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把自己的壞情緒帶給孩子

吸煙者把吐出的煙霧噴在別人身上, 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和厭惡。 父母把壞情緒帶給孩子, 同樣也會讓孩子反感和委屈。 每個人都有情緒糟糕的時候, 家長工作忙、壓力大, 有時難免心情煩躁, 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把壞情緒帶給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都很叛逆, 在自己沒有犯錯的情況下被父母的壞情緒傷到, 更容易讓孩子反感和憤怒。 因此, 父母應注意避免把不良情緒發洩到子女身上,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 父母更肩負著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重任。

我們通常說, 人不管長到多大歲數都是父母眼裡的孩子,

Advertisiment
長輩的尊嚴不可侵犯, 但是孩子同樣也有尊嚴。 壞情緒是負面的, 每個人都應當控制自己的壞情緒, 把壞情緒帶給孩子, 拿孩子當“出氣筒”, 是父母對孩子的不尊重, 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縱然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十分親近, 也不能不負責任地把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

父母對孩子不僅有教育的責任, 更有呵護的義務。 當父母把壞情緒傳染給了孩子時, 她要麼感覺自己做錯了事, 要麼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不愛自己, 這難免會導致雙方關係緊張或距離拉遠。

情緒作為一種能量是可以積蓄的, 積蓄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發洩。 日常生活中, 家長常會因各種原因而產生情緒波動, 而這種情緒波動常常會影響到孩子。

Advertisiment
有的家長心情好時, 對孩子親近愛憐、關懷備至;心情壞時, 對孩子視如路人, 或動輒訓斥打罵, 往孩子身上撒氣。 家長隨著自己的心情好惡變化而對孩子忽冷忽熱, 這樣做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為家長, 不管自己的心情好壞, 自己是空閒還是忙碌, 對孩子都要一如既往, 該指導的指導, 該關心的關心, 使孩子感到父母永遠在愛著自己, 關心著自己, 從而給孩子穩定感、安全感和信任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