。

2.椎管內鎮痛:椎管內鎮痛是指麻醉醫生在產婦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導管,當宮口開到2~3釐米時注入麻醉藥物,一般藥效持續一個半小時或更長,可以不斷給藥直到分娩結束。

由於是椎管內用藥,麻醉效果十分顯著,注入藥後產婦就能感覺宮縮疼痛明顯減輕。疼痛減輕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孕婦的恐懼及焦慮心理,有利於宮口擴張。同時,由於疼痛緩解,體力消耗減少,等到第二產程(宮口開全)後,孕媽媽在助產士的指導下正確運用腹壓,有效用力,明顯縮短了產程,降低了剖宮產率。

優點:由於椎管內麻醉具有鎮痛效果好, 對呼吸、迴圈影響小, 對中樞神經無抑制作用, 可控性強,是目前最有效的分娩鎮痛方法。

可能的副作用:對宮縮的感覺消失,下腹部以下鎮痛區域麻木,低血壓,尿瀦留,寒戰(局麻藥的中樞毒性反應),腹肌收縮無力等。這些副作用是在藥物選擇和劑量使用不當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的。

解除分娩麻醉後媽媽的3點顧慮

顧慮1:剖宮產使用的麻醉藥會不會影響奶水?

目前剖宮產通常採用椎管內麻醉,麻醉藥物代謝快,產後分泌的初乳中可能會殘留少量麻藥,但不會對奶水造成影響。剖宮產後半小時內既可開始哺乳,通過寶寶的吸吮刺激,一方面可促使垂體釋放泌乳激素,另一方面也能反射性刺激垂體釋放催產素,使乳☆禁☆房泌乳。對於剛經歷手術的媽媽來說,可根據自己身體的狀況,儘早讓寶寶吸吮。

無痛分娩所使用的麻醉藥物劑量很小,只有剖宮產手術麻醉劑量的1/10或更少,因此媽媽們也無需擔心奶水的品質。

顧慮2:產後輸液的藥物會不會進入奶水?

產後通常應用抗生素消炎或預防感染,雖然會有一些藥物通過血液迴圈進入母乳,但是很快就會被代謝出體外,因此對乳汁的分泌和乳汁成分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目前在剖宮產術後輸液的藥品都是對乳汁沒有影響的,媽媽們大可不必為此擔心。

顧慮3:術後哺乳會不會影響傷口的癒合?

剖宮產術後腹部刀口和宮縮的雙重疼痛會引起新媽媽們身體的不舒服或是失眠焦慮,她們擔心寶寶的吸吮會影響傷口的癒合,甚至由於懼怕疼痛而放棄哺乳。其實哺乳是寶寶送給媽媽最好的安慰和靈丹妙藥,通過吸吮乳☆禁☆頭,可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加快子宮的恢復。產後儘早哺乳不僅不會影響傷口的癒合,還可以促進傷口的恢復。

顧慮4:剖宮產後採取什麼樣的哺乳姿勢能減輕疼痛?

對於剖宮產的產婦,學會正確的哺乳體位姿勢,可減少對傷口的壓迫,對寶寶和媽媽都很有利。

床上坐位哺乳:媽媽取坐位或半坐臥,把枕頭或棉被疊放在身體一側,其高度約在乳☆禁☆房下邊緣。同側手抱住寶寶,將他的臀部放在墊高的枕頭或棉被上,腿朝向媽媽身後,使寶寶的胸部緊貼媽媽的胸部。媽媽對側手以“C”字型托住乳☆禁☆房,讓寶寶含住乳☆禁☆頭及大部分乳暈吸允。

床下坐位哺乳:將一張座椅放于床邊,媽媽坐在椅子上,身體靠近椅背,以是背部和雙肩放鬆,並與床邊緣成一夾角。把寶寶放在床上,可用枕頭或棉被墊到適當的高度,使他的嘴能剛好含住乳☆禁☆頭,媽媽環抱式抱住寶寶哺乳。

分娩時的麻醉並不可怕,它能減輕分娩的疼痛,使媽媽們順利度過分娩的過程。雖然麻醉有一定的風險和可能產生某些副作用,但醫生們會使其儘量降低,盡全力保證媽媽和寶寶的安全。所以,媽媽們,相信醫生,勇敢地做好準備,快快樂樂地迎接寶寶的到來吧!

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分娩期母兒的安全性。

實施分娩鎮痛的4大必備條件

1. 對產婦及胎兒不良作用小;

2. 藥物起效快,作用可靠,便於給藥;

3. 避免運動阻滯,不影響宮縮和產婦運動;

4. 產婦清醒,能配合分娩的過程。

分娩鎮痛的2種方式

1.吸入鎮痛:笑氣即氧化亞氮(N20),為無色、有甜味的惰性氣體,化學性能穩定,不燃燒、不爆炸,對呼吸道無刺激,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吸入性鎮痛藥物。

優點:使用方便,吸入體內後顯效快,作用消失也快,無蓄積作用。使用笑氣鎮痛既不會影響媽媽分娩的過程,也不會抑制胎寶寶的呼吸和迴圈功能,鎮痛效果較好。特別適合那些能夠順利生產,但又希望適當減輕分娩疼痛的產婦。

2.椎管內鎮痛:椎管內鎮痛是指麻醉醫生在產婦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導管,當宮口開到2~3釐米時注入麻醉藥物,一般藥效持續一個半小時或更長,可以不斷給藥直到分娩結束。

由於是椎管內用藥,麻醉效果十分顯著,注入藥後產婦就能感覺宮縮疼痛明顯減輕。疼痛減輕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孕婦的恐懼及焦慮心理,有利於宮口擴張。同時,由於疼痛緩解,體力消耗減少,等到第二產程(宮口開全)後,孕媽媽在助產士的指導下正確運用腹壓,有效用力,明顯縮短了產程,降低了剖宮產率。

優點:由於椎管內麻醉具有鎮痛效果好, 對呼吸、迴圈影響小, 對中樞神經無抑制作用, 可控性強,是目前最有效的分娩鎮痛方法。

可能的副作用:對宮縮的感覺消失,下腹部以下鎮痛區域麻木,低血壓,尿瀦留,寒戰(局麻藥的中樞毒性反應),腹肌收縮無力等。這些副作用是在藥物選擇和劑量使用不當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的。

解除分娩麻醉後媽媽的3點顧慮

顧慮1:剖宮產使用的麻醉藥會不會影響奶水?

目前剖宮產通常採用椎管內麻醉,麻醉藥物代謝快,產後分泌的初乳中可能會殘留少量麻藥,但不會對奶水造成影響。剖宮產後半小時內既可開始哺乳,通過寶寶的吸吮刺激,一方面可促使垂體釋放泌乳激素,另一方面也能反射性刺激垂體釋放催產素,使乳☆禁☆房泌乳。對於剛經歷手術的媽媽來說,可根據自己身體的狀況,儘早讓寶寶吸吮。

無痛分娩所使用的麻醉藥物劑量很小,只有剖宮產手術麻醉劑量的1/10或更少,因此媽媽們也無需擔心奶水的品質。

顧慮2:產後輸液的藥物會不會進入奶水?

產後通常應用抗生素消炎或預防感染,雖然會有一些藥物通過血液迴圈進入母乳,但是很快就會被代謝出體外,因此對乳汁的分泌和乳汁成分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目前在剖宮產術後輸液的藥品都是對乳汁沒有影響的,媽媽們大可不必為此擔心。

顧慮3:術後哺乳會不會影響傷口的癒合?

剖宮產術後腹部刀口和宮縮的雙重疼痛會引起新媽媽們身體的不舒服或是失眠焦慮,她們擔心寶寶的吸吮會影響傷口的癒合,甚至由於懼怕疼痛而放棄哺乳。其實哺乳是寶寶送給媽媽最好的安慰和靈丹妙藥,通過吸吮乳☆禁☆頭,可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加快子宮的恢復。產後儘早哺乳不僅不會影響傷口的癒合,還可以促進傷口的恢復。

顧慮4:剖宮產後採取什麼樣的哺乳姿勢能減輕疼痛?

對於剖宮產的產婦,學會正確的哺乳體位姿勢,可減少對傷口的壓迫,對寶寶和媽媽都很有利。

床上坐位哺乳:媽媽取坐位或半坐臥,把枕頭或棉被疊放在身體一側,其高度約在乳☆禁☆房下邊緣。同側手抱住寶寶,將他的臀部放在墊高的枕頭或棉被上,腿朝向媽媽身後,使寶寶的胸部緊貼媽媽的胸部。媽媽對側手以“C”字型托住乳☆禁☆房,讓寶寶含住乳☆禁☆頭及大部分乳暈吸允。

床下坐位哺乳:將一張座椅放于床邊,媽媽坐在椅子上,身體靠近椅背,以是背部和雙肩放鬆,並與床邊緣成一夾角。把寶寶放在床上,可用枕頭或棉被墊到適當的高度,使他的嘴能剛好含住乳☆禁☆頭,媽媽環抱式抱住寶寶哺乳。

分娩時的麻醉並不可怕,它能減輕分娩的疼痛,使媽媽們順利度過分娩的過程。雖然麻醉有一定的風險和可能產生某些副作用,但醫生們會使其儘量降低,盡全力保證媽媽和寶寶的安全。所以,媽媽們,相信醫生,勇敢地做好準備,快快樂樂地迎接寶寶的到來吧!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分娩方式不同有什麼區別呢?

    現在常見的有4種分娩方式:自然分娩、產鉗助產、胎頭吸引術和剖宮產術。順產:其實是一種生理現象,損傷小,恢復快。陰☆禁☆道助產(產鉗助產、胎頭吸引術):適用于第二產程停滯,宮縮無力,胎兒窘迫。剖宮產:對母親... [詳細答案]

  • 3回答

    常見的分娩方式都有哪幾種呢?

    無痛分娩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藥物鎮痛、精神無痛分娩法、鎮痛分娩儀的使用等。因為無痛分娩的作用主要是減少產婦在生產時候的疼痛感,應該根據產程的進度和產婦的不同需求來選擇合適的分娩方法,儘量不要採用藥物... [詳細答案]

  • 3回答

    無痛分娩就是感覺不到疼痛的分娩方式嗎?會有風險嗎?

    無痛分娩是醫生說的鎮痛分娩,在產程進展到子宮口開張3cm左右時進行硬膜外置管,然後注入合適劑量的麻藥,可以起到減輕疼痛的目的。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影響,但是醫院就是醫院,任何的操作都有風險,醫生的工作和...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臍帶繞頸兩周要用什麼分娩方式好?

    你好,一般來說,臍帶繞脖兩周的話會建議首選剖腹產,因為如果順產的話會擔心因為臍帶勒住脖子導致胎兒缺氧,但是如果還是希望順產,可以在臨盆前再做一次檢查確認具體情況,諮詢醫生的意見看是否能順產。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

    根據自身條件和胎兒發育情況選擇,一般醫生的建議是比較合適的。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