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讓名牌效應侵蝕孩子的價值觀

名牌產品品質好, 可信度高, 既是財富的象徵, 又可以展示或改變自我形象, 所以, 一些孩子很喜歡名牌產品。 對孩子購買使用名牌產品, 一些人持反對態度, 認為他們是在追求物質享受, 應該受到限制和批評。

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 要看購置什麼類型的名牌產品。 對需要投資較多的電腦、鋼琴、高檔自行車等商品, 在家庭可以負擔得起的情況下, 可以考慮買名牌, 畢竟名牌產品的品質好, 可信度高, 有售後服務的保障。

在購置服裝、日用品、學習用品、食品飲料等商品時, 要考慮安全、實用、品質可靠等因素。

Advertisiment
便宜的服裝很多, 但品質太次, 穿幾次就開線或一洗就縮水, 就太不合算了。 另外, 名牌的食品飲料一般來說是安全衛生的, 沒有不潔、摻假、摻水、過量色素、大腸桿菌超標等問題。 名牌牙刷的形狀比一般牙刷設計得更合理, 有利於口腔衛生和牙齒保健, 儘管會多花幾元錢, 還是值得一買的。

這樣來看, 在現代社會裡, 孩子有名牌意識並不是一件壞事情。

一些青少年喜歡利用名牌展示、改變自我形象。 比如牛仔褲象徵著青春、活力、勤勞和平民意識等。 如果名牌比較便宜, 並且你真的認為穿戴某種名牌會大大改善你的形象, 增強你的自信心, 也不妨穿一穿。 但是, 要記住:所有名牌產品價值都包括兩部分, 產品價值和品牌價值。

Advertisiment
耐克球鞋價值120美元, 其中耐克鞋的材料、生產、運輸等費用加起來大約40美元, 其餘80美元, 就是品牌的錢了。 對孩子來說, 花80美元購買品牌到底值不值?是不是過於奢侈了?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消費取向實際上反映的是價值取向。 有的孩子把“個人價值”等同于“財富”, 以個人的消費和生活方式來表明自己的價值和評價他人的價值。 對這些孩子來說, 國際品牌、時尚、至尊、帝王享受、豪門氣派、大富豪、貴夫人、精品等廣告宣傳, 特別容易誘惑他們。 一位元初二學生自豪地告訴記者:他有一輛價值1000多元的山地車, 6副滑板, 其中有一副美國產的滑板價值600多元。 一次去商店, 他看中了一個90多元的遊戲卡, 家長不讓買, 他不滿地說:“不就90塊錢嘛!”記者問另一名學生為什麼要買山地車,

Advertisiment
他坦然相告:“怕跌份兒。 ”有一段時間中學流行穿二三百元的大軍靴, 許多男生趕時髦要買。 一位家長為難地說:我一個月才掙200多元, 是強撐著才買的。 沒辦法, 孩子說, 要不買同學會看不起他。 這類青少年顯然進入了消費觀念的誤區。

名牌是可以作為財富的象徵, 但這裡最大的問題是:孩子還不擁有財富, 他還無法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這些財富。 他顯示的財富是父母的勞動所得。 如果為追求時髦而降低.了父母的生活水準, 那簡直是罪過。 當一個中學生滿身名牌、穿戴時髦的時候, 所顯示的並不是這個中學生的個人價值, 卻是虛榮和不合時宜。 其實一個充滿自信的人,

Advertisiment
無論是否穿戴名牌, 都不影響他們的個人魅力。 相反, 如果一個人只靠名牌來支撐自己的“價值”和“地位”的話, 說明這個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專家提醒, 通過廣告認識了許多名牌, 通過對名牌的分析, 又可以學習商品消費的觀念和方法。 我們國家正在逐漸進入商品經濟的社會, 隨著它的不斷成熟, 作為消費者, 我們和孩子也會逐漸成熟起來。 與此同時, 我們也就知道該怎樣看待廣告, 看待名牌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