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人的孩子我們該不該管呢

你看見一個小孩搶了自己孩子的玩具, 而他的媽媽卻沒看見, 你管不管?在遊樂場裡, 一些大孩子在欺負同你孩子一樣年齡的小孩子, 而他們的父母卻視而不見, 你管不管?……很多時候, 如何對待別人孩子, 比教導自己的孩子還要難。
要求你自己的孩子不頂嘴、不取笑別人, 不把玩具亂丟在地上, 這些已經是很難的事情, 更何況對別人家的孩子說教了。 但是, 假如你孩子的朋友、他的表兄弟或者完全陌生人的孩子, 在你的面前有一些不好的行為, 你會怎麼辦呢?面對以下各種棘手的局面你該如何應對呢?
場景一:在你們經常去的那個遊樂場裡,

Advertisiment
有一天, 一個小姑娘把你女兒手中的玩具搶走了, 但她的媽媽卻沒有看見。
在孩子面前, 你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肯定是要保持一致的, 可是, 最重要的是能否確定其他孩子的父母也會很重視用一些規矩來約束他們孩子的行為。 因此, 是否介入就令你難以定奪了。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學會應付其他人的“侵略性”行為, 那麼, 在任何人都不會受傷的前提下, 你就可以不去管她們。 然後, 等到晚上睡覺的時候, 和她談一談白天發生的事情, 提到其他小朋友搶她玩具的時候, 可以和她探討一下以後遇到同樣的問題都有哪些不同的處理方式。
但是, 如果同類事件發生過很多次了,
Advertisiment
你就可以在事件發生的時候馬上告訴孩子們玩具應該分享, 而不是搶。 你可以走過去, 蹲下來耐心地對兩個孩子說:“你們可以輪流玩, 或者問問小朋友能不能讓自己玩一會兒, 而不應該去搶。 ”
場景二:你帶著你的孩子在遊樂場玩, 一個無人看管的孩子正在讓一隻小狗寶寶從滑梯上滑下來。
如果小動物有可能受傷, 那麼你介入此事就理所當然了。 可是, 對孩子大聲喊叫不會有任何效果。 你可以告訴這個孩子:“你知道嗎?恐怕這只小狗滑下去會受傷的。 我知道你肯定不願意它受傷。 還是讓我們把它從滑梯上抱下來吧。 ”然後, 站在那兒直到他把小狗抱下來。
不過, 有些孩子是很記仇的, 如果你干涉了他們, 他們就很可能對你或者你的孩子實施報復。
Advertisiment
因此, 如果你就住在遊樂場附近, 經常到這裡來玩, 那麼你就不必直接干預, 而是請保安或者工作人員來處理此事就可以了。
場景三:你正在超市收銀處排隊, 排在你前面的一個孩子的媽媽, 面對她那哭鬧的孩子, 突然在孩子的小臉蛋上打了兩巴掌。
打孩子的臉要比打手和屁股嚴重得多, 而且大多都是為了不必要的事情這樣處罰孩子的。 雖然, 現在社會上都反對對孩子進行體罰, 但還是有父母會這樣做。 如果你想干預此事, 你必須能夠事先判斷出這個孩子是有可能受到更加嚴重的責罰, 還是他的母親只是一時衝動所為。
因為, 你的言語很有可能使事態向更糟的方向發展:你的話很有可能會使這位母親在公眾面前很尷尬,
Advertisiment
那麼等到她和孩子獨處的時候, 她壓制的憤怒就會找茬再次爆發了。 所以, 如果你認為這個孩子確實處在危險之中, 那麼你最好找超市經理或者員警來解決了。 但是, 如果這位母親自己冷靜下來了, 你最好不要妄加干涉。
場景四:當你帶著孩子到哥哥家串門兒的時候, 他的孩子總是喜歡打斷大人間的談話, 而你哥哥卻對此視而不見。
如果他只是打斷了你們的閒談, 也就無所謂了。 即便你平時總是教導你的孩子應該等你說完了再說, 這個時候對你的侄子也不必過於計較此事。 但是, 如果你們的談話是成年人之間的話題, 不適合孩子們在場, 那麼你最好告訴你哥哥:“我們最好現在先不討論這件事,
Advertisiment
等孩子們離開了再說吧。 ”
場景五:你的兒子和他的朋友在你家裡踢球, 你多次制止, 卻還是沒有使他們停下來。
父母們總是擔心自己的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些過於嚴厲, 以至孩子的朋友們不想再來玩了, 自己的孩子因此也會很傷心。 但是, 如果父母沒有任何舉動, 就會傳達給孩子一

個使他困惑的資訊:父母不允許他自己做的事情, 他和朋友一起做就變成可以做的事情了。 所以, 你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和他的朋友——在家裡不允許踢球, 然後給他們提供一些選擇:要麼在家裡玩其他的玩具, 要麼去戶外踢球。
這只是一件小事, 不必深究。 但是, 如果上個星期就已經發生了同樣的事情, 這個星期他們還是如此, 那麼你就要考慮是不是該讓你孩子的朋友回家了,或者告訴他的父母。你可以這樣對他的父母解釋:“今天發生的事情上個星期也發生了。我們擔心在家裡踢球會打破一些東西。我想他們也會在你家裡玩,你肯定也有同樣的擔心。”這種方法可以叫做“攻守同盟”,也就是說,一個父母看見了孩子們的不良行為,可以去告訴其他孩子的父母,然後分別對自己的孩子去處理和解決。
場景六:你姐姐帶著她的女兒到你家來玩,她女兒單獨和你的孩子在一起玩,忽然兩人開始又哭又叫。
孩子們常常會爭吵,不一定非由大人出面來解決。但是,如果聲音不斷增大,情緒更加激烈,那麼父母的介入就很必要了。你可以和藹地讓她們逐漸平靜下來,然後問問她們是否需要幫助來解決問題。如果她們都還只有3歲,那麼就需要父母坐下來慢慢地和她們談;如果她們年紀都大一些了,一個警告就可以了。
場景七:在一次家庭聚會的時候,你看見你7歲的侄子正在教你4歲的兒子說一些髒話。你的嫂子聽見了卻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
有的父母可能把自己孩子能夠說出一些“好玩”的話當成了他的可愛之處。你的嫂子很有可能就是這樣。如果你直截了當地批評你的侄子,她媽媽肯定會很惱火。所以,你要小心行事。你可以語氣平和地告訴你的侄子:“對不起,打斷一下。在我們家我們是不說這個詞的。”通過這個方式,兩個孩子都明確地知道了你的觀點和態度。
場景八:在麥當勞孩子們的遊玩區,一些大孩子們正在欺負一些小孩子,把他們從管形滑梯裡推下來,而那些大孩子的父母根本不去看管他們自己的孩子。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必須干預,因為可能會有孩子受傷的。首先,確定你的孩子年齡已經夠大,能夠自己去玩了。大多數這種設施都不太適合年齡尚小的孩子玩,所以先看一看是否有年齡和身高的限制。
如果你的孩子在允許範圍之內,卻是他們當中最小的,那麼你最好等大孩子離開了再讓你的孩子去玩;如果你的孩子不是最小的一個,那麼你可以禮貌地要求那些大孩子友好一點兒。然而,如果那些大孩子還是不能平靜下來,他們的父母也仍然沒有任何舉動,那麼,你就可以去找餐廳經理來幫忙。因為有人在此受傷,餐廳畢竟是有責任的。
說教四不要
不要介入太快。如果其他孩子的父母也在場,那麼就等一會兒,看看他們是否會制止自己孩子的不良行為。
不要作出判決。不要對孩子用‘你怎麼怎麼樣’這種方式來說教。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淘氣!別這樣推!”不如換成這種說法:“沒有人想受傷。所以,我們玩的時候友好一些,使每個人都不受傷,好不好?”
不要進行處罰。說教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而不是懲罰。儘量避免讓孩子面壁思過,或者拿走他最喜歡的玩具,或者剝奪他的某些權利。
不要打手、打屁股。無論怎樣,也不要對孩子進行這樣的體罰。 

那麼你就要考慮是不是該讓你孩子的朋友回家了,或者告訴他的父母。你可以這樣對他的父母解釋:“今天發生的事情上個星期也發生了。我們擔心在家裡踢球會打破一些東西。我想他們也會在你家裡玩,你肯定也有同樣的擔心。”這種方法可以叫做“攻守同盟”,也就是說,一個父母看見了孩子們的不良行為,可以去告訴其他孩子的父母,然後分別對自己的孩子去處理和解決。
場景六:你姐姐帶著她的女兒到你家來玩,她女兒單獨和你的孩子在一起玩,忽然兩人開始又哭又叫。
孩子們常常會爭吵,不一定非由大人出面來解決。但是,如果聲音不斷增大,情緒更加激烈,那麼父母的介入就很必要了。你可以和藹地讓她們逐漸平靜下來,然後問問她們是否需要幫助來解決問題。如果她們都還只有3歲,那麼就需要父母坐下來慢慢地和她們談;如果她們年紀都大一些了,一個警告就可以了。
場景七:在一次家庭聚會的時候,你看見你7歲的侄子正在教你4歲的兒子說一些髒話。你的嫂子聽見了卻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
有的父母可能把自己孩子能夠說出一些“好玩”的話當成了他的可愛之處。你的嫂子很有可能就是這樣。如果你直截了當地批評你的侄子,她媽媽肯定會很惱火。所以,你要小心行事。你可以語氣平和地告訴你的侄子:“對不起,打斷一下。在我們家我們是不說這個詞的。”通過這個方式,兩個孩子都明確地知道了你的觀點和態度。
場景八:在麥當勞孩子們的遊玩區,一些大孩子們正在欺負一些小孩子,把他們從管形滑梯裡推下來,而那些大孩子的父母根本不去看管他們自己的孩子。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必須干預,因為可能會有孩子受傷的。首先,確定你的孩子年齡已經夠大,能夠自己去玩了。大多數這種設施都不太適合年齡尚小的孩子玩,所以先看一看是否有年齡和身高的限制。
如果你的孩子在允許範圍之內,卻是他們當中最小的,那麼你最好等大孩子離開了再讓你的孩子去玩;如果你的孩子不是最小的一個,那麼你可以禮貌地要求那些大孩子友好一點兒。然而,如果那些大孩子還是不能平靜下來,他們的父母也仍然沒有任何舉動,那麼,你就可以去找餐廳經理來幫忙。因為有人在此受傷,餐廳畢竟是有責任的。
說教四不要
不要介入太快。如果其他孩子的父母也在場,那麼就等一會兒,看看他們是否會制止自己孩子的不良行為。
不要作出判決。不要對孩子用‘你怎麼怎麼樣’這種方式來說教。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淘氣!別這樣推!”不如換成這種說法:“沒有人想受傷。所以,我們玩的時候友好一些,使每個人都不受傷,好不好?”
不要進行處罰。說教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而不是懲罰。儘量避免讓孩子面壁思過,或者拿走他最喜歡的玩具,或者剝奪他的某些權利。
不要打手、打屁股。無論怎樣,也不要對孩子進行這樣的體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