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擾亂了小磨蹭的“慢節奏”

磨蹭是孩子的天性, 我們沒必要把它當成洪水猛獸。 一旦看到孩子磨蹭就橫加指責。 家長不必刻意追求快速、高效、忙碌、省事的生活狀態, 很多時候, 我們需要照顧到孩子的慢節奏, 這對孩子身心發展極為有利。

經常聽到家長們對孩子動作慢的責備與抱怨, 其實孩子為什麼磨蹭, 在磨蹭什麼, 甚至他們是不是真的磨蹭, 才真的值得深究。

讓孩子像孩子一樣長大

最初發現仔仔是個謾性子是因為吃飯這件事, 慢到讓人無語, 他吃飯的動作、頻率看著都讓人著急, 每一個過程都扱慢。 有時候外婆看不下去了催促他,

Advertisiment
也於事無補, 反而令仔仔開始厭倦吃飯。

但神奇的是, 他每次都能精准地對食物的味道做出描述, 如他把肉筋的質感形容為橡皮筋, 他說蘿蔔乾要用板牙咬才脆崩崩的。 我意識到他真的是在品嘗, 細皭慢咽, 感受食物本身的美好。 知道孩子是在享受過程, 我也就不去催促他了。

仔仔穿衣服也很慢, 外婆想幫他, 他還不樂意。 因為對他來說, 扣一顆扣子, 就是一番傑作;讓剰下的那只手找到袖子, 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我們怎麼能用“時間效率”來剝奪他的這種快樂?

我也和仔仔玩比賽穿衣服的遊戲, 看誰扣得既整齊又快!是的,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整齊, 然後才是快。 即使速度上他輸給了我, 但整齊度上卻奄不遜色,

Advertisiment
那也要點贊啊。 小磨蹭把時間花在整理衣領、對齊紐扣和扣眼、把裡面的袖子拉到與外面的袖子一樣長上, 慢一點就慢一點吧, 他通過緩慢的行動捋清事物之間的聯繫, 他通過鈷研每個步驟來整理好生活的細枝末節, 也不失為一個好習慣。

停下來, 和孩子一起發現驚喜

仔仔走路很慢, 一不小心就掉到了隊伍的最後頭。 可是, 遠處有噴泉, 天邊有彩虹, 路邊有五顏六色的花, 都是他發現的!每天早上送仔仔上幼稚園, 都有無數家長抱著孩子連走帶跑地從我們身邊掠過, 可我總能心平氣和地陪著我的小磨蹭, 悠閒地散步前行。 只因為, 有時候, 他會驚喜地告訴我:“媽媽, 果樹上多了一個鳥窩! ”那時候, 我為那些匆匆而過的家長們錯過了發現新鳥窩的喜悅而備感遺憾。

Advertisiment

不想遲到, 我們可以努力起得更早一點, 孩子尚不能適應馬不停蹄的節奏, 匆匆到校, 這會讓他們更難融入幼稚園“學習交流”的氛圍。 慢一點、節奏舒緩一點, 平穩過渡, 更有利於孩子循序漸進地進入一種新氛圍, 融入一個新環堍。

而且我發現講話還算利索的仔仔, 一遇到念書、畫畫, 就特別慢。

後來, 我總結了, 但凡是學習, 他都不利索。 索性, 我放手了, 不特意去教他讀書和繪畫, 3歲的孩子何必去做那些為難的事呢?有一次, 遊玩在鄉間, 我像講故事一樣跟他描述了袁枚的《所見》裡的場景(曾經教了幾遍讀不下來的詩歌), 他好像恍然大悟, 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接著迅速地就把整首詩給背了下來。

Advertisiment

請尊重孩子的節奏

仔仔每次生氣都是一件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有人拿走了他最心愛的玩具, 他不是去搶奪, 而是先問一句:“你拿走幹什麼瞬? ” “你怎麼不還給我啊? ”……直到他發現玩具是被故意奪走了, 才會有理有據地生起氣來。 於是, 多數時候, 當我們覺察到他快要生氣的時候, 總能想辦法及時挽救回來。 孩子的脾性似乎因為慢節奏而顯得更加溫和, 很少出現暴躁、不受控制的局面。

小磨蹭的條理也是非常清晰的, 因為他花時間將事情一環扣一環地聯繫起來, 雖然慢一點, 卻為自己建立了良好的邏輯條理性。

雖然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性急的人, 可我們從不按照自己對時間、效率的要求來制約仔仔。 有時我會想,

Advertisiment
他這樣其實還不錯, 懂得享受過程, 更善於處理細節, 更懂得管理情緒。 每一天, 我都能站在他的位置發現許多未曾關注過的美好, 他可以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他還小, 還能慢慢去捕捉生活的細節, 而不是當個匆匆的過客!

如此這般, 豈不是很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