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分娩須知:決定產婦順利分娩的三個因素

決定分娩的三個因素是產力、產道及胎兒。 這三個重要因素既相互聯繫, 又都有它的特殊性, 各因素間始終存在著的矛盾, 如能相互適應, 矛盾不斷轉化統一, 分娩則能順利進行。

一、產力指將胎兒及其附屬物從子宮內逼出的力量。 包括子宮收縮力、腹肌及膈肌收縮力和肛提肌收縮力。

(一)子宮收縮力(簡稱宮縮)

是臨產後的主要力量, 能迫使宮頸短縮、子宮頸口擴張, 胎先露下降及胎兒、胎盤娩出。 宮縮從分娩開始一直持續到分娩結束, 臨產後正常宮縮具有以下特點:

子宮收縮力

1、節律性宮縮具有節律性是臨產的重要標誌之一。

Advertisiment
宮縮是具有節律的陣發性收縮, 每次陣縮由弱漸強(進行期), 並維持一定時間(極期), 隨後再由強漸弱(退行期), 直到消失進入間歇期。 宮縮時子宮壁血管受壓, 胎盤血液迴圈暫時受到一定干擾, 兩次宮縮間歇, 子宮肌肉基本放鬆, 胎盤血液迴圈恢復。 此節律性對胎兒有利。 陣縮如此反復出現, 直到分娩全過程結束。 臨產開始時宮縮持續30秒, 間歇期約5~6分鐘。 隨著產程進展, 子宮陣縮時間延長, 間歇期漸短當宮口開全之後, 子宮收縮持續可達60秒, 間歇期可短至1~2分鐘。 宮縮強度隨產程進展也逐漸增加, 宮腔壓力於臨產初期可升高至3.3~4.0KPa(25~30mmHg), 于第一產程末可增至5.3~8.0KPa(40~60mmHg), 于第二產程期間可達13.3~20.0KPa (100~150mmHg), 而間歇期宮腔壓力則為0.8~1.6KPa(6~12mmHg)。
Advertisiment

2、對稱性和極性正常宮縮起自兩側子宮角部(受起搏點控制), 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宮底中線集中, 左右對稱, 然後以每秒約2 cm的速度向子宮下段擴散, 約15秒均勻協調地遍及整個子宮, 此為子宮收縮的對稱性。 子宮收縮力以子宮底部最強最持久, 向下則逐漸減弱, 子宮底部收縮力幾乎是子宮下段的兩倍, 此為子宮收縮的極性。

3、縮複作用子宮平滑肌與其他部位的平滑肌和橫紋肌不同。 子宮體部為收縮段, 子宮收縮時, 其肌纖維短縮變寬, 收縮之後肌纖維雖又重新鬆馳, 但不能完全恢復到原來的長度, 經過反復收縮, 肌纖維越來越短, 這種現象稱為縮複作用。 隨著產程進展, 縮複作用使子宮腔內容積逐漸縮小, 迫使胎先露下降及子宮頸管逐漸展平。

Advertisiment

(二)腹肌膈肌收縮力是第二產程時娩出胎兒的重要輔助力量。 當宮口開全後, 胎先露已下降至陰☆禁☆道。 每當宮縮時, 胎先露部或前羊水囊壓迫骨盆底組織及直腸, 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動作, 產婦主動屏氣。 此時產婦喉頭緊閉向下用力, 腹肌及膈肌強力收縮使腹內壓增高。 腹肌及膈肌收縮力(腹壓)在第二產程, 特別是第二產程末期配以宮縮時運用最有效, 否則不但無益, 反易使產婦疲勞、宮頸水腫, 致使產程延長。 腹肌及膈肌收縮力在第三產程還可促使胎盤娩出。

(三)肛提肌收縮力有協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內旋轉作用。 當胎頭枕骨露於恥骨弓下緣時, 還能協助胎頭仰伸及娩出。 胎兒娩出後, 胎盤降至陰☆禁☆道時,

Advertisiment
肛提肌收縮力也有助於胎盤娩出。

二、產道

產道是胎兒娩出的通道, 分為骨產道與軟產道兩部分。

(一)骨產道通常指真骨盆, 是產道重要部分。 骨產道的大小、形狀與分娩關係密切。

1、骨盆各平面徑線為便於瞭解分娩時胎先露部通過骨產道的過程, 將骨盆分為三個假想平面。

(1)骨盆入口平面有四條徑線。

(1)前後徑11cm (2)橫徑13cm (3)斜徑12.5cm

骨產道

1、入口前後徑也稱真結合徑。 恥骨聯合上緣中點至骶岬前緣正中的距離, 平均值約為11cm。 該徑線是胎先露部進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徑線, 其長短與分娩關係密切。

2、入口橫徑 兩髂恥線間的最大距離, 平均值約為13cm。

3、入口斜徑 左右各一。 左骶髂骨關節至右髂恥隆突間距離為左斜徑。 右骶髂關節至左髂恥隆突間的距離為右斜徑,

Advertisiment
平均值約為12.5cm。

(2)中骨盆平面 是骨盆腔內的最窄平面, 有兩條徑線。

1、中骨盆前後徑 恥骨聯合下緣中點, 通過坐骨棘連線中點, 至骶骨下端連線間的距離。 平均值約為11.5cm。

2、中骨盆橫徑 也稱坐骨棘間徑。 在兩坐骨棘之間的距離, 平均值約10cm, 是重要的徑線。

(3)骨盆出口平面有四條徑線。

由兩個以坐骨結節間徑為其共同底線的三角平面組成。 前三角的頂為恥骨聯合下緣, 兩側邊為恥骨的降支, 後三角的頂為尾骨尖, 兩側邊為骶骨結節韌帶。

1、出口前後徑恥骨聯合下緣至尾骨尖間距離為9.5cm, 分娩時尾骨尖可向後移1.5~2cm, 使前後徑伸長至11~11.5cm。

2、出口橫徑即坐骨結節間徑, 平均約9cm, 是出口的重要徑線。

(1)出口橫徑約9cm (2)出口前矢狀徑6cm (3)出口後矢狀徑8.5cm

(3)前矢狀徑由恥骨聯合下緣至坐骨結節間徑的中點距離。平均長約6cm。

(4)後失狀徑骶尾關節至坐骨結節間徑的中點距離。平均值約為9cm。

若出口橫徑稍短,而出口後矢狀徑較長,兩徑相加大於15cm時,一般大小胎兒可通過後三角區經陰☆禁☆道娩出。臨床上單純出口平面狹窄少見,多同時伴有骨盆中平面狹窄。

兩側恥骨降支在恥骨聯合下方形成一接近直角結構,稱恥骨弓。

2、骨盆軸與骨盆傾斜度

(1)骨盆軸為連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點的曲線,又稱產道軸。此軸上段向下向後,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具有一定屈度,分娩時胎兒即沿此軸娩出。

(2)骨盆傾斜度婦女直立時,骨盆入口平面與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稱骨盆傾斜度。一般為60°。若角度過大,常影響胎頭銜接。

子宮頸的變化

(二)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禁☆道及骨盆底軟組織構成的管道。

1、子宮下段的形成子宮下段由子宮峽部形成。非孕期時長約1cm的子宮峽部,于孕12周後逐漸擴展成為宮腔的一部分,至孕末期子宮峽部被拉長、變薄,形成子宮下段。臨產後宮縮進一步使子宮下段拉長,達7~10cm,構成為軟產道的一部分。由於子宮肌纖維的縮複作用,子宮上段的肌層越來越厚,子宮下段被牽拉擴張越來越薄。由於子宮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兩者之間的子宮內面有一環狀隆起,稱生理性縮複環。

2、子宮頸的變化

(1)子宮頸管消失臨產前的子宮頸管長約2cm,初產婦較經產婦稍長些。臨產後的規律宮縮,牽拉子宮頸內口的子宮肌及周圍韌帶的纖維,加之胎先露部支撐前羊水囊呈楔狀,致使子宮頸內口向上外擴張,子宮頸管形成漏斗形,此時子宮頸外口改變不大。隨後,子宮頸管逐漸變短直至消失,成為子宮下段的一部分。初產婦多是子宮頸管先消失,子宮頸外口後擴張;經產婦則多是子宮頸消失與子宮頸外口擴張同時進行。

(2)子宮頸口擴張臨產前,初產婦的子宮頸外口僅容一指尖,經產婦則能容納一指。臨產後,子宮頸口擴張主要是子宮收縮及縮複向上牽引的結果。此外,胎先露部銜接使宮縮時前羊水不能回流,由於子宮下段的蛻膜發育不良,胎膜易與該處蛻膜分離而向子宮頸突出,形成前羊水囊,以助子宮頸口擴張。胎膜多在子宮頸口近開全時破裂。破膜後,胎先露部直接壓迫子宮頸,擴張子宮頸口作用進一步加強。隨著產程進展,子宮頸口開全時,足月妊娠胎頭方能通過。

3、骨盆底、陰☆禁☆道及會陰的變化前羊水囊及胎先露部先將陰☆禁☆道上部撐開,破膜後先露下降直接壓迫骨盆底,使軟產道下段形成一個向前彎屈的長筒,前壁短後壁長,陰☆禁☆道外口向前上方,陰☆禁☆道粘膜皺壁展平使腔道加寬。肛提肌向下及向兩側擴張,肌束分開,肌纖維拉長,使會陰體變薄以利胎兒通過。陰☆禁☆道及骨盆底的結締組織和肌纖維,妊娠期增生肥大,血管變粗,血運豐富,故臨產後會陰可承受一定壓力。但分娩時如保護會陰不當,也易造成損傷。(如圖:子宮頸管消失與子宮頸口擴張步驟)

三、胎兒

胎兒能否順利通過產道,除產力和產道因素外,還取決於胎兒大小、胎位及有無畸形。

(一)胎兒大小在分娩過程中,胎兒大小是決定分娩難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胎兒較大致胎頭徑線亦大,或胎兒過熟時顱骨變硬,即使骨盆徑線大小正常,但因兒頭過大或顱骨較硬不易變形,亦可引起相對性頭盆不稱而造成難產。因為胎頭是胎體的最大部位,也是胎兒通過產道最困難的部分。

胎兒

1、胎頭顱骨由頂骨、額骨、顳骨各兩塊及枕骨一塊構成。顱骨間縫隙稱為顱縫,兩顱縫交會處較大空隙稱囪門。顱縫與囪門均有軟組織遮蓋,使骨板有一定活動餘地,胎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臨產過程中,通過顱縫的輕微重疊,使頭顱變形縮小,有利於胎頭的娩出。

2、胎頭徑線主要有四條。①雙頂徑:為兩頂骨隆突間的距離,平均值約為9.3cm。臨床上常以B型超聲測此值判斷胎兒大小;②枕額徑:又稱前後徑,為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離,平均值約為11.3cm,以此徑銜接;③枕下前囪徑:又稱小斜徑,為前囪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離,平均值約為9.5cm,胎頭以此徑通過產道;④枕頦徑:又稱大斜徑,為頦骨下方中央至後囪頂部的距離,平均值約為13.3cm。

(二)胎位頭位時,胎頭先通過產道,需查清矢狀縫及前後囪,以使確定胎位。兩頂骨之間的的顱縫為矢狀縫,是確定胎位的重要標誌。頂骨與額骨之間的顱縫為冠狀縫。兩額骨之間顱縫為額縫。枕骨與頂骨之間的顱縫為人字縫。位於胎頭前方由矢狀縫在冠狀縫及額縫匯合而成呈菱形的囪門為大囪門或稱前囪門;位於胎頭後方由矢狀縫與人字縫匯合而成呈三角形的囪門為小囪門或稱後囪門。臀位時,胎臀先娩出,因比胎頭周徑小,陰☆禁☆道不能充分擴張,胎頭娩出時因無變形機會而致娩出困難。橫位時,胎體縱軸與骨盆軸垂直,足月活胎不能通過產道,對母兒威脅極大。

(3)前矢狀徑由恥骨聯合下緣至坐骨結節間徑的中點距離。平均長約6cm。

(4)後失狀徑骶尾關節至坐骨結節間徑的中點距離。平均值約為9cm。

若出口橫徑稍短,而出口後矢狀徑較長,兩徑相加大於15cm時,一般大小胎兒可通過後三角區經陰☆禁☆道娩出。臨床上單純出口平面狹窄少見,多同時伴有骨盆中平面狹窄。

兩側恥骨降支在恥骨聯合下方形成一接近直角結構,稱恥骨弓。

2、骨盆軸與骨盆傾斜度

(1)骨盆軸為連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點的曲線,又稱產道軸。此軸上段向下向後,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具有一定屈度,分娩時胎兒即沿此軸娩出。

(2)骨盆傾斜度婦女直立時,骨盆入口平面與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稱骨盆傾斜度。一般為60°。若角度過大,常影響胎頭銜接。

子宮頸的變化

(二)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禁☆道及骨盆底軟組織構成的管道。

1、子宮下段的形成子宮下段由子宮峽部形成。非孕期時長約1cm的子宮峽部,于孕12周後逐漸擴展成為宮腔的一部分,至孕末期子宮峽部被拉長、變薄,形成子宮下段。臨產後宮縮進一步使子宮下段拉長,達7~10cm,構成為軟產道的一部分。由於子宮肌纖維的縮複作用,子宮上段的肌層越來越厚,子宮下段被牽拉擴張越來越薄。由於子宮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兩者之間的子宮內面有一環狀隆起,稱生理性縮複環。

2、子宮頸的變化

(1)子宮頸管消失臨產前的子宮頸管長約2cm,初產婦較經產婦稍長些。臨產後的規律宮縮,牽拉子宮頸內口的子宮肌及周圍韌帶的纖維,加之胎先露部支撐前羊水囊呈楔狀,致使子宮頸內口向上外擴張,子宮頸管形成漏斗形,此時子宮頸外口改變不大。隨後,子宮頸管逐漸變短直至消失,成為子宮下段的一部分。初產婦多是子宮頸管先消失,子宮頸外口後擴張;經產婦則多是子宮頸消失與子宮頸外口擴張同時進行。

(2)子宮頸口擴張臨產前,初產婦的子宮頸外口僅容一指尖,經產婦則能容納一指。臨產後,子宮頸口擴張主要是子宮收縮及縮複向上牽引的結果。此外,胎先露部銜接使宮縮時前羊水不能回流,由於子宮下段的蛻膜發育不良,胎膜易與該處蛻膜分離而向子宮頸突出,形成前羊水囊,以助子宮頸口擴張。胎膜多在子宮頸口近開全時破裂。破膜後,胎先露部直接壓迫子宮頸,擴張子宮頸口作用進一步加強。隨著產程進展,子宮頸口開全時,足月妊娠胎頭方能通過。

3、骨盆底、陰☆禁☆道及會陰的變化前羊水囊及胎先露部先將陰☆禁☆道上部撐開,破膜後先露下降直接壓迫骨盆底,使軟產道下段形成一個向前彎屈的長筒,前壁短後壁長,陰☆禁☆道外口向前上方,陰☆禁☆道粘膜皺壁展平使腔道加寬。肛提肌向下及向兩側擴張,肌束分開,肌纖維拉長,使會陰體變薄以利胎兒通過。陰☆禁☆道及骨盆底的結締組織和肌纖維,妊娠期增生肥大,血管變粗,血運豐富,故臨產後會陰可承受一定壓力。但分娩時如保護會陰不當,也易造成損傷。(如圖:子宮頸管消失與子宮頸口擴張步驟)

三、胎兒

胎兒能否順利通過產道,除產力和產道因素外,還取決於胎兒大小、胎位及有無畸形。

(一)胎兒大小在分娩過程中,胎兒大小是決定分娩難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胎兒較大致胎頭徑線亦大,或胎兒過熟時顱骨變硬,即使骨盆徑線大小正常,但因兒頭過大或顱骨較硬不易變形,亦可引起相對性頭盆不稱而造成難產。因為胎頭是胎體的最大部位,也是胎兒通過產道最困難的部分。

胎兒

1、胎頭顱骨由頂骨、額骨、顳骨各兩塊及枕骨一塊構成。顱骨間縫隙稱為顱縫,兩顱縫交會處較大空隙稱囪門。顱縫與囪門均有軟組織遮蓋,使骨板有一定活動餘地,胎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臨產過程中,通過顱縫的輕微重疊,使頭顱變形縮小,有利於胎頭的娩出。

2、胎頭徑線主要有四條。①雙頂徑:為兩頂骨隆突間的距離,平均值約為9.3cm。臨床上常以B型超聲測此值判斷胎兒大小;②枕額徑:又稱前後徑,為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離,平均值約為11.3cm,以此徑銜接;③枕下前囪徑:又稱小斜徑,為前囪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離,平均值約為9.5cm,胎頭以此徑通過產道;④枕頦徑:又稱大斜徑,為頦骨下方中央至後囪頂部的距離,平均值約為13.3cm。

(二)胎位頭位時,胎頭先通過產道,需查清矢狀縫及前後囪,以使確定胎位。兩頂骨之間的的顱縫為矢狀縫,是確定胎位的重要標誌。頂骨與額骨之間的顱縫為冠狀縫。兩額骨之間顱縫為額縫。枕骨與頂骨之間的顱縫為人字縫。位於胎頭前方由矢狀縫在冠狀縫及額縫匯合而成呈菱形的囪門為大囪門或稱前囪門;位於胎頭後方由矢狀縫與人字縫匯合而成呈三角形的囪門為小囪門或稱後囪門。臀位時,胎臀先娩出,因比胎頭周徑小,陰☆禁☆道不能充分擴張,胎頭娩出時因無變形機會而致娩出困難。橫位時,胎體縱軸與骨盆軸垂直,足月活胎不能通過產道,對母兒威脅極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