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經常見到媽媽帶著孩子買東西時, 因為究竟買哪個而爭論不已, 有的還鬧出了不愉快, 從媽媽的角度來講, 媽媽的經驗多, 可以讓孩子挑選到最好的, 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講, 只是自己覺得喜歡就好 。 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 分歧自然也就出來了。 其實父母不知道, 讓孩子自己決定買什麼的好處很多。
1.有利於自我意識的建立
有的孩子從小到大都聽父母的, 自己一點主意都沒有, 等到長大成家立業的時候, 也就擔不起整個家庭的重擔了。 自我的意識是擁有獨立人格的前提, 有了自我意識的孩子,
Advertisiment
2.強扭的瓜不甜
即使孩子喜歡的那件東西, 品質沒有媽媽看上的那個好, 但孩子會覺得因為是自己選擇的, 把那個東西當做珍寶, 小心翼翼地使用。 相反如果媽媽強硬地給孩子買了那個品質好的, 即使品質再怎麼好, 孩子也不願意使用。
3.花錢原則
給孩子買東西的選擇權, 也要給他們一定的購買原則, 不能無節制地讓孩子買東西。 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硬性的規定。 比方說, 孩子想要買一個文具盒, 爸爸媽媽可以先告訴孩子:“首先要在二十元以內, 然後要方便攜帶, 最好是雙層的, 這樣方便把不同的筆分類等等。
Advertisiment
4.給孩子帶來快樂
讓孩子自己買東西, 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我是可以選擇的, 但是我要考慮周全”的意識, 孩子在買東西的過程中, 會拒絕那些好看但並不實用的東西的誘惑, 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久而久之, 孩子會因為自 己有定力、能夠拒絕誘惑, 而更加喜歡自己、欣賞自己, 從而變得有自信、快樂起來。
父母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吧, 其實有些小事放開手會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哦。 父母不要太過在意那些微小的利益, 要看到在那些微小利益下的隱形的巨大的利益。 給孩子屬於自己的權利會讓孩子有自我意識並且變得獨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