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剝奪寶寶爬行的權利

沒學爬就學走, 是不是天才的表現?如果你的寶寶1歲還不會走, 你會擔心, 但是你的寶寶不會爬, 是不是無關緊要?要是爬來爬去弄髒寶寶的手腳衣服, 甚至出了事故~~唉, 還是不要爬了, 能坐能站能走就行了嘛!

這些想法都是錯誤滴!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 與爬行多的寶寶相比, 那些過早使用學步車而缺少爬行練習的寶寶常常會動作協調性差, 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 甚至患上感覺統合失調症, 出現視聽、視動、聽動失調的情況!所以千萬不要剝奪了寶寶爬行的權利!

爬行對寶寶成長期的感覺統合功能的發育十分重要!我們所能學到的一切運動上的技巧都是憑本體感覺來實現的,

Advertisiment
而本體感覺的培養從寶寶開始爬行的時候就開始啦。 我們能夠感知到自己, 是我們視覺、聽覺、觸覺合作, 同時靈活的支配肌肉完成動作, 而寶寶在學習爬行的階段正是開發這些多器官協作能力的最佳時期。

爬行之於大腦發育

美國科學家對大量嬰兒考察研究後證明:爬行可以加強大腦中各個神經元的聯繫, 擴大認識世界的範圍, 鍛煉嬰兒感知物體的空間能力, 同時爬行運動可以刺激大腦語言中樞, 為寶寶今後的語言學習做好準備。

爬行之於肌肉鍛煉

爬行本來就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獲得的一種特別有用的動作, 寶寶在爬行中抬起頭頸,

Advertisiment
鍛煉頸部的肌肉, 同時胸腹部離地, 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 鍛煉了胸、腰、腹、背與四肢的肌肉, 不但可以促進骨骼生長和韌帶靈活, 更是為了以後的站立、行走打下基礎呢!

一二三四跟我學寶寶爬行操

孩兒媽孩兒爸把雙手橫放在寶寶臀部, 寶寶頭向上, 雙手平放, 手指向前雙腳平放, 腳趾向後, 孩兒爸孩兒媽發出“向後搖”的指令或暗示, 在寶寶向後搖並完全坐在他自己平放的雙腳時, 施加少許壓力。 當寶寶往後坐在他自己平放的後腳跟時, 孩兒爸孩兒媽雙手要保持不動, 讓這個姿勢保持3秒鐘。

第一節:預備動作

寶寶雙手雙膝著地, 雙臂和大腿都垂直於地面, 腹部不要著地, 頭部向上抬起, 臉朝正下方, 下巴和地板平行。

Advertisiment

第二節:向後搖

孩兒媽孩兒爸把雙手橫放在寶寶臀部, 寶寶頭向上, 雙手平放, 手指向前雙腳平放, 腳趾向後, 孩兒爸孩兒媽發出“向後搖”的指令或暗示, 在寶寶向後搖並完全坐在他自己平放的雙腳時, 施加少許壓力。 當寶寶往後坐在他自己平放的後腳跟時, 孩兒爸孩兒媽雙手要保持不動, 讓這個姿勢保持3秒鐘。

第三節:向前搖

緩慢回復到預備體位後, 孩兒爸孩兒媽發出“向前搖”的指令, 在寶寶做向前的動作時, 孩兒爸孩兒媽可以保持雙手在臀部的位置也可以把雙手放開從寶寶的臀部拿開, 但切記不要把寶寶向前推, 讓寶寶保持這個姿勢3。

第四節:回到預備姿勢

這個運動連續重複30次(可以做15次休息一下再繼續),

Advertisiment
每週5天, 共做6周, 同時加上爬行運動。 看似麻煩, 其實很容易, 晚上睡覺前, 或中午午午睡後的一滴滴時間就好了, 這回千萬不要偷懶。

關於學習爬行的溫馨提示

寶寶在學習爬行時更多的是需要自如的活動, 從而讓他們可以學得更加自在。 於是, 一片特別針對臀部、腰圍、腿圍設計的, 貼合身體曲線剪裁的紙尿褲就顯得特別重要。 而且, 紙尿褲的吸水能力也應該要考慮, 多次尿濕後還能保持乾爽的紙尿褲, 可以讓寶寶屁屁保持乾爽舒服, 從而增加他們學習爬行的興趣。

爬行時的安全問題

當寶寶能到處爬行的時候, 容易碰到的危險地方和物品就多樣化了, 爸媽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

1、堅硬的地板:水泥、磨石子、瓷磚等所鋪設的地板,

Advertisiment
對學習爬行的寶寶來說, 都容易因一不小心跌倒, 而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 為避免發生危險, 可在硬地板上面鋪設軟墊, 不過注意要使用較厚的軟墊才能發揮功用。

2、尖銳的物品:如尖銳的桌角或者是櫃子角, 對家有學爬的寶寶來說簡直就是個“危險地帶”, 其改善的方式為, 最好一律將所有的桌角或櫃子角套上護墊, 就算嬰幼兒不慎撞到, 也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3、其他危險物品:如電插座, 寶寶在到處爬行的過程中, 可能會爬到插座附近, 如不小心留意將有觸電的危險, 爸媽可使用電插座的防護蓋, 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裝此裝置或是使用安全插座;再有就是熱水瓶、藥物等, 要放在遠離寶寶的地方。

爬行可以鍛煉寶寶肢體的力量,肌肉的協調,以及給予寶寶感覺的刺激,對於今後的站立,感覺運動的協調,增進認知的發展都有好處,但每一個寶寶都有其獨特性,並不是每一個寶寶都必須經過爬行才會站立。爸媽不能著急或強迫寶寶爬行,必須在寶寶願意的情況下進行爬行訓練。

爬行可以鍛煉寶寶肢體的力量,肌肉的協調,以及給予寶寶感覺的刺激,對於今後的站立,感覺運動的協調,增進認知的發展都有好處,但每一個寶寶都有其獨特性,並不是每一個寶寶都必須經過爬行才會站立。爸媽不能著急或強迫寶寶爬行,必須在寶寶願意的情況下進行爬行訓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