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兒子對父親而言最美妙的是, 可以體驗自己小時候做過的, 而且至今仍愛做的事:釣魚、賽艇、建樹屋、裝配武器、侃大山以及發現大自然。 而其中更為美妙的是, 小時候沒有體驗過的東西, 父親可以和兒子一起去做。 例如從早到晚在公園遊玩、玩遊戲、看電視劇、組裝機器人、駕駛波比車比賽、搭建卡雷拉賽車道以及搜集帕尼尼圖片。
我們常常能看到, 父親在和兒子一起遊戲的時候, 自己也變成了小男孩, 這是一幅溫馨的畫面, 我們自己內心深處可能也希望和父親這樣共度時光。 但近年來, 許多科學家例如英國社會學家弗蘭克・弗雷迪指出,
Advertisiment
這表明, 成年人與兒童之間曾經清晰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少年時光越來越長, 成年的時刻一再推遲。 如果我們看看老照片, 當年25歲左右的男人已經有了幾個小孩, 並開始工作, 沒有人會覺得他們尚未成年。 而今天通常認為, 30歲甚至35歲的男人才真正成熟。
這個觀點適用於很多人, 慕尼克的一份知名期刊“尼恩”刊登的一篇文章也贊同這一觀點。 它的核心觀點是“其實我們早該成熟了”。 其中的意思是:我們本應該……但我們根本不願意那麼做。 大約20萬成年人, 不對, 還有大孩子們也會每個月購買這份期刊, 所以估計有70萬人讀了這篇文章。
Advertisiment
上個世紀80年代, 美國心理學家丹・基雷將男人不願長大的現象稱為“彼得・潘-綜合征”, 後來這一概念廣為流傳。 患了彼得・潘-綜合征的大人缺乏責任感, 否認社會規則, 逃避家庭責任, 缺乏自製力, 沉溺於幻想, 四處尋找朋友, 不安于穩定的關係, 以自我為中心, 害怕失去自由, 主張沙文主義等等。
這裡有一張小小的檢驗清單, 從以下症狀可以看出這些大男孩拒絕長大:
他們很晚才搬出父母家。 從50年代到80年代, 離開父母家獨自居住的男性平均年齡從22歲推遲到26歲;而女性則從20.5歲推遲到21.5歲。 接近30歲的男性中還有27%與父母住在一起, 30至35歲的男性中甚至還有10%。 1972年到2005年期間, 25歲左右與父母同住的男性比例從20%增長到29%(與父母住在一起的女孩要少得多)。
Advertisiment
他們沉溺於自己的童年, 收集、購買、消費童年時熱愛的物件(遊戲、音樂和時髦衣服)。
他們愛看男孩電視劇(“海綿鮑勃”)以及兒童電影(從“玩具總動員”、“不可思議”到“笑笑羊”)。
他們更喜歡玩PS或者任天堂遊戲, 而不願關心政治。
他們愛讀的書原本設定的讀者群往往是小男孩(最典型的例子是《哈利波特系列》, 這套書建立了一種新題材, 即“超年齡層書籍”, 適合各個年齡層的讀者閱讀)。
他們寧可放棄職業成就, 也不願放棄閒適的生活。
他們喜歡做白日夢, 而不願承擔責任。
他們寧可高高興興地玩, 也不願履行義務。
他們一再延遲建立穩固的家庭關係以及擁有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