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初入幼稚園,媽媽也要學會淡定!

離開溫暖的家, 離開千依百順的爺爺奶奶, 走進陌生的幼稚園, 身邊是不順從遷就的同伴, 是非常嚴肅的老師, 寶寶表示壓力山大!

別說開開心心上學堂, 有一天可以不哭, 就已經是進步了!這是一位媽媽的感慨。

踏進學堂真的如此痛苦嗎?我們來個歡樂校園行四部曲吧!

Step1 初入幼稚園, 媽媽要淡定

要想入園順利, 媽媽和寶寶都要做好以下準備:

環境適應準備:帶寶寶參觀幼稚園, 熟悉幼稚園的環境, 為寶寶介紹幼稚園的生活, 這可以消除寶寶的不安全感, 讓他心裡有個底。

生活習慣準備:鍛煉幼兒的自理能力,

Advertisiment
如:吃飯、穿衣、入廁等;入園前就將幼兒的作息時間調整到和幼稚園較一致的步調, 這樣, 寶寶就不會因為突然發生變化而不知所措。

心理準備:最重要的是媽媽的心理準備, 記住, 你淡定, 寶寶才不會害怕;你不淡定, 寶寶就容易害怕。 所以, 你需要放鬆, 不能太緊張。

Step2 幼稚園的必修課學獨立

進了幼稚園, 我們的寶寶就不是奶娃娃, 他已經是學生了, 他需要自己照顧自己, 遇到困難, 要自己想辦法。 這時候, 媽媽爸爸要狠心點, 該獨立的時候就及時放手。

另外, 我們還要注意:幼稚園和家庭, 統一步調。 家長的要求和幼稚園的要求盡可能保持一致。 有些習慣要糾正過來:幼稚園要求小朋友自己吃飯, 但一回到家就打回原形要媽媽喂;幼稚園要求小朋友玩具玩完後放到指定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可是回到家, 玩具滿屋子飛。 既然在幼稚園做得好, 在家裡也有能力做好, 媽媽要堅定自己的立場, 對寶寶的能力有信心。

我們建議家長可以跟老師瞭解幼兒在園情況, 根據幼稚園的要求在家裡設計一個《好習慣養成表》, 孩子做到了就獎勵一個大拇指, 攢夠十個大拇指後就滿足孩子的一個要求, 比如買個小禮物等。 這種做法, 心理學上稱為代幣法, 在家庭教育上還是很有效果的。

Step3 打鬧中建立友誼

學齡前兒童的思維發展水平正處於自我中心階段,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大多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 他們的移情能力還不是很強, 而幼稚園正是培養這塊能力的絕佳地方。

Advertisiment
因為小朋友們還不懂謙讓, 容易爭鬧, 但他們會在爭鬧中達成共識。 有時, 孩子間的爭吵打鬧恰恰為孩子提供了學習與人相處的契機, 媽媽應該給予適合的引導:

借助故事, 提高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

當小朋友們鬧矛盾找媽媽求救時, 媽媽最好問清事情的原委, 啟發他們辨明是非後自己去解決問題。 媽媽大可以結合故事書裡的橋段, 讓小朋友向他們的偶像學習, 他們會在不同的故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們的偶像會教會他們學會理解、接納他人, 學會說對不起。

教孩子學會管理並控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作為情商的核心, 對於孩子來講既是造成爭吵打鬧的關鍵因素, 也是決定將來成材的重要因素。

Advertisiment
平時, 媽媽們應該注意引導小朋友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 告訴小朋友怎麼去排解悲傷、憤怒等負面情緒。 這對於孩子處理人際問題, 很有幫助。

Step4 家庭作業, 不能忽視

幼稚園的作業通常都是象徵性地佈置一些小任務, 任務雖小, 但是爸爸媽媽一定不要忽視, 要按照老師的要求起到監督和協助幼兒完成的作用, 因為這是在為將來幼兒上小學完成家庭作業打基礎。 家長的重視態度會影響到孩子對待作業甚至是長大以後對待工作的態度。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的是:

少包辦。 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一定讓他自己完成;

少批評。 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 家長不要批評孩子, 以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多鼓勵。

Advertisiment
多用正面語言, 鼓勵幼兒的表現, 增強孩子的自信;適時的幫助。 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給予幫助與支持, 避免孩子完成不了任務時產生退縮心理。

總之, 和孩子一起完成作業的過程, 需要家長有一雙智慧的眼睛, 該出手時才出手, 重要的是陪伴在孩子身邊, 用自己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