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真是乖巧, 從來也不見他(她)淘氣, 你可真是省了不少心呐!”
“是啊, 從小就性格內向, 不吵不鬧, 安安靜靜的, 從來沒讓我操過心!”
因為自己沒“攤”上淘氣的子女而欣慰高興?因為鄰里親戚的誇讚而驕傲自豪?確實, 因為遺傳基因、家庭環境、後天影響的不同, 孩子不同的性格會呈現出外在差異性, 一般我們習慣用“外向”、“內向”這樣的詞語描述孩子的性格, 雖然外向性格有外向性格的好, 內向性格有內向性格的棒, 但因為傳統觀念所致, 本土的爸爸媽媽通常都喜歡聽話、安靜的孩子, 因此聽話安靜的孩子較少被大人批評,
Advertisiment
所有育兒專家都在強調與兒童溝通的重要性, 而與內向孩子的有效溝通更是重中之重。 表面來看, 安靜內向的孩子仿佛不需要人過多的關注, 但試想誰不想被別人重視呢?尤其對於心理話無處排解的安靜孩子。
Advertisiment
他們總結的這些結論不一定正確, 但對孩子自己的判斷而言卻是唯一的。 一旦孩子的判斷力發生偏差, 就會使他們主觀想法也發生偏離, 最後以令人費解的行為表現出來,
Advertisiment
活潑外向的孩子很少需要父母針對性的引導, 他們的性格決定著他們能輕易說出自己的想說的話, 許多“童言童趣”也是這些活潑開朗孩子的傑作, 而內向的孩子也因為性格的原因, “述說心理”的這個重要階段被自己不知不覺刪去。 很多媽媽問我, 怎麼才能讓內向的孩子吐露心聲呢?在我們兒童自由繪畫樂園中, 接收了很多內向的孩子, 通過自由繪畫訓練和心理解讀, 使這些內向孩子開始學會表達和表現自己了。 孩子們常常在畫室中一邊創作一邊用語言描述畫中的人物關係和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