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路過一個小學門口, 正好看見一個家長直沖向一個孩子, 孩子應該和老師站在一起。 家長疾步到孩子面前, 一巴掌下去, 然後開始嚷嚷:“讓你打架、讓你還打架!”老師趕緊拉住了家長, 家長依舊不依不饒:“給你說過多少回了, 不讓打架, 不讓打架!再打就不要叫我媽!”說話間, 家長已經又拉著了孩子, 在屁股上狠狠地拍了幾下。
孩子已經哭了。 家長繼續:“打架了幹嘛還要老師給我打電話, 還去打架就好了!”老師似乎安慰了幾句家長, 待家長情緒平穩了些, 把孩子交給家長就重返學校了。 家長沒有給孩子任何辯解的機會,
Advertisiment
這一幕, 看的我心裡有些難過。 這位元媽媽一定是接到老師的電話後, 飛奔而來。 其實, 聽到老師說孩子打架的消息, 也一定會很擔心自己的孩子。 但是為什麼, 一看到孩子, 就如此的沒有理智, 沒有方法?
想起前兩天和一個朋友一家吃飯。 吃飯間, 朋友就一直在嘮叨、貶低自己的兒子, 同時訴說著自己的嘔心瀝血, 為孩子所有的辛苦付出。 她的兒子已經五年級了。 孩子一邊吃著飯, 一邊不時和媽媽頂頂嘴, 讓朋友更加生氣不已。 看著氣氛如此, 我想引開話題, 就說近期很想去敗個麵包機,
Advertisiment
孩子已經不再說話, 自顧自的開始吃飯。
我借好朋友一起去洗手間的空兒, 給她提醒, 不要再孩子面前過於否定孩子, 而是要理解、尊重就好。 朋友卻解釋說孩子現在這樣, 是因為孩子從小跟著老人長大了, 老人太過於寵愛孩子才這樣。
我無語。 每個家庭都不一樣, 每個家長的教育觀點也不一樣。 所以,
Advertisiment
前兩天忽然降溫, 陰雨連綿, 我騎自行車帶著寶仔雨中前行。 因為我們的雨衣被我忘記在公司了, 所以只有一把傘。 我就告訴他, 自己坐在後面打好傘就好。 然後, 我騎車前進。 結果, 一會兒我被傘擋住了眼, 一會兒又被傘勾住了頭髮。 非常不舒服的感覺, 迫使我停下車。 我穩了穩心中的不快, 回頭對兒子說:“仔仔啊,
Advertisiment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有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 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做什麼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 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 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 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
當在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
Advertisiment
孩子身上會發生很多事情, 有些我們可以明白, 有些卻匪夷所思, 但是每一件事情的出現, 都不會是偶然。
孩子和家長也會有許多故事, 歡樂的、悲傷的、親密的、爭吵的, 而每一個故事的發生, 也不會是偶然。
滴水穿石, 非一日之功。 所以很多事情, 在於我們和孩子的相互信任、溝通、欣賞, 在於家長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看問題, 判斷事情的本質;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理解家長。
當孩子憤怒的和我們發生爭執的時候,請停下我們的憤怒,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只要他們還願意傾訴。
當孩子已經不屑與我們解釋的時候,請家長更要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孩子、包容孩子,用真摯的愛而不是自以為是的愛,溫暖、融化孩子的心。
當孩子憤怒的和我們發生爭執的時候,請停下我們的憤怒,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只要他們還願意傾訴。
當孩子已經不屑與我們解釋的時候,請家長更要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孩子、包容孩子,用真摯的愛而不是自以為是的愛,溫暖、融化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