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讓孩子的壞脾氣影響到你

當你的孩子一個不如意就沖著你大吼大叫, 哭鬧不休, 或是耍賴、摔東西時, 你是不是就像戴著個緊箍咒那樣頭痛, 抓狂不已?

其實, 孩子在2歲左右愛發脾氣是一種正常現象,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易衝動, 自製力差, 對挫折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 所以當孩子要到外面玩, 家長不允許, 為什麼不允許, 他並不明白, 這時候就有可能要通過脾氣來宣洩了。 金寶貝的專家提醒, 當孩子出現行為不當時, 父母應該先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瞭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然後尋求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
孩子發脾氣的原因1:過度溺愛

Advertisiment

CASE:在商場的玩具專櫃前, 浩浩拿著喜歡的玩具不鬆手, 媽媽不願意買, 他就哭鬧。 媽媽仍不為所動, 他就撒潑、摔東西。 甚至躺在地上滾來滾去, 這些行為都是平時爺爺奶奶過度寵溺出來的, 面對耍賴的浩浩, 媽媽真想訓斥他。

專家點評:孩子之所以發脾氣, 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需求得不到滿足。 遇到這種情況, 有的父母好面子, 趕快買東西走人。 有的家長, 就當場訓斥孩子, 或是大打出手。 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對的, 小孩模仿能力特別強, 遇事家長怎麼處理, 他就會從父母身上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另外, 3歲左右是孩子自尊心初建的時候, 父母當著別人的面對他進行批評, 會損害他的自尊心。

專家對策:遇到這種情況如何解決?金寶貝專家建議是當孩子的不合理需求不被滿足而發脾氣時,

Advertisiment
父母不妨先試試消退法, 就是在孩子發脾氣時, 不關注他, 不去哄他勸他, 而是暗暗地注意他的動靜, 只要沒有危險, 就不去理他。 父母儘管做自己的事情, 如果感覺孩子不會出什麼危險的話也可以離開他。 當孩子的不良行為得不到大人的關注, 就會逐漸停止, 等到孩子情緒平靜以後, 要明確告訴他發脾氣是不對的, 同時也講明為什麼不能滿足他的需求。 當然, 如果是合理的需求, 父母應該滿足孩子。
孩子發脾氣原因2:某種需求得不到滿足

CASE:寶寶平時特別喜歡洗澡, 上午洗完後, 下午還要再洗。 夏天還好, 冬天早晚洗一次就可容易生病了, 可寶寶不管,

Advertisiment
誰勸也不聽, 爸爸打她, 她的氣更大了, 滿臉通紅、聲音嘶啞, 一直拗到父母看不下去幫她洗澡為止, 不知情的還以為父母虐待孩子。

專家點評:無論多大的寶寶, 他們都會時常做出讓父母惱火的事情, 很多父母選擇講道理或者乾脆利索的禁止, 但有時並不奏效。 其實, 有時候孩子發脾氣, “無賴撒潑”是有原因的, 而往往原因被我們忽視了。

專家對策:孩子還小, 表達能力不強, 不會正常表達自己的內心需求, 往往會用一些發脾氣的伎倆來達到目的。 父母應該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上文案例中, 爸爸媽媽要瞭解寶寶的想法, 原來寶寶每天上下午要洗澡的原因只是因為希望上午下午都香噴噴的。
孩子發脾氣原因3:自我為中心

Advertisiment

CASE:最近, 2歲半的歡歡特別容易發脾氣, 和小朋友玩的時候總是喜歡搶別人的東西玩, 別人不給的話, 他就會大吵大叫, 表現得很霸道。

專家點評:孩子在認識外界事物或理解遊戲規則等很多過程中存在傾向性, 還不能做到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考慮問題, 這是嬰兒期的一個典型特點, 就是以自我為中心。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消除“自我為中心”呢?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移情”, 也就是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賞別人的感情。

專家對策:要明確告訴孩子, 你這樣做, 其他人會很高興, 你那樣做, 其他小朋友會很不開心, 並告訴他其他小朋友為何會產生這種情緒。 這不僅能讓孩子體會別人的情緒, 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歡樂或痛苦,

Advertisiment
還能學到表達感情的詞彙和方法。 在金寶貝, 老師就會教孩子要換位思考, 比如遇到別的孩子摔倒的時候, 就讓他回憶一下自己摔倒的痛苦, 從而換位思考別人的感受。

現在金寶貝有個解密寶貝成長微課堂(http://weiketang.gymboree.com.cn/), 家長可以在那裡找到關於0-5歲寶寶們的各種成長、教育、心理、生理方面的知識, 並和專業的早教專家和經驗豐富的家長進行交流互動, 讓你從容成為寶寶的育兒達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