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分娩期>分娩時刻>正文

分娩時刻的寶貝體驗

你知道在分娩的過程中, 那個新降臨的小生命會有什么樣的經歷與體驗嗎?如果能提前了解這一點, 你與肚子里的寶寶將很有可能在分娩時刻達成默契的配合, 順利度過那個生命的特殊時刻。


生產是超級強度的生命體驗, 不僅對媽媽的疼痛是這樣, 對寶寶的觸動也獨一無二, 在這個意義上, 每個寶寶都和媽媽一樣了不起。

出場的小主人公:阿諾

場景:阿諾在媽媽的肚子里度過了整整40周, 現在他就要開始“突圍”了。

40周的胎兒:運籌帷幄

阿諾做好了一級戰備, 預產期已經過去了4天, 大體上說這幾天很安靜。

Advertisiment
如今阿諾已經長成了大塊頭, 體重在最近一段日子里突飛猛進, 以至于媽媽的“水世界”都顯得越來越狹小。 由于無法再施展拳腳, 他除了吃自己的大拇哥, 似乎變得無所事事。 當他偶爾打嗝的時候, 媽媽就用手扶在顫動的肚子上。 阿諾能清晰地感覺到每一個觸摸:如果他伸了個懶腰, 媽媽就會小心翼翼地把他的胳膊肘兒撫摸到原位。

有時也會突發一些讓人驚恐的事件:阿諾的小單間——媽媽的子宮——會運動起來。 墻壁從四面八方向他擠來, 洞穴變得越來越小, 壓迫著他, 阿諾害怕極了。 媽媽這時候會停住, 深呼吸, 她的心臟越跳越快, 阿諾清楚地感覺得到, 因為媽媽的心跳是阿諾的世界里最溫馨的打擊樂。 媽媽輕柔地撫摸肚子,

Advertisiment
和阿諾說安慰的話, 阿諾這時候已經很熟悉媽媽的聲音了。 在經歷了讓人不安的“地震”之后, 阿諾特別喜歡媽媽的撫摸和聲音。

醫學解釋:

在懷孕的最后幾天, 身體通過一些疼痛演習來準備生產。 這時寶寶大都已經在肚子里大頭朝下了——處在通往世界的正確方向上。 大約從第36周開始, 胎兒會開始完成這個正確的轉體和倒立的運動。 在產前疼痛發生的時候, 孕婦的肚皮會覺得很難受。 產前疼痛來臨時, 肚子會變得硬梆梆的, 子宮蜷成堅挺的球形。 寶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疼痛, 它是備戰生產的熱身訓練。 類似的還有吮吸手指:寶寶通過這個練習形成哺乳反射。 這時候胎兒喝很多羊水, 每天差不多可以達到3公升(所以會撐得打飽嗝),

Advertisiment
這些羊水通過尿道排出去。 這樣的海量讓寶寶的胃、膀胱和腎做好訓練, 準備迎接大世界的獨立生活。 很多準媽媽都說, 她們的寶寶在出生前幾天格外安靜——他們正在蓄積力量。

陣痛開始:從哪里突圍?

阿諾覺得自己休整得很棒、強壯而有力, 只有這樣才能應付小世界的變幻莫測呀。 地震在最后幾個小時變得越來越強烈, 本來安靜的小洞穴每隔幾分鐘就掀起一次軒然大波, 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擠向阿諾。 他感覺擠、壓、拽、揉搓, 然而除了跟著這種難以描述的神奇力量一起運動之外, 阿諾無能為力。 他的頭被牽引到遠處, 一直到達洞穴邊緣, 那里的路變得越來越狹窄, 這是正確的突圍路線嗎?

Advertisiment

阿諾還能感覺到其它的變化:他的頭雖然柔軟, 卻能穩穩當當地對應媽媽身體里的力量。 他預感到自己已無退路, 必須突圍出去, 然而一個像骨頭一樣堅硬的阻礙擋住了他的去路。 阿諾該怎么辦才能克服這個障礙呢?繞道而行是不可能了, 他必須一點一點的前進!一毫米一毫米的前進:阿諾把他的小腦袋當成鉆頭, 想頂開阻力。 但是橫沖直撞并不能直接突破, 他必須變得柔韌, 學會讓步, 才能游刃有余, 曲徑通幽。 阿諾把自己的頭彎向胸部, 試圖把身體縮得很小, 這樣還行得通。 他像打太極一樣把阻力化解掉。 一陣劇痛把阿諾的小腦袋又往前推進了, 他通過了最窄的瓶頸, 逃出了“小骨頭看門人”的挾制。 但是, 這條路到底通向何方呢?

Advertisiment

醫學解釋:

有規律的產痛開始了, 它的力量會慢慢使子宮口張開10厘米左右, 以便使寶寶有出頭之日。 為了能夠達到這個距離, 子宮的肌肉組織把宮頸拽高。 這樣子宮上半部分會產生一層厚厚的肌肉層, 可以協助媽媽把寶寶繼續往下推。 而子宮下半部分的肌肉會變得更薄, 它產生的阻力因而也會降低。 通過生產期間的b超可以看出, 產痛剛一開始, 胎兒就會立刻興奮起來。 他試圖把胳膊和腿伸得很高, 想在狹窄的空間里手舞足蹈, 接著他們不僅要忍受巨大的壓力, 還要放棄大量的氧氣, 因為產痛發生時胎盤的血液運輸不暢, 通過檢查心律, 助產士可以清楚地了解胎兒的狀況。

現在胎兒的小腦袋不斷向下滑動, 下面的盆骨也已為他打開通道,為了能夠滑到那里,寶寶必須和媽媽齊心協力:其中包括繞開凸出在骨盆中的坐骨。寶寶可以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他只需要“鉆營”自己的腦袋,點點頭,哈哈腰,扭動一下身體。這時胎兒的臉朝下,他用頭蓋骨來工作,就像耕地的犁一樣一點點往前擠,想要破洞而出。

后期陣痛:蕩氣回腸地激烈!

平靜讓人好舒服。洞穴里的地震現在已經不讓阿諾那么害怕了,當然也是因為有偶爾恢復性的休息。媽媽這時的呼吸均勻而平靜,她把寶寶晃來晃去,幾乎又回到了以前的時光,但是阿諾預感到,事情不會就這樣結束。神奇的安靜時刻是對他剛剛與媽媽精誠合作、努力頂腦袋的獎賞。之后呢——還要繼續戰斗。這一次的停歇比上一次更短了,隨后的一切變得更加激烈。地震、暫停、地震、小小的停止、激烈的地震、長時間的暫停。媽媽這時不再和阿諾說話了,她已經好長時間沒有摸著肚皮跟阿諾細心細氣的說話了。

醫學解釋:

最后的幾厘米,甚至幾毫米需要孕婦和胎兒使出渾身解數。在向后期陣痛過渡的過程中,疼痛變得沒有規律,強度和長度變幻莫測。疼痛像波浪一樣涌動,不斷提升,在一個高☆禁☆潮之后又停歇下來。這個階段的疼痛可以有若干個高☆禁☆潮,恢復式的間歇也變得越來越短。在過渡期結尾,子宮口完全張開,寶寶的頭已經探在骨盆處了。

感受光明:最后的瓶頸

這真是一個奇跡:所發生的一切都是阿諾第一次經歷的,盡管這樣,阿諾還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像逃離囚籠的魔法師一樣,寶寶像轉鉆頭一樣從骨盆向外擠,向光亮的地方挺進,媽媽這時用盡全力把寶寶往下擠。阿諾感覺得到洞穴的門被打開了,一種沉重,但又讓人信賴的力量不停地推進他。然而通往世界的窄門對他來說還是太小,他不停地滑回自己熟悉的小巢穴中,然而阻力變得越來越小,最后阿諾終于探出了腦袋。然而努力并沒有結束,還有一個瓶頸在前面。阿諾靈巧地轉動自己的身體,先是一個肩膀,然后另一個。阿諾終于從昏暗、溫暖、狹小而熟知的世界當中滑了出來,這時有了光,有了清涼,有了廣闊。你在哪兒?媽媽!

醫學解釋:

等子宮口完全張開的時候,孕婦就可以跟著用勁兒了。很多孕婦都在這時感到一種放松,因為可以更主動地幫助孩子,和他一起使勁兒。如果孕婦這時是直立的話,對孩子會更容易些,因為他不需要克服重力做功,也不容易在陣痛之后又縮回去。

最后的陣痛會把寶寶推到陰☆禁☆道口,這時候的出口由于長時間的壓力已經變得像高領毛衫一樣,可以讓寶寶的小腦袋通過。孩子這時會再一次變得很活躍,他左右轉動身體,把肩膀一個接一個的擠出來,剩下的部分會輕而易舉的被拽出來。小家伙,歡迎光臨這個世界!

精力旺盛——還是疲憊不堪?

生產后,有的寶寶精神頭兒十足,而有的則疲憊不堪。寶寶在產后的感受主要跟生產時釋放的激素濃度有關。如果使人精力旺盛的激素占的比重大的話,寶寶就會睜著大眼睛,好奇地觀看新世界。當面臨巨大壓力、被誘惑、感到恐懼、以及感覺寒冷的時候,我們的體內都會分泌這種激素。另外一種激素是讓我們減小疼痛的物質,它不僅僅可以降低疼痛感,還會讓我們放松,變得疲憊。寶寶如果在生產時候分泌了大量這種激素,就會在產后顯得慵懶,甚至懶得睜開眼睛,也沒有胃口立即吃奶,而是先睡上一覺,恢復一下。

齊心協力使我們強壯。

馬蓮已經積累了15年的助產經驗,她這樣評說“她的”寶寶們:

“寶寶如果準備充分,我們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在跟媽媽一塊兒使勁。如果他根本不配合,生產會變得更加艱難。在生產過程中,寶寶大都做出正確的動作:轉轉腦袋,彎彎身子,像螺絲釘一樣轉向骨盆。這全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嗎?我不這么認為,寶寶不得不精誠合作,如果他不這樣做,生產的時間就會更長,對母子都消耗太大。有時盡管陣痛很劇烈,心跳也很好,但是寶寶偏偏不往前進;而另外一些寶寶則用腳踢,給自己一個反彈力,以便能夠更好地借助產痛。生產過程中反應遲緩的孩子,常常在產后也更內向,甚至心不在焉,好像他還沒有準備好擁抱全新的世界。這樣的新生嬰兒通常需要更多的安靜、呵護和愛。不論在生產的過程中還是之后,最重要的是媽媽和孩子能夠齊心協力——“我們兩個人在一起可以走過所有的疼痛和阻礙”。如果孕婦能夠在生產前和生產過程中有這樣的感受,你的情感也會傳達給寶寶。這對寶寶的第一個人生經歷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的盆骨也已為他打開通道,為了能夠滑到那里,寶寶必須和媽媽齊心協力:其中包括繞開凸出在骨盆中的坐骨。寶寶可以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他只需要“鉆營”自己的腦袋,點點頭,哈哈腰,扭動一下身體。這時胎兒的臉朝下,他用頭蓋骨來工作,就像耕地的犁一樣一點點往前擠,想要破洞而出。

后期陣痛:蕩氣回腸地激烈!

平靜讓人好舒服。洞穴里的地震現在已經不讓阿諾那么害怕了,當然也是因為有偶爾恢復性的休息。媽媽這時的呼吸均勻而平靜,她把寶寶晃來晃去,幾乎又回到了以前的時光,但是阿諾預感到,事情不會就這樣結束。神奇的安靜時刻是對他剛剛與媽媽精誠合作、努力頂腦袋的獎賞。之后呢——還要繼續戰斗。這一次的停歇比上一次更短了,隨后的一切變得更加激烈。地震、暫停、地震、小小的停止、激烈的地震、長時間的暫停。媽媽這時不再和阿諾說話了,她已經好長時間沒有摸著肚皮跟阿諾細心細氣的說話了。

醫學解釋:

最后的幾厘米,甚至幾毫米需要孕婦和胎兒使出渾身解數。在向后期陣痛過渡的過程中,疼痛變得沒有規律,強度和長度變幻莫測。疼痛像波浪一樣涌動,不斷提升,在一個高☆禁☆潮之后又停歇下來。這個階段的疼痛可以有若干個高☆禁☆潮,恢復式的間歇也變得越來越短。在過渡期結尾,子宮口完全張開,寶寶的頭已經探在骨盆處了。

感受光明:最后的瓶頸

這真是一個奇跡:所發生的一切都是阿諾第一次經歷的,盡管這樣,阿諾還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像逃離囚籠的魔法師一樣,寶寶像轉鉆頭一樣從骨盆向外擠,向光亮的地方挺進,媽媽這時用盡全力把寶寶往下擠。阿諾感覺得到洞穴的門被打開了,一種沉重,但又讓人信賴的力量不停地推進他。然而通往世界的窄門對他來說還是太小,他不停地滑回自己熟悉的小巢穴中,然而阻力變得越來越小,最后阿諾終于探出了腦袋。然而努力并沒有結束,還有一個瓶頸在前面。阿諾靈巧地轉動自己的身體,先是一個肩膀,然后另一個。阿諾終于從昏暗、溫暖、狹小而熟知的世界當中滑了出來,這時有了光,有了清涼,有了廣闊。你在哪兒?媽媽!

醫學解釋:

等子宮口完全張開的時候,孕婦就可以跟著用勁兒了。很多孕婦都在這時感到一種放松,因為可以更主動地幫助孩子,和他一起使勁兒。如果孕婦這時是直立的話,對孩子會更容易些,因為他不需要克服重力做功,也不容易在陣痛之后又縮回去。

最后的陣痛會把寶寶推到陰☆禁☆道口,這時候的出口由于長時間的壓力已經變得像高領毛衫一樣,可以讓寶寶的小腦袋通過。孩子這時會再一次變得很活躍,他左右轉動身體,把肩膀一個接一個的擠出來,剩下的部分會輕而易舉的被拽出來。小家伙,歡迎光臨這個世界!

精力旺盛——還是疲憊不堪?

生產后,有的寶寶精神頭兒十足,而有的則疲憊不堪。寶寶在產后的感受主要跟生產時釋放的激素濃度有關。如果使人精力旺盛的激素占的比重大的話,寶寶就會睜著大眼睛,好奇地觀看新世界。當面臨巨大壓力、被誘惑、感到恐懼、以及感覺寒冷的時候,我們的體內都會分泌這種激素。另外一種激素是讓我們減小疼痛的物質,它不僅僅可以降低疼痛感,還會讓我們放松,變得疲憊。寶寶如果在生產時候分泌了大量這種激素,就會在產后顯得慵懶,甚至懶得睜開眼睛,也沒有胃口立即吃奶,而是先睡上一覺,恢復一下。

齊心協力使我們強壯。

馬蓮已經積累了15年的助產經驗,她這樣評說“她的”寶寶們:

“寶寶如果準備充分,我們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在跟媽媽一塊兒使勁。如果他根本不配合,生產會變得更加艱難。在生產過程中,寶寶大都做出正確的動作:轉轉腦袋,彎彎身子,像螺絲釘一樣轉向骨盆。這全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嗎?我不這么認為,寶寶不得不精誠合作,如果他不這樣做,生產的時間就會更長,對母子都消耗太大。有時盡管陣痛很劇烈,心跳也很好,但是寶寶偏偏不往前進;而另外一些寶寶則用腳踢,給自己一個反彈力,以便能夠更好地借助產痛。生產過程中反應遲緩的孩子,常常在產后也更內向,甚至心不在焉,好像他還沒有準備好擁抱全新的世界。這樣的新生嬰兒通常需要更多的安靜、呵護和愛。不論在生產的過程中還是之后,最重要的是媽媽和孩子能夠齊心協力——“我們兩個人在一起可以走過所有的疼痛和阻礙”。如果孕婦能夠在生產前和生產過程中有這樣的感受,你的情感也會傳達給寶寶。這對寶寶的第一個人生經歷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