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採用恐嚇方式讓小孩止哭

初生嬰兒在饑餓疼痛、尿褲子或其他不適時, 會張嘴啼哭。 對於這種啼哭, 多數父母會採用撫慰方式讓小兒止哭。 但是, 隨著年齡增長, 小孩啼哭往往摻雜了更為複雜的因素, 如需求不能得到滿足或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時, 小孩就用哭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對於這種情緒上的宣洩, 一些缺乏耐心的父母常以“恐嚇”方式讓小孩止哭。

對此,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兒科主任趙聰敏提醒, 有些小孩在“恐嚇”下停止啼哭, 一些父母以為此法奏效, 殊不知, 這樣做對孩子的心理發育將帶來不良影響, 因為小兒的語言發育尚未成熟,

Advertisiment
不會使用合適的語言來表達, 而將不滿、憂鬱積壓在心中, 並以異常的心理或行為表現出來。 例如, 有的小孩因害怕產生畏縮、焦慮情緒;有些小孩脾氣變得暴怒, 甚至出現打人、罵人等進攻性行為;有的小孩將心中不滿發洩于同伴, 與小夥伴很難相處。

趙聰敏說, 對小孩的啼哭, 父母應當進行分析, 如果是身體不適, 家長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如果孩子因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哭鬧, 家長應採用“冷處理”方式, 即不理會孩子的哭鬧, 直至小孩自行停止啼哭。 事後, 家長再去愛☆禁☆撫他, 關心他。 經過幾次強化教育以後, 小孩的這類哭鬧就會逐漸減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