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讓孩子的“對不起”變了味

“對不起”這是我們用來表達歉意, 而且是表示真心愧疚的話。 但現在, 由於社會環境與教育環境的巨大變化, 這句話似乎有點變了味了。

案例:某幼稚園振寶寶, 長得十分結實, 力氣也比其他小朋友大很多, 經常利用身體優勢“欺負”別的小朋友。 剛開始幼稚園老師也沒有太在意, 只是讓他向小朋友道歉, 事情也就這樣解決了。 可是一次幼稚園李老師親眼看見振寶寶把另一個小朋友推倒在地上, 然後再騎在他身上, 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 李老師看了很震驚, 馬上把他拉起來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時,

Advertisiment
他竟然一臉委屈地說:“我說了對不起的。 ”在這裡“對不起”變了味, 意思是說“雖然我打了他, 但我說了“對不起”, 兩個人就扯平了”。

小朋友道歉的時候, 經常頭也不抬, 一邊玩玩具, 一邊漫不經心地說:“對不起”。 在這裡“對不起”變了味:道歉成了對兒童錯誤的懲罰, 而這種懲罰在他們眼裡, 不過就是隨口說出的三個字:對不起, 只要說完, 就啥事也沒有了。

作為一名幼稚教育工作者, 不能對這種現象置之不理, 應該想想為什麼小寶寶們會產生念頭, 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幫助幼兒改不好的習慣?這對寶寶今後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

幼稚教育專家認為, 寶寶“對不起”的變味有其特殊背景。 總的來說, 筆者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 兒童的道德認知水準有限。

Advertisiment
學前兒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他們的道德認知水準受思維發展水準限制, 處於前習俗階段。 兒童說“對不起”經常是由於成人有這種要求, 因此他們能夠背唐詩、兒歌一樣也背下來, 但並不知道它具體表示什麼意思, 不清楚什麼時候該用它, 也不明白怎麼來用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