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讓妊娠併發症來搗亂

明明平常身體很棒、很健康, 可懷孕之後, 血壓上升, 血糖超標, 身體出現水腫……各種健康問題接踵而至, 威脅著母嬰健康。 這時候, 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應對嗎?

溶溶覺得自己的體重增加好快, 比懷孕前增加22斤了!最近一周她常常感覺頭暈, 趕緊量了量血壓, 竟然高達150/100mmHg, 想想自己沒有高血壓病史啊, 難道就是這個小傢伙鬧的?她趕緊去醫院檢查, 醫生給出的診斷是:妊娠高血壓, 這下真麻煩了, 不能吃太鹹的, 還要每天檢測血壓。 醫生說如果不好好控制的話, 很可能發展成危險的子癇前期。

妊娠併發症之妊娠高血壓

在懷孕20周之後出現高血壓,

Advertisiment
即收縮壓高於140或舒張壓高於90, 被稱為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若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准媽媽一般還會出現水腫及蛋白尿的症狀。 懷孕前或懷孕12周內出現高血壓, 則不屬於妊娠高血壓的範疇。 調查統計顯示:平均20個准媽媽中會出現一個准媽媽患有妊娠高血壓, 發病率高達5%。 妊娠高血壓雖然常見, 可是一旦未及時治療就會增加子癇發病的危險, 准媽媽不得不警惕。

誰是高發人群?

初次懷孕時年齡太小或者高齡, 體型矮胖者, 營養不良, 特別是伴有嚴重貧血患者, 患有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炎、糖尿病合併妊娠者, 發病率較高, 病情可能更為複雜。 此外, 妊娠高血壓還比較青睞懷有雙胎、羊水過多及葡萄胎的准媽媽。

Advertisiment
妊娠高血壓有遺傳因素, 有家族史, 如准媽媽的母親有妊高征病史, 其患病風險也會大幅上升。

危險在哪裡?

妊娠高血壓發生時間越早, 對胎兒的影響就越大:在高血壓的影響下, 胎兒血流量異常, 會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獲得的營養不足, 有生長遲緩的可能性。 准媽媽血壓高還會導致氧氣供應不足, 胎兒可能會出現窘迫的徵兆。 另外, 妊娠高血壓有可能導致胎盤早期剝離, 造成准媽媽早產。 尤其要提醒的是, 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准媽媽一旦血壓控制得不好, 很可能會發生危險的子癇前症。

防治措施

爭取在合適的年齡懷孕, 及早去醫院進行孕前諮詢, 積極治療相關疾病, 並且要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Advertisiment
這些措施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懷孕後患妊娠高血壓的幾率。

懷孕後, 准媽媽應按時接受正規的產前檢查, 孕早期就要認真測量血壓, 以便瞭解自己的基礎血壓;妊娠36周後, 更要每週測量血壓、體重, 化驗有無尿蛋白, 並觀察是否出現頭暈等症狀。

孕期要保持心情舒暢, 儘量多休息, 爭取每天臥床10個小時以上, 並以側臥位為佳, 可以增強血液迴圈, 改善腎臟供血條件。

平常的飲食不要太鹹, 避免攝取過多的醃制食品。 儘量多選擇高蛋白、多維生素、低脂的食物, 保證孕期攝入充足的鐵和鈣。 還要少吃甜食、油炸食物, 多吃新鮮蔬果。

積極控制好血壓, 血壓偏高時要在醫生指導下按時服藥。 如發現貧血, 要及時補充鐵質;若發現下肢浮腫,

Advertisiment
要增加臥床時間, 並把腳抬高休息。 一旦出現持續頭痛、上腹疼痛、眼花、噁心、嘔吐或面部及手背浮腫等症狀, 必須立即就醫。

妊娠併發症之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前未患糖尿病, 懷孕後才出現高血糖現象, 其發生率約1%~3%。 有些准媽媽可能會好奇, 為何懷孕後血糖就這麼不聽話呢?罪魁禍首還是激素:懷孕後身體分泌的激素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但也有抵抗胰島素的作用。 加上某些准媽媽飲食不合理、運動過少, 如果有遺傳因素的話, 自然就容易被妊娠糖尿病糾纏上。 妊娠糖尿病的主要症狀是“三多一少”, 即:吃多、喝多、尿多, 但體重減輕, 此外可能還伴有嘔吐、疲乏無力等症狀。

誰是高發人群?

Advertisiment

高齡妊娠是目前公認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年齡超過33歲的高齡准媽媽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高;曾經生育過巨大兒的准媽媽, 或者直系親屬中有人患有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的准媽媽也很受妊娠糖尿病的青睞。 此外, 身材肥胖、孕期營養過剩、運動過少的准媽媽都屬於高發人群。

危險在哪裡?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媽媽患妊娠高血壓、流產、尿路感染的幾率比普通准媽媽要高;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媽媽更容易出現羊水過多、產後大出血等情形, 且在隨後的幾年內發展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風險較高。 妊娠糖尿病不僅對準媽媽健康極為不利, 對胎兒也有很不好的一面:妊娠糖尿病是產生巨大兒的重要因素, 同時又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及出生低體重兒,增加新生兒患高膽紅素血症的風險,嚴重的甚至可能造成胎兒畸形、胎兒死亡。

防治措施

積極進行營養諮詢,被醫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的准媽媽,首先須向營養師做營養諮詢,請其説明提供正確的飲食方式,同時配合適量的運動。

積極控制飲食,原則為既能保證准媽媽與胎兒的營養需求,同時又不引起饑餓性酮體產生及餐後高血糖。具體措施包括:少吃多餐,每天可吃5~6餐;減少每餐主食攝入約1/3,多吃新鮮蔬菜;戒掉甜食,避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低脂飲食,烹飪食物要避免採取油炸、煎、熏等方式。

積極參加運動,控制好體重的增長,每天餐後可進行30分鐘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步行等。不過,有低血糖、高血壓、先兆流產、早產等風險的准媽媽不宜運動。

如果採用上述方法仍無法將血糖控制好,此時必須注射胰島素,嚴格控制血糖,以確保母體與胎兒的健康,避免發生併發症。一般不建議使用口服降糖藥,以避免藥物造成的不良影響,如胎兒畸形、新生兒低血糖症及新生兒乳酸中毒等。

妊娠併發症之膽汁淤積症

產科膽汁淤積症,又被稱作“妊娠期膽汁淤積症”“OC”或者“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ICP)”,患有產科膽汁淤積症的主要症狀是皮膚瘙癢,而且瘙癢在夜間會比較嚴重,以致引起疲勞和失眠。瘙癢一般從手掌和足底開始,然後可遍及全身。有些准媽媽瘙癢難忍,就不停地抓撓,甚至抓得皮膚出血。少數患病的准媽媽會出現黃疸。在分娩後一兩周內,瘙癢症狀就會完全消失。

誰是高發人群?

在1000個准媽媽當中會有1至2名准媽媽受膽汁淤積的影響,南方高於北方。如果懷的是雙胞胎或多胞胎,肝臟曾經受到過傷害,或者是母親或姐妹當中有人出現過膽汁淤積的情況,具備這當中一個或者多個條件的准媽媽出現妊娠膽汁淤積的可能性較大。此外,第一次懷孕時如果患有膽汁淤積症,再次懷孕後患病幾率會上升為60%~80%。

危險在哪裡?

膽汁淤積症對胎兒影響較大,可發生胎兒窘迫、妊娠晚期不可預測的胎兒突然死亡、新生兒顱內出血、新生兒神經系統後遺症等。和其他准媽媽相比,患有產科膽汁淤積症的准媽媽所生的寶寶死亡率要高出15%。

防治措施

穿著寬鬆、輕便的棉質衣物,避免進入濕熱的環境,可通過洗冷水澡和冰敷降低身體的溫度,來減緩體內血液的流動。

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注意減少乳製品、油炸和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量,嚴格限制酒精,攝入足夠量的水,減輕肝臟負擔。

在分娩之前,每天需要給准媽媽補充維生素K,以預防顱內出血,同時保護胎兒。

每天計算胎動,及時瞭解胎兒宮內情況。一旦發現胎動異常,包括胎動次數較平時明顯減少或特別頻繁,都需馬上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准媽媽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藥物治療,如果妊娠已經超過32周最好能住院觀察,通過胎兒監護儀、測定胎兒成熟度、測定胎盤功能等來進行監護。

同時又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及出生低體重兒,增加新生兒患高膽紅素血症的風險,嚴重的甚至可能造成胎兒畸形、胎兒死亡。

防治措施

積極進行營養諮詢,被醫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的准媽媽,首先須向營養師做營養諮詢,請其説明提供正確的飲食方式,同時配合適量的運動。

積極控制飲食,原則為既能保證准媽媽與胎兒的營養需求,同時又不引起饑餓性酮體產生及餐後高血糖。具體措施包括:少吃多餐,每天可吃5~6餐;減少每餐主食攝入約1/3,多吃新鮮蔬菜;戒掉甜食,避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低脂飲食,烹飪食物要避免採取油炸、煎、熏等方式。

積極參加運動,控制好體重的增長,每天餐後可進行30分鐘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步行等。不過,有低血糖、高血壓、先兆流產、早產等風險的准媽媽不宜運動。

如果採用上述方法仍無法將血糖控制好,此時必須注射胰島素,嚴格控制血糖,以確保母體與胎兒的健康,避免發生併發症。一般不建議使用口服降糖藥,以避免藥物造成的不良影響,如胎兒畸形、新生兒低血糖症及新生兒乳酸中毒等。

妊娠併發症之膽汁淤積症

產科膽汁淤積症,又被稱作“妊娠期膽汁淤積症”“OC”或者“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ICP)”,患有產科膽汁淤積症的主要症狀是皮膚瘙癢,而且瘙癢在夜間會比較嚴重,以致引起疲勞和失眠。瘙癢一般從手掌和足底開始,然後可遍及全身。有些准媽媽瘙癢難忍,就不停地抓撓,甚至抓得皮膚出血。少數患病的准媽媽會出現黃疸。在分娩後一兩周內,瘙癢症狀就會完全消失。

誰是高發人群?

在1000個准媽媽當中會有1至2名准媽媽受膽汁淤積的影響,南方高於北方。如果懷的是雙胞胎或多胞胎,肝臟曾經受到過傷害,或者是母親或姐妹當中有人出現過膽汁淤積的情況,具備這當中一個或者多個條件的准媽媽出現妊娠膽汁淤積的可能性較大。此外,第一次懷孕時如果患有膽汁淤積症,再次懷孕後患病幾率會上升為60%~80%。

危險在哪裡?

膽汁淤積症對胎兒影響較大,可發生胎兒窘迫、妊娠晚期不可預測的胎兒突然死亡、新生兒顱內出血、新生兒神經系統後遺症等。和其他准媽媽相比,患有產科膽汁淤積症的准媽媽所生的寶寶死亡率要高出15%。

防治措施

穿著寬鬆、輕便的棉質衣物,避免進入濕熱的環境,可通過洗冷水澡和冰敷降低身體的溫度,來減緩體內血液的流動。

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注意減少乳製品、油炸和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量,嚴格限制酒精,攝入足夠量的水,減輕肝臟負擔。

在分娩之前,每天需要給准媽媽補充維生素K,以預防顱內出血,同時保護胎兒。

每天計算胎動,及時瞭解胎兒宮內情況。一旦發現胎動異常,包括胎動次數較平時明顯減少或特別頻繁,都需馬上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准媽媽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藥物治療,如果妊娠已經超過32周最好能住院觀察,通過胎兒監護儀、測定胎兒成熟度、測定胎盤功能等來進行監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