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初春防小兒感冒的最佳辦法

冬春交替時, 氣候變化大, 乍寒還暖。 小兒適應外界變化的能力較差, 如果體質較弱, 或患貧血、軟骨病等, 就容易感冒。

小兒感冒輕重程度相差很大, 輕者只是流清水鼻涕、鼻塞、噴嚏, 或伴有流淚、微咳, 咽部不適, 一般3~4天能自愈。 重者可高燒、無力、食欲銳減、睡眠不安。 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不當, 可引起許多併發症, 如鼻竇炎、喉炎、中耳炎、扁桃體炎、氣管炎、肺炎等;有時還會引起敗血症、膿胸、腦膜炎等, 危及生命;或引起免疫性疾病, 如心肌炎、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等, 貽害終身。

小兒感冒, 家長一定要遵醫囑做好家庭護理。

Advertisiment
最重要的一條是要讓孩子充分休息, 年齡越小, 越是要休息, 待症狀消失後才能恢復自由活動。 對4個月以下或仍未斷奶的患兒, 母親應勤于哺乳, 但要減少奶量;較大患兒宜多飲水, 可減少咽痛和補充發熱時丟失的水分。 給予易消化、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飲食, 如肉、魚、蛋、奶或豆類製品。 室內環境要安靜, 空氣要清新, 室溫不要太高或太低。

若伴有頻繁咳嗽, 應按醫囑給予鎮靜藥和止咳糖漿, 還應輕拍背部使痰液易於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暢。 有鼻腔阻塞時, 可用軟布條及時清理。 如鼻腔有幹厚黏液聚積, 可滴入少量鹽水使黏液變軟而清除。 患兒出汗後應及時更換內衣。

要注意給孩子按時服藥。 感冒大多數是由病毒引起,

Advertisiment
抗菌藥物無效。 特別是早期病毒感染, 濫用抗生素反會引起菌群失調, 加重病情。 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用藥。

最佳辦法是預防感冒。 家長要增強小孩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讓孩子多在戶外活動, 多曬太陽;也要保護孩子不受或者少受寒冷的侵襲。 要增強小孩對寒冷的耐受性, 經常讓孩子多接觸新鮮涼爽的空氣;同時還要注意隨著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不要穿得太少讓孩子凍著, 也不要穿得太多把孩子捂得出汗。 夜裡睡覺要注意被子蓋得合適, 下半夜可以稍微多蓋一些, 但千萬不要蒙頭睡覺。 小孩的抵抗力很弱, 因此, 在感冒流行季節儘量不要帶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去, 也不要帶孩子去親朋好友家串門。

Advertisiment
如果一定要去, 最好給孩子帶上口罩。 但是在人少、空氣比較新鮮的地方, 就不要給孩子帶口罩。 因為帶口罩會吸回自己呼出的氣, 而且在摘掉口罩的時候容易著涼。 萬一您的孩子發熱持續不退, 或者發生了併發症, 應住院治療, 以免拖延而發生意外。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 足部離心較遠, 較之其他部位供血相對要少;保暖功能相對要差, 容易受寒著涼。 中醫曰:寒為陰邪, 易傷陽氣。 寒邪若侵犯衛表, 就會阻遏衛外陽氣, 出現惡寒、發熱、無汗等症狀。 專家建議, 要正確選用保暖性的鞋襪, 如布底絨裡棉鞋和毛巾襪, 既暖和又舒適, 是孩子們的最佳用品。 球鞋、皮鞋、膠鞋和尼龍襪子保暖性差, 散熱快, 容易凍腳。 鞋襪的尺寸要大一些,

Advertisiment
腳與鞋之間應稍有空隙, 以利於空氣隔熱, 增加保暖性。 小孩好動, 腳易出汗, 鞋內放鞋墊, 可以吸熱和減少熱的散發;同時要常換常曬, 保持鞋的乾燥、清潔, 也就是保證暖和。 督促孩子每天晚上睡覺前堅持用溫水洗腳泡腳, 每次3~6分鐘;夜間蓋好被子, 儘量不要讓孩子的腳露出來而受涼。 如此即可達到“小兒雙足暖, 時時保平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