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切莫亂用退燒藥

感冒是兒童常見病, 但冬春時節尤為多見。 周歲以內的患兒全身症狀重, 多為高熱、不吃奶, 甚至還有抽搐等。 有的家長在孩子感冒時不去醫院看, 拿家裡儲存的感冒藥給孩子吃, 或者自己到藥店給孩子買藥吃, 常會出現一些濫用藥現象。

用藥別太早

孩子剛剛流點清鼻涕, 或者咳嗽兩聲, 很多家長就立即給吃上藥或馬上帶孩子看醫生。 一旦去醫院, 大多數家長都願意選擇患兒很多的大醫院。 結果, 本來無礙的輕微感冒, 可能由於“保暖”太過, 或者周圍都是有病的孩子交叉感染, 而變成重感冒。 所以如果孩子不發燒,

Advertisiment
吃喝拉撒都正常, 就不要急於吃藥和看醫生。

慎用退熱藥

有些家長一發現孩子發燒就急著用退熱藥, 其實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 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 退熱的最好辦法是物理降溫, 如冷敷、減少衣服、降低室溫等。 只有當體溫超過39度時, 可配合使用退熱藥, 特殊情況有高熱驚厥的寶寶要及時服用退熱藥。 但退熱藥都有較大的副作用, 尤其是3歲以下的幼兒, 一般不主張用這種藥。 在服用退熱藥的過程中, 要密切關注其副作用。

慎用抗生素

小兒感冒90%由病毒所引起, 中醫中藥抗病毒有效, 而使用抗生素往往無效。 但在下列情況下, 可考慮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能退熱;預防6月齡以下嬰兒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經常患扁桃體炎;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

Advertisiment

其實, 對於有發熱的孩子, 最好是根據病情合理選擇用藥的方式, 原則是能吃藥就不打針, 能打針就不輸液。

禁用成人藥

有些家長在孩子感冒後, 經常給孩子服用成人感冒藥, 殊不知, 因為小兒特殊的體質, 往往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如“速效傷風膠囊”、“安痛定”等藥, 對骨髓造血系統可產生抑制作用, 影響小兒血細胞的生成, 導致白細胞減少及粒細胞缺乏, 降低小兒的免疫力, 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損壞。

用藥忌過多

孩子感冒家長著急, 為了讓感冒早點好, 有些家長往往同時給孩子服用好幾種感冒藥,

Advertisiment
其實這種做法是相當危險的。 目前感冒藥的名稱很多, 但其藥物成分大多類似。 如果兩種以上感冒藥同時服用就相當於加大了藥物劑量, 不良反應的危險性會成倍增加。

3歲以下小兒肝、腎還未發育成熟, 不要口服或注射撲熱息痛;如小兒或其家庭成員有解熱藥過敏史者, 不要用退熱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