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我, 我……”當你第一次發現孩子口吃, 你是不是著急並急於訓斥或糾正他?其實, 你根本不需要如此反應過度, 3歲之前的孩子口吃沒什麼大不了。
情景再現
突然口吃的孩子牛牛活潑好動, 特愛表演, 前幾天看了電視上的模仿秀, 看到那個口吃叔叔每次說話都把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他也忍不住模仿起來, 起初大人沒在意, 還誇他模仿得很像。 可一連幾天, 他都說話結口吃巴。 媽媽開始著急了, 狠狠地訓了牛牛, 可牛牛一時間就是改不過來。
比起牛牛來, 洋洋的性格要內向害羞多了。 每次爸爸媽媽讓她跟陌生的叔叔阿姨打招呼,
Advertisiment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發生口吃呢?通常, 愛模仿、語言與思緒發展不同步、突然而來的壓力、疾病等因素都可能誘發孩子口吃。 家長只有找對了原因, 才能更輕鬆地幫助孩子矯正。
1.天生愛模仿
二三歲的孩子正處於語言敏感期, 有著強烈的好奇心, 且模仿能力強。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 或是在電視或電影場面中, 看到口吃情節, 他很容易就會模仿。 如果父母處理不當, 久而久之, 孩子便會形成習慣性口吃。
Advertisiment
糾正建議
避免口吃環境。 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 爸爸媽媽跟孩子說話時儘量語氣舒緩, 音節清晰, 發揮好示範作用。 更要儘量避免孩子與口吃患者接觸, 電影電視中有口吃情節應避免讓孩子觀看。
儘量冷處理。 一旦孩子出現模仿口吃患者的現象, 爸爸媽媽最好做冷處理, 告訴孩子那是不好的行為, 並盡可能地忽略, 從而逐漸淡化他對口吃的興趣。
避免責駡。 面對孩子的模仿行為, 爸爸媽媽要耐心地疏導, 訓斥、嘲笑、強行矯正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2.心裡明白說不出來
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來說, 在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 要選擇合適的詞彙通常是很困難的, 因此, 說話時出現猶豫、吭哧、停頓和重複等,
Advertisiment
糾正建議
家長首先不能急。 孩子說話有點磕巴, 父母耐心地傾聽, 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 在適當的時候告訴孩子講話要緩慢, 不要著急, 儘量說一些短的語句。
別輕易打斷孩子。 孩子說話時, 輕易不要打斷他們, 在說話不連貫時更是如此, 好好地鼓勵他, 讓孩子心情愉快、舒暢, 更有自信而連貫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幫孩子表達。 必要時, 爸爸媽媽可以用一句完整的話重複孩子表達的意思, 這不是單純地幫孩子解圍, 而是教會孩子正確地表達方法, 避免因內心緊張而加重口吃。
3.突如其來的壓力
有些父母過於心急, 當孩子學話時, 作過多的矯正,
Advertisiment
糾正建議
幫孩子減壓。 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成長環境, 儘量不要製造緊張氣氛, 更要避免體罰或訓斥孩子, 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攀比。
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經歷環境突然改變、親人離世或受到驚嚇後有口吃現象時, 在情感上多支持和接納孩子, 給他情感的宣洩管道, 及時轉移他的壓力。
別催促孩子。 孩子說話時, 儘量不要催促他:“快點說。 ”而應耐心地引導他:“別著急, 想好了再說。 ”如果孩子由於緊張、害怕而一時語塞,
Advertisiment
4.害羞寶寶的煩惱
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內向、害羞, 不善於與人打交道, 尤其與陌生人打交道時特別容易因為緊張而出現口吃。 而因為口吃, 孩子更容易缺乏自信, 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糾正建議
強迫孩子打招呼。 父母不要強迫孩子跟他不熟悉的人打招呼, 如果希望孩子有禮貌, 可以從與他熟悉的人打招呼開始。 父母也可以自己先主動與人打招呼, 讓孩子慢慢熟悉。
提升社交能力。 平時有意識地擴大孩子社交圈, 讓孩子先熟悉環境, 再一步步幫助孩子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 改善孩子怕生的狀況。
注重性格的培養。 當孩子變得更為自信和獨立, 他就開始不害怕“口吃”,也更容易趕走“口吃”這個問題。
乖乖網愛心提示孩子口吃只是暫時性的!
口吃是指說話時言語中斷、重複、不流暢的狀態。口吃可以分為三種:暫時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暫時性口吃是人在感情激動或精神緊張時,出現的短暫語言不流暢現象,也指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發育性口吃,很多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都會遇到這種情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種說話不流利的現象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有過高或過嚴的要求,過多地進行糾正,則可能會使孩子由於緊張和壓力而失去說話的信心,發展成為口吃病。
他就開始不害怕“口吃”,也更容易趕走“口吃”這個問題。乖乖網愛心提示孩子口吃只是暫時性的!
口吃是指說話時言語中斷、重複、不流暢的狀態。口吃可以分為三種:暫時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暫時性口吃是人在感情激動或精神緊張時,出現的短暫語言不流暢現象,也指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發育性口吃,很多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都會遇到這種情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種說話不流利的現象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有過高或過嚴的要求,過多地進行糾正,則可能會使孩子由於緊張和壓力而失去說話的信心,發展成為口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