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與血管壁、血小板、凝血與抗凝血的因子和酶有關。 過敏、嚴重感染、缺氧等因素可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引起出血;當血小板功能缺陷或數量減少時也可以引起出血, 此外。 血液凝固過程中各種凝血因子缺少以及抗凝血過程中各種酶的作用增強, 都可以引起出血。 新生兒出血性疾病中最常見的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新生兒出血癥, 現分述于下。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孕母有血小板減少癥或用藥(如奎寧、奎尼丁、磺胺類等)可使出生小兒血小板減少而引起出血, 免疫、感染等因素也可使血小板減少而發病。
Advertisiment
小兒出生時多屬正常, 在出生后數小時或24小時左右可迅速出現廣泛性出血點、瘀斑, 也可以發生嘔血、鼻出血、便血、臍滲血等, 偶有嚴重的患兒發生顱內出血.血液化驗血小板計數減少。 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 可發病于任何日齡, 同時伴有各種感染癥狀。
由孕母用藥引起的, 一般在一周后可漸好轉而恢復, 其他原因引起的, 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多數療效較滿意, 對于重癥患兒需輸新鮮血及換血;如果感染引起的, 需控制感染后才能決定其療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