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怕麻煩 自製這3種玩具更能開發寶寶智力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三歲定八十”。 0~3歲是人的智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 不過很多爸爸媽媽並不知道具體應該怎樣對於孩子進行智力開發。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吃得好就行, 或者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讓孩子識字、做數學題等。 相關專家這樣說, 每個孩子都喜歡玩, 養育0~3歲幼兒的正確方法是寓教於樂, 經常和孩子進行交流、一起做遊戲。

事實上, 積木對於寶寶來說是最好的。 專家說, 9個月的孩子已經能夠自己坐下來, 靈活地轉身, 平時可以讓孩子玩簡單的積木, 例如搭高。 在孩子玩積木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一方面可以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二來可以讓孩子的手指更加靈活。 孩子大了以後, 可以把積木搭得更加複雜。 這樣孩子的手指協調能力、空間想像能力都能夠有一定的發展。 要是有能力的話, 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做一些玩具來玩。

自製玩具一:釣魚

適合1歲~1歲半的孩子。 所需材料:幾張硬紙板 (剪成魚形), 幾個迴紋針 (做魚鉤), 線, 一根筷子(做釣竿), 磁鐵(與硬紙貼在一起)。 釣魚對於孩子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能夠發展手指協調能力、認知能力等。

自製玩具二:自製圖片

適合1歲半~2歲的孩子。 所需材料:紙、畫筆。 爸爸媽媽可以選擇一些特別的圖案, 像是畫一匹完整的馬與一匹缺失了一條腿的馬, 然後讓孩子仔細觀察, 並說出哪裡不一樣。

Advertisiment
這種針對性強的圖片可以讓孩子的觀察能力得到提升, 同時能夠讓孩子明白類別、數字的概念等。

自製玩具三:高爾夫球杆

適合1歲半以上的孩子。 所需材料:塑膠瓶一個, 把蓋子拿開, 用報紙堵住, 延長整體長度;小球一個。 這個遊戲能夠讓孩子鍛煉手臂還有手眼協調能力。 玩具是一種教具, 是一座讓孩子和爸爸媽媽進行溝通的實物橋樑。 平時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唱兒歌、玩故事接龍等遊戲。

(原標題:開發寶寶智力的幾個小妙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