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讓孩子成為“大懶蟲”

生活自理本該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學前階段又是幼兒能力和習慣培養的關鍵期。 可是現實生活中, 我們不經意的一些小細節, 卻無意中充當起“罪魁禍首”, 不小心把寶寶培養成了“大懶蟲”。

最近一位做兒童教育的朋友找我調研, 問我最重視孩子哪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培養。 我的回答是:生活能自理就可以了。 這個回答讓她有點失望, 繼續追問:“那除了生活自理之外, 你還重視孩子的哪些能力培養呢?”我知道她的言下之意是希望我說的是語言、思維或藝術等“高大上”的能力或素質培養。

Advertisiment
不過, 我還是堅持回應道:“難道生活自理能力不是最重要的能力培養嗎?”

我能理解朋友詢問後的失望, 但是當看到自己孩子動手能力提高帶來的各種變化, 深感生活自理比智力開發重要得多。 吃飯、穿衣、如廁、洗漱、收拾玩具……這些生活瑣事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 但是當孩子做這些都得心應手之時, 我們全家人驚喜地發現, 我們不必擔心孩子如廁弄髒褲子、不必擔心不會吃飯餓壞肚子、不必擔心拿著剪刀弄傷手指、不必追著老師詢問這個那個……這樣一來, 孩子不但很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還給老師們留下很好的印象。

對於我來說, 孩子的自理能力提升比任何素質特長都讓我驚喜, 而這一份驚喜卻是稍有不慎就會被大人扼殺。

Advertisiment
扼殺它的原因其實細細想來, 根源其實都在大人的身上。

錯誤:相互攀比疼愛寶貝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家老老少少圍著孩子團團轉, 捧在手裡怕摔了, 含在嘴裡怕化了。 對孩子可以說是有求必應, 孩子想要什麼就能有什麼, 稍微有一兩個提出異議的, 其他人就會來和稀泥, 以至於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也被大人們愉快地搶著瓜分了。 這樣時間一長, 孩子不想做啥都有靠山撐著, 自然而然很容易養成懶惰的心理。

疼愛孩子是很正常的行為, 但是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的教育觀念不統一, 即使是在生活自理這樣的小事身上, 孩子也很難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何況以後的自強自立呢?

Advertisiment

因此身為主要監護人的爸爸媽媽在孩子生活自理方面一定要溝通好, 不但自己要給孩子做出榜樣, 還需要做好雙方兩邊老人的思想工作, 不要讓隔代親影響孩子教育的同時, 還影響到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

錯誤:認為自理是幫倒忙

當孩子逐漸表現出對身邊事物好奇和感興趣, 並充滿積極性的時候, 喜歡和家人搶著做事情, 搶著吃飯、穿衣, 洗臉、拖地……由於孩子還小, 大部分情況會因為做不好而告終, 嚴重的甚至闖禍。 這種“倒忙”對於忙著上班的職場父母或忙家務的老人來說, 真是痛苦的煎熬, 於是大人寧可代勞, 幫孩子做好, 為的就是能節省自己的時間。

孩子的學習自理是一個慢功出細活的過程, 再加上孩子本身沒什麼時間概念,

Advertisiment
往往是邊做邊玩, 甚至推倒家人已經做好的勞動成果, 一定要自己動手重來。 這種擰巴的脾氣更加會讓家人失去耐心, 氣急敗壞, 感覺孩子的自理問題還沒教育好, 又增加了新的教育問題。

其實家長在陪孩子不斷練習這些重複、單調練習的時候, 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挫敗感, 思考做事的技巧, 還可以增加自己陪伴孩子的耐心, 享受陪伴過程中的樂趣。 而一旦抱著“孩子還小, 長大了自然會”的心理, 其實會錯過陪伴孩子成長的最佳時機。

錯誤:關照老師尋求保護

由於對孩子自理能力沒有足夠的認識, 孩子入學後, 家長在本該培養孩子自理的時候, 不是好好配合老師工作, 而是把這個責任丟給老師。

Advertisiment
孩子如廁洗手弄濕衣服會怪罪老師, 孩子不好好吃飯也會怪罪老師, 覺得是老師對小朋友沒有耐心、沒有愛心, 卻沒有想過讓孩子嘗試自理, 本身也是幼稚園教育的重要環節。

對於幼教工作者來說, 她們非常明確地知道, 提倡孩子的自理並不是沒原則地越早越好, 在孩子有能力學習做某一件事, 並把這件事劃入他的責任範圍, 教會孩子如何操作是她們必須遵循的職業素養。 更何況現在的幼稚園在班的孩子越來越多, 老師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 很多老師怕麻煩, 情願接受個別家長要求的代勞, 看起來是你好、我好, 大家都好, 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鍛煉機會。 畢竟學會自理才能讓孩子養成獨立性, 建立自信心, 增加責任感和意志力,有效地促進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同步發展。

錯誤:擔心自理帶來危險

如果說自理能力只是限於吃飯、穿衣、洗漱的話,那麼對大部分家長來說還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像使用剪刀之類的一些活動則肯定會受到阻攔,家長會覺得孩子太小,用這些鋒利的東西太不安全了。

其實,對孩子來說,使用剪刀或刀子屬於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過程,能鍛煉孩子的視覺和手部動作之間的協調能力,以及手指及手腕的操作能力。抓握技能、兩手協調、手眼協調等精細動作的發展往往比大肌肉動作更難控制,也更難發展。

孩子的安全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因為害怕危險,就不讓孩子去嘗試,那麼何談培養孩子的冒險精神,如果孩子沒有在冒險中學會不斷嘗試,怎麼會膽大心細?怎麼會有堅強的意志?

錯誤:擔心孩子學習壓力

我們總是覺得生活自理和學習知識是兩回事,往往更重視知識的積累和增長,而忽視了基本生存技能的培養。我們寧可捨得花錢、花時間在各種早教班、興趣班上游離,也不願意讓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在自我服務上,自認為可以節省時間讓孩子快速獲取了知識,卻又浪費了孩子在生活中去反復感知知識、實踐練習的機會。

事實上即使是簡單的穿鞋子、穿套衫、扣扣子,也是學習對稱、前後、順序等數學概念的最好素材。這種從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數學之美,遠比單純地給孩子灌輸概念、印象來得更深刻。生活處處有學問,除了數學,其他潛能的開發也是如此。當孩子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這些基本生活技能時,他們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也在不斷練習中得到了提升。

小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勤勞勇敢、心靈手巧的孩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過只要父母願意從細節做起,給孩子創造鍛煉的機會,肯定會收穫更多的驚喜!

增加責任感和意志力,有效地促進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同步發展。

錯誤:擔心自理帶來危險

如果說自理能力只是限於吃飯、穿衣、洗漱的話,那麼對大部分家長來說還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像使用剪刀之類的一些活動則肯定會受到阻攔,家長會覺得孩子太小,用這些鋒利的東西太不安全了。

其實,對孩子來說,使用剪刀或刀子屬於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過程,能鍛煉孩子的視覺和手部動作之間的協調能力,以及手指及手腕的操作能力。抓握技能、兩手協調、手眼協調等精細動作的發展往往比大肌肉動作更難控制,也更難發展。

孩子的安全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因為害怕危險,就不讓孩子去嘗試,那麼何談培養孩子的冒險精神,如果孩子沒有在冒險中學會不斷嘗試,怎麼會膽大心細?怎麼會有堅強的意志?

錯誤:擔心孩子學習壓力

我們總是覺得生活自理和學習知識是兩回事,往往更重視知識的積累和增長,而忽視了基本生存技能的培養。我們寧可捨得花錢、花時間在各種早教班、興趣班上游離,也不願意讓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在自我服務上,自認為可以節省時間讓孩子快速獲取了知識,卻又浪費了孩子在生活中去反復感知知識、實踐練習的機會。

事實上即使是簡單的穿鞋子、穿套衫、扣扣子,也是學習對稱、前後、順序等數學概念的最好素材。這種從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數學之美,遠比單純地給孩子灌輸概念、印象來得更深刻。生活處處有學問,除了數學,其他潛能的開發也是如此。當孩子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這些基本生活技能時,他們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也在不斷練習中得到了提升。

小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勤勞勇敢、心靈手巧的孩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過只要父母願意從細節做起,給孩子創造鍛煉的機會,肯定會收穫更多的驚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