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切記!對孩子冷處理,在孩子看來就是冷眼旁觀!

對孩子冷處理的這個方法究竟會給他們帶去什麼樣的感受呢?通過下面這個案例,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我女兒兩歲一個月。 昨天我們將摘下來的榆錢擺放在桌子上進行撿擇。 她第一次過來就把榆錢亂抓亂推, 我冷靜地看著沒有說話;

沒一會兒, 她又過來準備搞破壞, 我跟她說媽媽教你擇榆錢, 但她沒有堅持幾秒鐘就又開始了破壞工作, 把榆錢弄得到處都是;我和爸爸對她都進行了語言上的警告;

第三次過來仍絲毫未改地把桌子上的榆錢都推到了地上, 甚至撒得到處都是。 第四次我打了她的手並給了她嚴厲的眼神,

Advertisiment
她有些害怕讓我抱抱, 我抱了並給她講了道理;

可沒想到一會兒後她又恢復了原樣過來搗亂, 我打了她的手、爸爸沖她發了火, 孩子哭了, 要爸爸抱抱。 爸爸不抱, 她又過來讓我抱, 我記得之前老師有講過, 對哭泣的孩子應該給予擁抱, 但孩子爸爸和奶奶一直在旁邊說不要抱不要理她, 最後我還是堅持我的想法抱了她。

這件事情上我困惑的是:1.孩子為什麼會如此搗亂, 怎麼樣才能改變她這種叛逆和“壞”?2.這種情況下該不該撫慰孩子, 該不該抱她?

孩子“壞行為”背後的推手是父母。

可以看出, 孩子之所以出現亂抓榆錢→推到地上→被警告之後仍舊搗亂→哭鬧→纏著大人抱等一系列行為, 背後的推手其實是一直在旁邊“冷靜”看著孩子的父母。

Advertisiment
這麼說很多父母可能不能接受, 甚至還會覺得委屈:“我有阻止孩子, 不讓她這樣做啊。 ”“我有做引導和限制啊。 ”

我們只“看到”孩子, 卻並未“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問題出在哪裡呢?在於, 我們常常預設孩子的行為。 一開始我們就覺得孩子在“搗亂”、“搞破壞”甚至是“叛逆”“壞”, 所以我們看不到孩子好的行為, 甚至會直接給孩子好的行為扣上“不良行為”“壞行為”的帽子。

自然, 我們也就看不到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需求了, 結果呢, 我們也就沒有辦法真正去傾聽、理解孩子, 相反, 我們只專注于看到孩子的“壞行為”, 並試圖去糾正它。

孩子一次次嘗試, 只為吸引父母的目光, 讓父母能看到自己的需求。

Advertisiment

可孩子呢, 她為了讓父母“看見”自己, 仍在努力做著嘗試:

孩子從一開始就通過嘗試表達了自己的需求:“我想要跟你們一起做”, 只是她發出的信號沒有得到父母的回應, 甚至被直接否定了。

父母是如何回應的呢?

第一次“冷靜地看著沒有說話”, 第二次對孩子進行了言語警告, 第三次想必已經在醞釀情緒了, 第四次直接動了手。 可以看出, 父母一開始明著是在容忍、冷靜旁觀孩子的行為, 但其實是在用行動持續“刺激”孩子, 誘發孩子“犯錯”。

在孩子看來, 父母所有的行為都在傳遞這樣一個信號:“也許我還可以再去試試看。 ”她也確實去試了。 孩子是可憐的, 沒有辦法明確地告知大人自己的需求。 如果小孩能恰當而準確地表達出來,

Advertisiment
也就不是一個兩歲孩子了, 甚至我們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學會。

因為需求未被“看見”, 故孩子用“問題行為”來表達。

在一系列無效的嘗試之後, 孩子是委屈又無助的, 通常只能用哭鬧、發脾氣、扔東西、打人、粘著父母索要擁抱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委屈。 父母是孩子能想到的第一求助者, 當然要尋求父母安慰了;可在父母看來, 孩子的這些方式卻是“不良行為”, 父母由此被激怒了。 被情緒控制的父母, 自然不能很好地處理孩子的問題。

若孩子的需求長期未被看見, 表達方式又總被誤解, 結果會怎樣呢?孩子會變得煩躁易怒、焦躁不安, 或者向外發洩(變得如父母所預期的那樣“叛逆”“不服管教”“壞”), 或者向內發洩(變得冷漠、逃避、自我封閉、自暴自棄等)。

Advertisiment

解決孩子問題, 先關注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其實, 案例中的小女孩, 第一次抓榆錢時, 父母就需要意識到, 孩子想要加入到父母的活動中來, 想要參與其中, 並渴望獲得大人的認可。

這時, 父母若能溫和地跟孩子說明:“寶貝, 這是榆錢哦, 我們可以用它做……。 現在我們需要怎麼做, 你可以做……”等, 這樣做是將孩子帶入到家庭的活動中來, 孩子有了參與感, 她會更知道該如何做。

同時, 父母需要戒除戴有色眼鏡看孩子, 更不要預設孩子的行為——將孩子的行為視作為“搗亂”“叛逆”等, 而是視作與孩子親密相處的一次機會, 那麼我們也就更能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更能拓寬思維更好地引導孩子合作, 而不會出現這麼多禁止行為和負面情緒了。

知道嗎,如果這樣去信任孩子,孩子做起事來,會比你想像得還要體貼、認真。

被認同的孩子更能發掘出成長的力量。

沒有無緣無故發脾氣的孩子,他們的行為背後都會有相應的動機驅動,從孩子身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她在尋求認同。如果父母一開始就給予認同,相信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同樣在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父母及時意識到孩子背後的需求,也會更容易中止一觸即發的親子矛盾。

並不是說,孩子的每個心理需求父母都要盡力去滿足,但需要我們去尊重。怎麼做?

1.“哦,你覺得這個很好玩,你想給跟我們一起學對嗎?”“你一個人無聊,希望跟媽媽在一起是嗎?”嘗試去看見、引導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感受。

2.通過良好親子溝通和協商,找到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辦法,或制定相應的行為規則。

3.若做到前面兩點,基本孩子就都會安靜下來。若孩子當下無法認同,繼續哭鬧,那麼堅持必要的原則,但是抱著孩子,允許孩子將他的委屈毫無保留地發洩出來。

孩子在被看見和尊重中,才能更好地認清自己,更好地成長。這是一件從小就需要做起的事,哪怕孩子只有兩歲,甚至更小。

知道嗎,如果這樣去信任孩子,孩子做起事來,會比你想像得還要體貼、認真。

被認同的孩子更能發掘出成長的力量。

沒有無緣無故發脾氣的孩子,他們的行為背後都會有相應的動機驅動,從孩子身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她在尋求認同。如果父母一開始就給予認同,相信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同樣在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父母及時意識到孩子背後的需求,也會更容易中止一觸即發的親子矛盾。

並不是說,孩子的每個心理需求父母都要盡力去滿足,但需要我們去尊重。怎麼做?

1.“哦,你覺得這個很好玩,你想給跟我們一起學對嗎?”“你一個人無聊,希望跟媽媽在一起是嗎?”嘗試去看見、引導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感受。

2.通過良好親子溝通和協商,找到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辦法,或制定相應的行為規則。

3.若做到前面兩點,基本孩子就都會安靜下來。若孩子當下無法認同,繼續哭鬧,那麼堅持必要的原則,但是抱著孩子,允許孩子將他的委屈毫無保留地發洩出來。

孩子在被看見和尊重中,才能更好地認清自己,更好地成長。這是一件從小就需要做起的事,哪怕孩子只有兩歲,甚至更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