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初夏10大疾病寶寶易患

夏日伴隨著煦暖的和風與妖嬈的花朵加快了到來的腳步, 寶寶在感受夏日快樂的同時卻不得不面對夏日裡種種潛藏的危險……旅行、散步、曬曬太陽, 您是不是也已經做好幫助寶寶防禦初夏疾病的準備了呢?

哪幾種病症最容易在夏天貼上你的可愛寶寶?根據醫院專家提供的資料, 綜合考慮各地區差異, 我們列出了下列名單:

NO.1 腹瀉

Advertisiment

天熱, 寶寶大量出汗, 如果飲水不足, 體內消化液, 如唾液、胃液、腸液、膽汁、胰液等都減少, 影響到寶寶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寶寶就極容易腹瀉。 細菌、病毒感染也是寶寶腹瀉的常見原因, 其中又以一種長得像輪子狀的“輪狀病毒”感染為多數。 感染病毒可能引起寶寶胃腸功能紊亂, 甚至發生腸炎、痢疾等腸道傳染病。

症狀:

寶寶感染後一般出現以急性胃腸炎為主的臨床症狀, 即水樣腹瀉, 伴有發燒、嘔吐和腹痛, 腹瀉物多為白色米湯樣或黃綠色蛋花樣稀水便,

Advertisiment
有惡臭, 嚴重者可因脫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併發症導致死亡。

小貼士:

1、注意衛生:寶寶的餐具、食物要單獨存放, 要有防塵和防蠅設備。 媽媽在為寶寶準備這些用具前一定要先洗手。

2、注意新鮮:奶品要新鮮, 奶瓶用後洗淨煮開消毒。

3、注意定量:媽媽在用母乳餵養寶寶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定時定量, 3個月以內的嬰兒, 每2―3小時餵奶一次, 每天喂6―7次, 夜間睡覺可少吃一次;以後可延長至3―4小時餵奶一次, 每日喂5―6次, 每次餵奶以15―20分鐘為宜。 預防因腸胃功能紊亂引起的腹瀉。

NO.2 中暑

夏天寶寶容易出汗, 由於其皮膚汗腺發育未完全, 體內水分貯存量有限, 流汗過多容易引起脫水休克。 呼吸是人體自身散熱的重要方式,

Advertisiment
因為肺部是除了皮膚外的次要散熱器官, 呼氣時可將肺中的熱氣排出體外(占排熱量的百分之十)。 但如果環境的溫度高過體溫, 吸入的是熱空氣, 則反而會使體溫上升, 由於寶寶在夏天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呼吸調節體溫, 容易發生暑熱傷害。

症狀:

寶寶先是膚色發紅, 觸摸寶寶的皮膚能感覺到乾燥發熱。 寶寶煩躁不安, 有的會哭鬧, 呼吸及脈搏加速, 接著會顯得倦怠、昏眩、抽搐, 或進入昏迷狀態, 測量體溫時可高達39℃以上。

小貼士:

1、控制室溫:有效地調節室內溫度、保持四周環境通風, 溫度適宜。

2、注意防曬:注意不要帶寶寶在炎熱的戶外長時間曬太陽。

3、注意降溫:發現寶寶中暑時, 將寶寶移到陰涼處, 除去衣物。

Advertisiment
要趕快送去醫院診治, 千萬不要給寶寶服用退燒藥。

NO.3 傷風感冒

夏天的特點就是烈日炎炎, 離寒冷遠了, 離感冒似乎也遠了。 但其實, 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以及皮膚散熱、保溫調節功能都差。 夏天室內空調環境、室外高溫, 室內外溫差大, 寶寶就很很容易傷風感冒。

症狀:

寶寶不出汗, 口渴、尿多、食欲不振、面色蒼白而且煩躁不安, 病程可持續1-2個月。

小貼士:

1、改善環境:防治暑熱症首先要改善居住條件, 注意通風及溫度的控制。 要經常讓寶寶在較陰涼的地方休息, 無論室外或室內都要保持清潔衛生、乾燥通風。

2、適當補水:及時給寶寶多喂些淡鹽涼開水, 經常給寶寶用溫水洗澡。

3、小偏方:對體溫過高或煩躁不安的寶寶, 可用溫毛巾蘸水輕撫寶寶肌膚,

Advertisiment
用物理降溫的方法疏解寶寶的不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