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臨床表現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是許多疾病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複雜的病理過程, 是一組嚴重的出血綜合征。 其特點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 首先出現短暫的高凝狀態, 形成廣泛微血栓, 繼而出現消耗性低凝狀態並繼發纖溶亢進。 那麼,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

1.出血 是最突出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表現, 皮膚黏膜出血, 內臟出血等顱內出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2.微血管栓塞 可發生在全身各臟器, 導致受累臟器功能障礙。 如肺栓塞可出現呼吸困難;腦栓塞出現神志變化;肝受累可出現黃疽等;腎受累可出現蛋白尿、少尿等。

Advertisiment

3.微循環障礙 導致一過性或持久性低血壓或休克。

4.微血管病性溶血紅細胞 在通過有微血栓形成的管腔時受機械損傷而破碎, 血塗片中可見盔形、多角形和三角形等紅細胞碎片。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病理過程和臨床出血綜合征。 在兒科涉及到各個系統疾病, 最常見是嚴重感染, 包括細菌、病毒感染其次是休克、缺氧、溶血、細胞及組織損傷等均可引起。

孕育之路專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