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不相信!“破壞王”也能變“發明家”

好奇心是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1到3歲是培養寶寶好奇心的最佳階段, 這個時期要注意培養寶寶的創造力。 家長積極培養寶寶們的好奇心, 很有可能讓孩子們變成小小的“發明家”喲。

 
寶寶的好奇心

方法一:從毀壞中訓練好奇心

如果寶寶對一些玩具或者其他事物產生好奇心, 想進一步瞭解時, 與其擔心寶寶毀壞東西, 不如爸爸媽媽教給寶寶這些東西的使用方法。 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來玩玩具, 並且在玩的過程中, 告訴寶寶這些東西為什麼會自己動起來, 必要的時候可以和寶寶一起拆開玩具來研究一下它的內部構造。

Advertisiment

訓練好時機:媽媽在廚房裡忙著做飯, 讓寶寶一個人在客廳裡玩耍。 一個人玩著沒意思, 看著漂亮的玩具汽車, 寶寶突然有了想把它拆開來的想法, 看看汽車的輪子為什麼會轉呢?一會兒, 地上就多了一堆零件, 可是當寶寶想把它裝起來的時候, 卻發現怎麼也裝不上去了。

解密寶寶心理: 寶寶把玩具拆開來, 只是想瞭解它為什麼會自己動起來。 寶寶因為對玩具產生了好奇心, 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這是寶寶邁開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 如果大人在這個時候對寶寶批評, 甚至打罵, 都會讓寶寶剛剛萌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受到打擊, 阻止了寶寶探索未知世界的進取心, 對寶寶將來的創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媽媽不要這樣說:當媽媽從廚房出來, 看到被寶寶拆成一堆零件的玩具汽車時, 怒火一下子爆發了。 媽媽非常生氣地對著寶寶說:“爸爸給你買的玩具汽車, 你怎麼剛玩幾天就把它拆了, 下回再也不給你買玩具了。 ”

 
從模仿中訓練好奇心

方法二:從模仿中訓練好奇心

如果寶寶對媽媽在廚房忙碌的動作產生興趣時, 媽媽可以安排寶寶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讓他洗黃瓜、番茄等, 幫著媽媽拿調料等。 在這一過程中, 寶寶就可以瞭解一些蔬菜的特性, 觀察食物生熟前後的變化等, 使好奇心得到了進一步的滿足。 而且, 還有可能更好地激發寶寶更深層次的好奇心, 培養探索事物的能力。

訓練好時機:看著媽媽進了廚房準備做飯,

Advertisiment
寶寶也跟進去在媽媽的周圍打轉, 不是摸摸這裡, 就是看看那裡。 看著媽媽在擇菜, 寶寶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一根大蔥來。

解密寶寶心理:寶寶學習和模仿的能力很強, 當看到媽媽在廚房忙碌時, 寶寶也想幫媽媽來做一些事情。 這時如果媽媽認為寶寶這是在搗亂, 不讓寶寶參與這些家務活, 會打擊寶寶參加勞動的積極性。 寶寶在探索周圍環境時受阻攔或受挫, 那麼他做事就很容易放棄, 這種性格甚至會貫穿其一生, 這樣的寶寶長大後往往很聽話、很順從, 遇事聽天由命, 但是, 他們會沒有主見, 遇到很複雜的事情時, 往往不知所措。

媽媽不要這樣說:媽媽看到寶寶拿起了大蔥,

Advertisiment
一把搶下來, 說:“你別在這給我搗亂了, 去外面客廳自己玩去!”然後拉著寶寶的手, 把他帶到客廳的沙發上, 自己回到廚房繼續忙碌, 並隨手關上了廚房門。

 
從實踐中訓練好奇心

方法三:從實踐中訓練好奇心

如果寶寶想要弄明白“花生是怎樣產生的”這個問題時, 媽媽可以找兩個花盆, 讓寶寶在兩個花盆裡分別種下炒熟的花生和生花生。 等過一段時間, 一盆花生長出幼苗, 一盆沒有長出來時, 再告訴寶寶事情的真相。

訓練好時機:寶寶吃著媽媽買來的花生, 問媽媽:“花生是怎麼來的?”媽媽說:“花生是花生豆在地裡長出來。 ”隔幾天, 寶寶拿著鏟子在地上挖了一個坑, 把剝好的花生豆一粒一粒地種在土裡。

解密寶寶心理:寶寶的想法和做法在我們成人看來可能很可笑,

Advertisiment
這時候千萬不要嘲笑寶寶。 面對寶寶的這種探索和實踐的方法, 媽媽一定要認真對待, 千萬不要用成人的思維來告訴寶寶這樣做是錯誤的, 這樣就會束縛寶寶的想像力。

媽媽不要這樣說:看見寶寶把花生豆種在土裡, 媽媽又是生氣又是好笑, 對寶寶說:“你怎麼這麼笨啊!炒熟的花生怎麼能種呢?”

小編總結:爸爸媽媽們要掌握好培養寶寶好奇心的方法, 加以適當的培養, 為寶寶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