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初秋寶寶慎防腹瀉 嚴把“病從口入”關

秋季腹瀉即臨床上所說的輪狀病毒性腸炎, 因多發生在秋冬季, 故通常稱為“秋季腹瀉”。 它是由於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腸道感染性疾病, 主要通過糞-口傳播, 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潛伏期1-3天, 以6個月至2歲寶寶最易被感染。

預防該病的關鍵是把住“病從口入”關, 把握好“衛生-消毒-飲食”的管理。

做好消毒

寶寶的餐具、奶瓶、水杯等要經常消毒, 如用開水蒸煮完之後不要老泡在水裡面, 應該放置在一個乾燥的環境中。

做好衛生

讓寶貝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同時照料者在護理寶寶時也一定要注意勤洗手,

Advertisiment
每次大小便後最好用溫水清洗寶寶的外☆禁☆陰部, 減少尿液及糞便對局部的刺激。 另外, 寶寶的衣物要勤換洗、勤曬。 避免用自己的嘴試食物的溫度, 或口對口給寶寶餵食。

注意飲食

秋季食物容易變質, 最好吃一頓做一頓, 不要放太長時間, 以免細菌滋生。 不讓寶寶喝生水。 瓜果一定要認真進行清洗, 最好去皮後再吃。

但是如果你的寶寶一不小心患上了秋季的腹瀉的話, 及時採取護理措施。 因為由於寶寶頻繁腹瀉、嘔吐, 進食又少, 所以很容易引起脫水代謝性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可能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進而危及生命。 再加上治療秋季腹瀉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 合理的居家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Advertisiment

補充體液

家庭治療秋季腹瀉最重要的是保證液體的攝入。 在寶寶不嘔吐的時候, 父母要耐心地頻頻給他喂口服補液, 就像靜脈點滴那樣, 一點一點地喂。 一定要記住, 只要把住脫水這一關, 寶寶的病情就不會惡化, 這樣不但能減少醫療開支, 最主要的是減輕了住院輸液帶給寶寶的痛苦。

補液方法

寶寶患病初期, 爸爸媽媽一定要高度重視口服補液鹽的使用。 如果能很好地補充寶寶由於腹瀉而丟失的液體, 再配合其他治療, 就能免除讓寶寶住院的麻煩。 下面介紹3種補液的製作方法, 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任選一種。

補液方1:米湯+鹽

米湯500毫升(大約為1斤裝白酒瓶的容量)+精細食鹽1.75克(大約為半個啤酒瓶蓋的量)。

補液方2:糖鹽水

Advertisiment

溫開水500毫升+白糖10克(大約為2湯匙)+精細食鹽1.75克煮開。

補液方3:ORS液(口服補液鹽)

醫院、藥店都有這種補液鹽賣。 每袋加1000毫升水稀釋。

TIPS

一般來說, 2歲以下的寶寶每天可以補充500毫升左右, 2歲以上每天喝1000毫升左右。 補液要多次少量地給寶寶喂, 不要一次喂入, 以免選成寶寶嘔吐。 必須記住:不能以任何飲料代替補液。

調整飲食

雖然寶寶又吐又拉, 但還是可以讓他繼續進食。 如果寶寶吃母乳, 可以像以前那樣繼續給他吃。 如果是人工餵養, 6個月以內的寶寶, 前兩天可以用米湯稀釋牛奶給他喝, 2~3天后改為正常飲食。 6個月以上的寶寶, 可以給他吃粥、麵條或軟飯, 加些蔬菜、魚或肉末, 再吃些新鮮水果、果汁, 以補充鉀。 總之, 腹瀉期間要鼓勵進食,

Advertisiment
給寶寶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一直要堅持到腹瀉停止後2周。

寶寶腹瀉期間, 也可以暫時停止吃一部分食物, 如肉、蛋、菜、水果等, 等腹瀉減輕再開始食用。 但停輔食時間不要超過3天, 因為保證寶寶所需熱量和營養同樣重要。

TIPS

治療秋季腹瀉, 抗生素是無效的, 相反還可能造成小兒腸道正常菌群失調, 加重腹瀉症狀。

什麼情況下要去醫院

如果寶寶得病超過3天, 病情仍不見好轉, 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症狀, 都要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腹瀉次數和量增加

★頻繁嘔吐

★明顯口渴

★不能正常飲食

★發熱

★大便帶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