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再讓娃為你的無知買單了 寶寶出牙、護牙、換牙全攻略!

*好的牙齒利於咀嚼, 嚼碎了更好吸收!

*牙齒還能幫助發音, 一不小心牙齒漏風, 話都講不清了!

*牙齒發育不正常, 還會影響面部的協調!我寶的顏值就靠一口好牙了!

在寶寶的一生中, 會經歷兩次長牙。 初次長出的是乳牙, 共20個, 2歲左右出齊;6歲左右開始換牙, 恒牙長出, 共32個。

下面, 我們一起來看看長牙、護牙那些事。 寶寶的牙齒好, 會更愛笑哦!

1、寶寶什麼時候長牙?

出牙的時間

大部分嬰兒從 6~9 個月開始出牙, 還有個別孩子到 9~12 個月才開始出牙。

對大部分嬰兒來說, 門牙最先萌出。

平均出牙數量=出生後月齡-6(嬰兒出牙並不全都是按照時間平均長出)

Advertisiment

寶寶出牙、護牙、換牙全攻略

出牙過晚

第 1 顆乳牙在生後 18個 月內萌出都屬正常, 但超過了 18 個月還沒有長牙的跡象, 就需要去看看醫生了。

出牙過早

個別孩子出生時就有牙, 或從出生後就有牙齒萌出, 這種過早萌出的牙齒往往還沒有形成牙根, 容易脫落, 可能被寶寶咽進肚子或吸入氣道, 後果嚴重。

建議:早萌的牙齒若有鬆動, 應儘早拔除。 若不鬆動也需找醫生進行調磨, 以免摩擦寶寶嬌嫩的舌頭和口腔黏膜, 造成潰瘍。

寶寶出牙、護牙、換牙全攻略

出牙慢是因為缺鈣嗎?

出牙時間早晚與“缺鈣”等微量營養素無關, 與遺傳有一定關係!

每個孩子的出牙過程非常個體化, 這與遺傳有很大關係,

Advertisiment
比較會發現孩子的出牙時間與父母當年出牙有類似之處。

換牙時間

6 歲左右, 寶寶開始換牙, 最先是下排門牙, 隨後是上排門牙。 新長出的恒牙慢慢推擠掉原來的乳牙。

如果 4 歲之前就開始換牙, 或 8 歲之後還沒有換牙, 需要及時諮詢牙科醫生。

2、什麼時候開始刷牙?

時間

孩子只要出牙, 就應開始刷牙。

方法

牙刷斜著放在牙頸部, 與牙齒的長軸成 45°角, 使用輕柔的力量左右小範圍的震顫, 去除牙頸部齦緣的細菌。 (每個牙面都要刷到位)

寶寶出牙、護牙、換牙全攻略

注意

網路上盛傳的“牙膏不沾水直接刷才是正確的”說法並不正確。 目前大家比較認同做法應該是刷牙前喝一口水潤濕口腔後吐掉, 然後正常刷牙即可。

刷牙工具

① 牙刷

Advertisiment

※ 0 ~ 1.5 歲:當孩子出牙後家長可以通過軟布或指套牙刷為孩子清潔牙齒。

※ 2 ~ 4 歲:乳牙基本上已全部長出, 建議選擇適合兒童手大小, 方便握持、不滑的小頭軟毛牙刷。

※ 5 ~ 7 歲:已經開始長恒牙, 此時專家建議使用末端刷毛長一些的牙刷。  

※ 8 ~ 12 歲:很多孩子都恰好處在換牙階段, 需要同時清理恒牙和乳牙, 很多專家都建議採用交叉刷毛和末端刷毛較長的牙刷。

② 牙膏

※ 含氟牙膏:

美國牙科協會認為, 寶寶長了第一顆牙, 就應該使用含氟牙膏。

但是, 因為考慮到 3 歲以內的寶寶可能還不會吐出牙膏泡沫, 容易出現誤吞牙膏泡沫, 所以建議3 歲以下的兒童不用含氟牙膏, 可以用無害的可吞咽牙膏, 或是清水。

※ 可吞咽牙膏:

當刷牙的姿勢比較正確時, 開始使用可吞式牙膏,

Advertisiment
刷牙就漸入正軌。

※ 牙膏的用量:

如果要用牙膏, 3 歲以下的孩子應該是米粒大小的牙膏, 3~6 歲才可以使用豌豆大小的牙膏。

寶寶不愛刷牙怎麼辦?

① 沒出牙前就應該用紗布定時給寶寶清理口腔, 一旦養成習慣, 寶寶就會自然而然地接受刷牙。

② 可以利用繪本或動畫等進行引導。

③ 用齲齒照片等告訴寶寶不好好刷牙的後果。

④ 適當地鼓勵和強迫, 以養成習慣。

3、牙齒出問題了?

地包天

最佳治療時間:4 歲左右是治療地包天(下牙包住上牙)的黃金時期。

注意:乳恒牙替換不正常, 伸舌、吮指、咬上唇、下頜前伸等口腔不良習慣以及不正確的人工餵養(如仰臥餵奶、吊奶瓶餵奶, 迫使嬰兒用力前伸吮吸)等都有可能引起地包天。

Advertisiment

寶寶出牙、護牙、換牙全攻略

蛀牙

孩子出現嚴重齲齒應及早接受治療, 治療時必須在麻醉下進行。 乳牙齲病如果治療不及時, 損壞了牙根就會影響到今後恒牙的生長。

奶瓶齲(孩子必須吃著奶睡覺而造成的嚴重齲齒):

寶寶睡著後, 牙齒長時間浸泡在奶水中, 牙面上的細菌也獲得了養分, 大量分泌腐蝕牙齒的酸性物質, 造成了奶瓶齲。 (清醒的時候喝奶, 口水會沖洗掉口腔裡殘餘的奶, 而睡著後唾液分泌很少)

如果睡前給孩子喝奶, 一定要喝完後刷牙, 平時喝完奶要注意用清水漱口。

黑牙:

如果幼兒牙齒有黑斑, 且刷牙去不掉, 很可能是蛀牙, 需要去看牙科醫生。

(如果牙齒表面很光滑, 看起來沒有凹凸, 說明牙釉質沒有受損, 只是黑色素附著,這叫牙色素沉積。這種情況和吃維生素或水果有關係。)

修牙時全麻安全嗎?

全麻很安全,麻醉由兒童麻醉師進行,他們有足夠的經驗控制麻醉程度。不要聽信“麻醉會損傷大腦,以後會智力受損”等傳說。不全麻,修牙過程孩子太受罪。

大板牙

新長出來的牙齒可能會看起來很大,很多家長擔心會不會長成大板牙,其實不必擔心,寶寶面部會繼續發育,但牙齒不會“長大”了。

新長出的牙齒鬆動了?

新長出來的牙齒因為牙根還沒有發育完全,有點鬆動是正常的,不必擔心,牙根長結實了,鬆動就消失了。

吃手VS安撫奶嘴

使用安撫奶嘴的利弊應該與頻繁吃手相比。吃手過程有可能導致牙齦或已出牙齒變形,甚至拇指變形。

而吸吮安撫奶嘴過程,向內吸吮動作會被外面圓片抵抗,不會對牙齦和牙齒產生負向影響。

待孩子到2歲或再大些,隨孩子興趣增加可逐漸停止吸吮安撫奶嘴。戒依賴安撫奶嘴比戒斷吃手容易很多。

4、安全磨牙工具

美國兒科學會推薦了以下幾種常用的安全磨牙工具。

手指:可以用乾淨的手指輕輕按摩牙齦上鼓出來的“小包”。

吸管杯:孩子可以邊咬吸管,邊小口喝涼水,以緩解牙齦疼痛。

牙膠(咬咬膠):美國兒科學會大多推薦的是安全的矽膠材質。

家庭自製安全合適的磨牙食物:建議可給嬰兒咬磨牙棒、磨牙餅乾等硬、涼的物品。嬰兒非常使勁咬也不會損傷牙齦和牙齒。

注意:不能用黃瓜、胡蘿蔔條做為磨牙棒,以免咬噬時出現梗咽現象。

寶寶出牙、護牙、換牙全攻略

5、牙齒與健康那些事

傳染疾病

若是大人平常不太注意個人口腔衛生,卻又喜歡給娃品嘗食物或者使用了娃的餐具,這就很可能把蛀牙細菌傳給了孩子。

牙齒不好與頭疼有一定關聯

很多小寶寶在長牙、或者牙齒不好的情況下容易煩躁,甚至有專家指出,頭疼與牙齒也有很大關聯,若是儘早給牙齒矯正過來的話,頭痛會減輕並慢慢消失。

口臭

① 寶寶口臭多是胃食道反流所致。嘔吐是嚴重胃食道反流。

② 咽喉部感染期間。

③ 對年長兒來說齲齒時,都會出現口臭。聞到孩子有口臭,先找原因。

6、兒童護牙需注意的10個細則

1、孩子1歲或者出牙的時候,帶孩子去看兒科牙醫。

2、在最後兩個臼齒長出來的時候(2歲半至3歲),幫助孩子用牙線清潔牙縫。

寶寶出牙、護牙、換牙全攻略

3、不要等到孩子7—9歲或會自己系鞋帶的時候,才讓孩子自己刷牙。

4、大約5歲時,務必控制孩子吃手指習慣。此時正是牙齒成形關鍵階段,吮吸手指容易導致牙齒畸形。

5、小兒儘量喝白開水。平時兒童水杯中不要倒入果汁等飲料。

6、減少兩餐之間的甜味零食。甜味食物是導致齲齒的罪魁禍首,減少牙齒接觸含糖食物的次數,比吃糖多少對護牙更關鍵。

7、限制小兒吃葡萄乾等粘牙食物。專家表示,葡萄乾營養豐富,孩子吃完此類食物後應該喝水或漱口,防止食物殘留在牙齒上。

8、家長應保持口腔衛生。研究發現,導致齲齒的細菌會由大人傳播給小兒。抗菌漱口液可有效減少導致齲齒的細菌數量。

9、不要與孩子用同一把勺子,奶瓶和勺子應專人專用,防止大人與孩子,或孩子與孩子之間餐具混用。

10、大孩子可以嚼無糖口香糖。口香糖有助於增加唾液分泌,中和牙齒酸性物質。多項研究發現,飯後嚼無糖口香糖20分鐘可以防止齲齒。

只是黑色素附著,這叫牙色素沉積。這種情況和吃維生素或水果有關係。)

修牙時全麻安全嗎?

全麻很安全,麻醉由兒童麻醉師進行,他們有足夠的經驗控制麻醉程度。不要聽信“麻醉會損傷大腦,以後會智力受損”等傳說。不全麻,修牙過程孩子太受罪。

大板牙

新長出來的牙齒可能會看起來很大,很多家長擔心會不會長成大板牙,其實不必擔心,寶寶面部會繼續發育,但牙齒不會“長大”了。

新長出的牙齒鬆動了?

新長出來的牙齒因為牙根還沒有發育完全,有點鬆動是正常的,不必擔心,牙根長結實了,鬆動就消失了。

吃手VS安撫奶嘴

使用安撫奶嘴的利弊應該與頻繁吃手相比。吃手過程有可能導致牙齦或已出牙齒變形,甚至拇指變形。

而吸吮安撫奶嘴過程,向內吸吮動作會被外面圓片抵抗,不會對牙齦和牙齒產生負向影響。

待孩子到2歲或再大些,隨孩子興趣增加可逐漸停止吸吮安撫奶嘴。戒依賴安撫奶嘴比戒斷吃手容易很多。

4、安全磨牙工具

美國兒科學會推薦了以下幾種常用的安全磨牙工具。

手指:可以用乾淨的手指輕輕按摩牙齦上鼓出來的“小包”。

吸管杯:孩子可以邊咬吸管,邊小口喝涼水,以緩解牙齦疼痛。

牙膠(咬咬膠):美國兒科學會大多推薦的是安全的矽膠材質。

家庭自製安全合適的磨牙食物:建議可給嬰兒咬磨牙棒、磨牙餅乾等硬、涼的物品。嬰兒非常使勁咬也不會損傷牙齦和牙齒。

注意:不能用黃瓜、胡蘿蔔條做為磨牙棒,以免咬噬時出現梗咽現象。

寶寶出牙、護牙、換牙全攻略

5、牙齒與健康那些事

傳染疾病

若是大人平常不太注意個人口腔衛生,卻又喜歡給娃品嘗食物或者使用了娃的餐具,這就很可能把蛀牙細菌傳給了孩子。

牙齒不好與頭疼有一定關聯

很多小寶寶在長牙、或者牙齒不好的情況下容易煩躁,甚至有專家指出,頭疼與牙齒也有很大關聯,若是儘早給牙齒矯正過來的話,頭痛會減輕並慢慢消失。

口臭

① 寶寶口臭多是胃食道反流所致。嘔吐是嚴重胃食道反流。

② 咽喉部感染期間。

③ 對年長兒來說齲齒時,都會出現口臭。聞到孩子有口臭,先找原因。

6、兒童護牙需注意的10個細則

1、孩子1歲或者出牙的時候,帶孩子去看兒科牙醫。

2、在最後兩個臼齒長出來的時候(2歲半至3歲),幫助孩子用牙線清潔牙縫。

寶寶出牙、護牙、換牙全攻略

3、不要等到孩子7—9歲或會自己系鞋帶的時候,才讓孩子自己刷牙。

4、大約5歲時,務必控制孩子吃手指習慣。此時正是牙齒成形關鍵階段,吮吸手指容易導致牙齒畸形。

5、小兒儘量喝白開水。平時兒童水杯中不要倒入果汁等飲料。

6、減少兩餐之間的甜味零食。甜味食物是導致齲齒的罪魁禍首,減少牙齒接觸含糖食物的次數,比吃糖多少對護牙更關鍵。

7、限制小兒吃葡萄乾等粘牙食物。專家表示,葡萄乾營養豐富,孩子吃完此類食物後應該喝水或漱口,防止食物殘留在牙齒上。

8、家長應保持口腔衛生。研究發現,導致齲齒的細菌會由大人傳播給小兒。抗菌漱口液可有效減少導致齲齒的細菌數量。

9、不要與孩子用同一把勺子,奶瓶和勺子應專人專用,防止大人與孩子,或孩子與孩子之間餐具混用。

10、大孩子可以嚼無糖口香糖。口香糖有助於增加唾液分泌,中和牙齒酸性物質。多項研究發現,飯後嚼無糖口香糖20分鐘可以防止齲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