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初秋寶寶吃什麼好 6款食物適合做給寶寶吃

2016年8月7日, 立秋。 暑去涼來, 涼風至, 白露降, 寒蟬鳴, 立秋, 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 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秋天來了, 今天推薦一些適合孩子們的秋季食物, 有需要的爸爸媽媽可以收藏喲!

NO.1百合

百合含有亮氨酸、天冬氨酸等17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 營養價值很高, 有增強食欲、輔助消化等功效, 富含無機鹽和鉀, 對機體新陳代謝起重要作用。 所含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增強體質、改善臟器功能的作用。

Tips:百合幹宜挑選乾燥、無雜質、肉厚的。 食用百合味不苦、葉片闊而薄者為佳。

Advertisiment

吃法:百合可煮粥、煮糖水、蒸和炒, 百合銀耳粥具有滋陰潤肺、健脾生津的作用。

NO.2蓮藕

新鮮的蓮藕能使寶寶清熱生津, 潤肺止咳, 尤其是適合上火的寶寶, 對防治秋燥有獨特的效果。

吃法: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將藕蒸熟做成藕泥吃, 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將藕炒著吃, 2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將藕涼拌著吃, 也可以把海帶、蓮藕和排骨放在一起給寶寶煲湯喝。 生藕, 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

NO.3蘿蔔

蘿蔔含有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和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 還含有少量的蛋白質、鐵等有益成分, 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 初秋吃蘿蔔, 能祛除盛夏時節心中的虛火, 並迅速恢復元氣。

吃法:蘿蔔生吃熟食效果不同, 生吃具有止渴、清內熱作用,

Advertisiment
熟食可消食健脾。 蘿蔔能夠調理脾胃, 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NO.4蜂蜜

蜂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天然滋養食品, 也是最常用的滋補品之一。 在秋天吃蜂蜜, 可以防止“秋燥”對寶寶的傷害, 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吃法:每天早、晚空腹用25克, 以不超過60℃的溫開水沖服。

NO.5梨

秋季, 正是吃梨的好時節。 秋季的梨香甜多汁, 是一種能解渴的水果。 梨富含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維生素, 對人體健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梨味甘微酸、性涼, 入肺、胃經;具有生津, 潤燥, 清熱, 化痰的作用。

吃法:可生吃、將梨壓榨成汁、把生梨加冰糖或蜂蜜熬成膏即成“秋梨膏”等。

NO.6南瓜

Advertisiment

南瓜的營養價值主要表現在它含有較豐富的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 其中含量較高的有胡蘿蔔素、維生素B2、維生素C;此外, 還含有一定量的鐵和磷。 這些物質對維護機體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吃法:除做成湯、糊外, 還可以煮粥、蒸食、熬制等。

初秋寶寶飲食注意

主食很重要

1歲以內以奶為主, 其他為輔。 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為孩子的身體提供大部分能量, 主食應以軟飯為好, 可少量喝點粥類, 如綠豆粥、紅豆粥或八寶粥, 既能補充水分又能補充能量。 正所謂:“五穀為養”。

天氣炎熱, 人體內蛋白質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增多, 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 葷菜不可少。 超過1歲的幼兒, 每天應喝不少於350毫升的液體奶。 對於超重或肥胖的小朋友,

Advertisiment
可以選擇低脂奶或脫脂奶。 當然, 為達到營養均衡, 最好選用幼兒配方奶。 除此之外, 每天可進食蛋類、魚蝦肉類、瘦禽畜肉類等100克(2兩)左右。

頓頓有蔬菜 天天有水果

《黃帝內經》告訴人們, “五果為助, 五菜為充”。 蔬菜水果為人們提供豐富礦物質和維生素, 有益於增加人們腸道的膳食纖維。 此外還含有具有潛在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學物, 讓人們維持體內平衡, 避免上火或其他疾病。 蔬菜水果中含鉀豐富, 可以補充從汗液中丟失的鉀, 維持體內電解質的平衡。 幼兒每天蔬菜及水果各150克(3兩), 水果可在飯後吃, 也可以在兩餐之間, 貴在堅持。 因此, 專家建議:“頓頓有蔬菜, 天天有水果”。 但水果應清洗乾淨, 以避免感染。

多補充水分

Advertisiment

天氣炎熱乾燥, 寶寶出汗較多, 體內的水分、氯化鈉和水溶性維生素(主要是維生素B和維生素C)也會隨著汗流失, 引起水鹽代謝失調。 因此, 要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 包括白開水或礦泉水, 讓孩子從小養成喝水的習慣。 也可以來點傳統的所謂消暑湯, 如綠豆湯、蓮子百合湯等。

少吃生、冷食物

生、冷的食物容易刺激胃腸道, 造成胃腸道疾病。 最好不要給孩子吃剛從冰箱裡取出的食物。

蔬菜可熱拌, 可酌情添加蒜泥和醋, 既可調味, 又能殺菌, 還有增進食欲的作用。 即使天氣再熱, 也不可過分貪涼, 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 為防止食物中毒的發生, 飯菜在常溫下不能放置超過4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否則應棄去或不給孩子吃。 尤其是冷葷菜,容易滋生病菌,進食後易導致感染性腹瀉。

尤其是冷葷菜,容易滋生病菌,進食後易導致感染性腹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