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描畫又稱白描畫, 是指單用線畫出的畫, 是幼兒繪畫中最基本的一種。 在兒童學習美術的過程中, 總會遇到無力狀態, 兒童不斷受到挫折, 便會喪失信心, 認為自己學不好, 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的細心引導了。
在美術教學的課堂上, 教師應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 大力提倡民主的教學氛圍, 淡化教師的絕對權威性。 鼓勵兒童大膽想像、大膽發現問題, 勇於發表見解, 勇於創造性地思考, 使他們能夠獨立地觀察、科學地思考、創造性地繪畫, 從中找出成敗的積極歸因, 使學生認識到美術學習也是每個人自身素質培養的一方面。
Advertisiment
1.富於變化, 具有隨意性
幼兒經過塗鴉期、象徵期之後, 進入形象期。 雖然繪畫的構思比較穩定了, 但還是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隨意繪畫。 裝飾線描畫讓幼兒充分體驗到了自主意識和隨意性。 它富於變化, 不會重複, 心裡想畫什麼線條就畫什麼線條, 不受限制, 同時具有挑戰性, 即:怎樣才能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來, 這一點, 符合幼兒在這一時期的年齡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 因此,
Advertisiment
2.培養幼兒手腦一致的能力
裝飾線描對線知的一些細小處有一定要求, 因此可以培養幼兒手腦一致的能力, 讓幼兒慢慢練習繪畫的技巧和動作, 可以有效地鍛煉幼兒小手的肌肉群, 從而使小手更靈活。 小手的靈活性增強, 有利於幼兒感知覺的發展, 使幼兒手腦一致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形成良性迴圈。
3.體驗線描畫獨特的線條美和黑白美
幼兒自小班起所接觸的繪畫大多以色彩取勝。 繽紛的色彩, 斑斕的色調, 讓孩子身處一個彩色的色塊世界中。 線描畫可以讓幼兒體會到:沒有其他顏色, 黑白也可以這麼美, 瞭解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色彩感受。 雖然在塗鴉期幼兒都是使用線條, 但他們從未發現或體驗到線條的美,
Advertisiment
4.培養創造性思維, 發展想像力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同樣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 孩子在進行線描畫創作時, 可以不受限制, 不斷發揮想像, 應用不同的線條與小圖形, 就能夠畫出更多更好的, 而且決不重複的作品來。 即便是同一個孩子也不會畫出一模一樣的作品。 在繪畫的過程中, 讓孩子充分發揮想像, 體驗大腦思維張弛的快樂, 體驗能繪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的滿足感,
Advertisiment
二、線描畫對幼兒能力發展的影響
1.追求精細效果, 培養幼兒觀察力
在幼兒掌握了一定的線描技法後, 應進一步追求精細的線描效果。 所謂“精”是指畫面結構上的精巧, 線與線之間運用和諧。 “細”指在運用各種線繪畫時更加細緻, 仔細。 這樣在追求畫面精細過程中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例如:用線描方法表現幾個正在做遊戲的小朋友。 幼兒的作品往往大致相同, 畫面簡單, 這時教師要積極引導, 讓幼兒通過觀察, 從小朋友的著裝上進行區分。 但是線描只有黑白幾種單調的顏色, 如何來對小朋友的衣服進行區別呢?這時要讓幼兒認真觀察周圍的小朋友,
Advertisiment
2.運用簡單工具, 激發幼兒想像力
幼兒在繪畫中使用的工具是多種多樣的, 有油畫棒、水彩筆等等。 種類繁多, 色彩鮮豔, 幼兒在繪畫過程中, 比較容易被這些五花八門的繪畫工具分散注意力。 而線描的工具很簡單, 一般只需準備HB的鉛筆或一支鋼筆就可以了, 對於幼兒來說,一支常用的黑色水彩筆、水筆就可以。線描重在繪畫的內容及過程,不需要使用豔麗的色彩,幼兒一般都對繪畫過程有著濃厚的興趣,線描畫也不例外。在教學中,抓住幼兒對線描繪畫的興趣,引勢利導,可以激發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
3.憑藉自由想像,發展幼兒創造力
《綱要》指出:“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援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因此,看兒童的線描畫不是看他畫得好不好,模仿得有多逼真,更重要的是從中感受他的思維情感以及他們的想像創造,沒有想像就創作不出好的作品。任何一幅好的作品都源于作者深切的情感及靈感的結合。孩子在進行線描畫創作時,我們鼓勵他們發揮想像,把不同的線條與圖案互相組合,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就是成功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體驗到繪畫創作給他們帶來的滿足感,從而更積極熱情地去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如繪畫“心中的太陽”,每個幼兒的心中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太陽。因此當他們把一幅幅畫呈現在你面前時,你找不到兩幅一樣的作品。有的太陽光芒四射、婀娜嫵媚,像美麗的少女;有的太陽剛勁有力,給人以無窮的力量;有的太陽像一個永遠不低頭的向日葵;有的像一朵剛剛盛開的花朵……無論他們畫得怎樣,我們都給予肯定並張貼出來,孩子們也在這其中盡情地表現,創造力得以發揮,個性得到了張揚。
三、線描畫教學的基本策略
1.適合兒童的內容
瑞吉歐有一條著名的教育理念,“幫助孩子的眼睛越過圍牆!”老師就是孩子活動中的夥伴、支持者和參與者。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對美術活動產生畏懼心理,原因就在於教師在繪畫內容的選擇方面沒有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剛開始要選擇一些孩子們很熟悉的、喜愛的、比較有趣的形狀、簡單的物體作為繪畫物件,孩子會覺得很激動, 難度降低了,打破了無從下手的局面,使孩子對自己的作畫充滿了信心。這不,老師給他搭了一架小梯子,他的“眼睛”自然能越過圍牆了,漸漸地,孩子敢畫了,慢慢地開始喜歡畫了,而且會認識到美術活動是自己的事,不再會為畫什麼、怎麼畫而苦惱。此時教師再引導他們畫比較複雜的人物、動物以及他們所熟悉的、經常看見的物體。
2.循序漸進的方法
在畫線描畫的時候,一般應掌握先易後難、先整體後局部的方法,從整體的、簡單的入手,先畫物體的大的輪廓,然後再畫小的部分,最後再細緻地裝飾細節。缺乏信心的孩子會面對一張白紙無從下手,教師該怎麼幫?可以輕聲地和孩子聊一聊,談談他的想法,拿起他的畫筆在他的白紙上幫助畫一個輪廓,然後讓孩子自己負責添畫完成作品。有時會不小心畫錯了,怎麼辦呢?有些孩子會選擇放棄,不畫了;有些孩子會在旁邊的空白處重新找地方畫,有些孩子會反過來畫。所以小班小朋友的畫面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不規則的圖形。這時,老師如果能幫助他“將錯就錯”,在畫錯的圖形上添畫幾筆糾正過來,會讓孩子學習到隨機應變的能力,而且他的作品將更獨具特色。對孩子的指導只需在細節上稍加幫助,滿足他個體的需要,而不要命令他“應該怎樣做”,這無疑會大大激發孩子的創作熱情。
3.積極鼓勵的評價
眾所周知,學前兒童還沒有形成獨立的、穩定的自我評價。3歲的兒童完全以成人的評價作為自己的評價,處於依從性評價階段;4歲兒童開始能夠進行同伴互評。對自己能力的評價是自我效能產生的基礎,因此他人的評價與態度對學前兒童的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滿心歡喜地畫完了一幅畫,還沉浸在完成作品的喜悅之中時,老師(或家長、同伴)只要帶著疑問的口氣問一句:“你畫的是什麼呀?”孩子的激情肯定會立即下降,轉而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失敗了,回答時語氣不再堅定。如果經常出現這種狀況,孩子就會對美術活動產生習得性無力感。相反,完成作品後,如果大人能夠用羡慕的口吻說:“你是怎麼畫出來的?教我好嗎?”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很能幹,從而信心大增!所以,要在孩子完成作品後及時給予鼓勵性評價。
老師的教育觀直接影響幼兒學習美術的狀態,所以老師應該做到解放孩子,該孩子自由的空間。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懼怕失敗,敢於嘗試,才能真正愛上美術活動。
對於幼兒來說,一支常用的黑色水彩筆、水筆就可以。線描重在繪畫的內容及過程,不需要使用豔麗的色彩,幼兒一般都對繪畫過程有著濃厚的興趣,線描畫也不例外。在教學中,抓住幼兒對線描繪畫的興趣,引勢利導,可以激發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3.憑藉自由想像,發展幼兒創造力
《綱要》指出:“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援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因此,看兒童的線描畫不是看他畫得好不好,模仿得有多逼真,更重要的是從中感受他的思維情感以及他們的想像創造,沒有想像就創作不出好的作品。任何一幅好的作品都源于作者深切的情感及靈感的結合。孩子在進行線描畫創作時,我們鼓勵他們發揮想像,把不同的線條與圖案互相組合,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就是成功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體驗到繪畫創作給他們帶來的滿足感,從而更積極熱情地去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如繪畫“心中的太陽”,每個幼兒的心中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太陽。因此當他們把一幅幅畫呈現在你面前時,你找不到兩幅一樣的作品。有的太陽光芒四射、婀娜嫵媚,像美麗的少女;有的太陽剛勁有力,給人以無窮的力量;有的太陽像一個永遠不低頭的向日葵;有的像一朵剛剛盛開的花朵……無論他們畫得怎樣,我們都給予肯定並張貼出來,孩子們也在這其中盡情地表現,創造力得以發揮,個性得到了張揚。
三、線描畫教學的基本策略
1.適合兒童的內容
瑞吉歐有一條著名的教育理念,“幫助孩子的眼睛越過圍牆!”老師就是孩子活動中的夥伴、支持者和參與者。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對美術活動產生畏懼心理,原因就在於教師在繪畫內容的選擇方面沒有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剛開始要選擇一些孩子們很熟悉的、喜愛的、比較有趣的形狀、簡單的物體作為繪畫物件,孩子會覺得很激動, 難度降低了,打破了無從下手的局面,使孩子對自己的作畫充滿了信心。這不,老師給他搭了一架小梯子,他的“眼睛”自然能越過圍牆了,漸漸地,孩子敢畫了,慢慢地開始喜歡畫了,而且會認識到美術活動是自己的事,不再會為畫什麼、怎麼畫而苦惱。此時教師再引導他們畫比較複雜的人物、動物以及他們所熟悉的、經常看見的物體。
2.循序漸進的方法
在畫線描畫的時候,一般應掌握先易後難、先整體後局部的方法,從整體的、簡單的入手,先畫物體的大的輪廓,然後再畫小的部分,最後再細緻地裝飾細節。缺乏信心的孩子會面對一張白紙無從下手,教師該怎麼幫?可以輕聲地和孩子聊一聊,談談他的想法,拿起他的畫筆在他的白紙上幫助畫一個輪廓,然後讓孩子自己負責添畫完成作品。有時會不小心畫錯了,怎麼辦呢?有些孩子會選擇放棄,不畫了;有些孩子會在旁邊的空白處重新找地方畫,有些孩子會反過來畫。所以小班小朋友的畫面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不規則的圖形。這時,老師如果能幫助他“將錯就錯”,在畫錯的圖形上添畫幾筆糾正過來,會讓孩子學習到隨機應變的能力,而且他的作品將更獨具特色。對孩子的指導只需在細節上稍加幫助,滿足他個體的需要,而不要命令他“應該怎樣做”,這無疑會大大激發孩子的創作熱情。
3.積極鼓勵的評價
眾所周知,學前兒童還沒有形成獨立的、穩定的自我評價。3歲的兒童完全以成人的評價作為自己的評價,處於依從性評價階段;4歲兒童開始能夠進行同伴互評。對自己能力的評價是自我效能產生的基礎,因此他人的評價與態度對學前兒童的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當孩子滿心歡喜地畫完了一幅畫,還沉浸在完成作品的喜悅之中時,老師(或家長、同伴)只要帶著疑問的口氣問一句:“你畫的是什麼呀?”孩子的激情肯定會立即下降,轉而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失敗了,回答時語氣不再堅定。如果經常出現這種狀況,孩子就會對美術活動產生習得性無力感。相反,完成作品後,如果大人能夠用羡慕的口吻說:“你是怎麼畫出來的?教我好嗎?”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很能幹,從而信心大增!所以,要在孩子完成作品後及時給予鼓勵性評價。
老師的教育觀直接影響幼兒學習美術的狀態,所以老師應該做到解放孩子,該孩子自由的空間。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懼怕失敗,敢於嘗試,才能真正愛上美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