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開始接觸數位時, 數位就像一連串抽象的符號浮現在他們的腦海裡, 如何讓這些符號變成具體的概念, 需要的是一個優秀的啟蒙者。 利用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人、事、物, 便是最易學且有效的資源。
對於寶寶而言, 初來這個世界, 一切都還在摸索之中, 一切事物無不令他們感到新奇, 雖然懵懵懂懂地生活著, 但是只要照顧者給予開啟潛能的鑰匙, 他們很快就能學習上手。 數學本身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點, 因此它對兒童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具有獨特的促進作用, 或許你會懷疑,
Advertisiment
在寶寶生活的世界中, 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物體均有一定的數量、一定的形狀, 而且大小也各不相同, 並以一定的空間形式存在著。 對於0~3歲的大部分寶寶而言, 適合學習的包括10之內的數、幾何形狀、對稱等, 而適合學習的邏輯專案, 則包括分辨大小、配對、序列、分類、因果等。
分類是推理的基礎, 進而學習數學邏輯的概念延伸。 當孩子有了上述的發展能力後, 約1歲開始, 照顧者可教寶寶做簡單的配對, 如看到蘋果的玩具, 是否會找出真實的蘋果;2歲開始, 寶寶會學著自己分類, 將一樣的物體放在一起。 照顧者可讓孩子多練習相關的延伸動作, 為寶寶將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Advertisiment
從生活中培養寶寶的數學智慧的方法
教寶寶學習數學,
不要用舊式的數學觀念來教孩子,
也不要以成人自己的經驗、思維模式來要求孩子,
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
使用正向且輕鬆的互動模式。
照顧者與寶寶最好在輕鬆的心態下進行,
而非以訓練的心態,
不要讓寶寶感覺情緒緊張,
如此才能讓孩子自由的思考。
你可以準備一些趣味性的材料、工具及遊戲,
孩子對於學習就會滿心期待,
成果也較顯著,
不妨使用下列方法來引導寶寶學習:
利用教具玩具:如積木、圖卡、玩具等,
這些東西有很具體的數學概念設計,
可以讓孩子操作,
用玩玩具來玩數學的遊戲。
隨機教學:在日常生活中,
運用各種事物及機會,
Advertisiment
簡單遊戲:對於1歲~1歲半之間的寶寶, 可提供簡單的遊戲, 如尋找東西。
利用生活資源:1歲半以後的寶寶, 可慢慢增加他的形狀感及邏輯觀, 例如在吃糖果時, 你可跟孩子要一個:“給我一個, 謝謝”, 而後可以跟他再要一個, 觀察寶寶對數量的觀念。
利用身體:如教寶寶認識身體器官的同時, 也可以學習數數, 兩個眼睛、一個鼻子、兩個耳朵、一個嘴巴等, 簡單又易取的實物, 就是最好的學習教材。
啟發寶寶數學智慧的小遊戲
簡單的小遊戲有助提升寶寶學習的欲望及能力,
不妨帶著寶寶一起來學數數吧!
數字歌
適合年齡:1歲半
玩法:與孩子一起唱有數位的歌,
Advertisiment
備註:此遊戲主要是通過音樂、肢體及語言的配合學習數數。
數一數, 摸一摸
適合年齡:2歲
玩法:家中任何可讓孩子接觸的物品, 如玩具、水果等, 都可讓孩子一面摸、一面數, 或把數子卡擺放在孩子的旁邊。
備註:此遊戲把抽象數字具體化, 等到寶寶大一點後可延伸玩加法、減法。
分水果
適合年齡:2歲左右
玩法:將幾種水果同時放置在同一個盤中, 讓孩子以其顏色、大小、形狀等不同“屬性”進行分類。
Advertisiment
備註:寶寶的分類想法或許比較天馬行空, 不必以成人的觀點過於苛求或矯正。
寶寶學數學需注意哪些問題?
當你對寶寶進行數學教育時,
既要考慮到寶寶的思維發展特點和數學學科知識的特點,
又要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的優勢,
應留意下列觀點:
邏輯觀念的重要性更甚於數字的記憶
寶寶還沒有獲得相應的邏輯觀念時,
不會數數、不會計算是正常的反應,
你可為寶寶提供有價值的邏輯經驗。
如配對活動可發展寶寶的對應觀念;排序活動可發展寶寶的序列觀念;分類活動可發展寶寶的包含觀念等。
這些看起來和數學無關,
卻是寶寶學習數學必備的基礎。
多為孩子建立具體經驗及指向、抽象的概念
數學的本質在於抽象,
但是建立寶寶抽象的數學概念不是憑空而來的,必須建立在具體的經驗基礎之上。如:分蛋糕、分糖果等,寶寶就很容易就能理解數學中的“等分”的概念。以後遇到其他類似的問題時,他也會主動應用自己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