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到底哪些預測孩子性別的方法准?

民間流傳著很多預測胎兒性別的方法, 如測胎動, 看口味, 這些方法貌似很有科學依據, 但其實實際上那是孕媽媽們缺乏一定的醫學知識而造成的, 而醫學上預測胎兒性別的一些方法也不一定百分百安全、準確, 請准媽媽們要小心。 民間流傳著很多預測胎兒性別的方法, 而且都是可觀、貌似很有科學依據, 但其實, 那只是孕媽媽們的一廂情願, 缺乏一定的醫學知識而造成…… 預測胎兒性別之民間說法 民間說法一:胎兒心率低於140次/分, 則所懷胎兒是男孩 靠譜程度:貌似很靠譜, 實際上… 女孩心率比男孩高,
Advertisiment
這只是在剛出生時是對的, 胎兒的心率就男孩和女孩之間沒有任何差別。 心率的快慢只是隨胎齡的不同而變化。 在約孕5周時, 胎兒的心率與媽媽的心率接近, 即80~85次/分。 然後到孕9周這段時間內心率逐漸加快至170~200次/分。 爾後到孕中期這段時間內又逐漸放慢至120~160次/分。 小編點評:所以這種貌似很靠譜的預測方法是不可信滴! 民間說法二:孕婦腹部突出過大是女孩, 腹部不太突出或下腹部突出為男孩 靠譜程度:貌似有點靠譜, 不過其實… 如果孕婦上身短, 胎兒發育的空間只能向外延伸, 所以腹部會顯得很大。 反之, 孕婦上身長, 可為胎兒發育提供足夠的空間, 腹部就無須向外突出。 小編點評:小編怎麼都難以將孕媽媽的肚子大小跟寶寶的性別聯繫起來,
Advertisiment
所以, 這種預測方法還是別信為好。 民間說法三:乳☆禁☆頭發黑是男孩 靠譜程度:不靠譜 乳☆禁☆頭顏色受到體內激素的影響, 孕期體內黃體酮和刺激黑色素細胞的激素水準的增加, 導致體表面某些原本發黑的部位更黑, 當生完孩子後就會很快恢復, 這種現象與胎兒性別毫無關係。 小編點評:這種預測方法應該是准爸爸總結出來的吧, 可懷寶寶的是你, 不是你老公啊, 還是相信科學吧。 民間說法四:孕婦下懷(下腹部大)是男孩, 上懷(上腹部大)是女孩 靠譜程度:絕對不靠譜! 如果孕婦是上懷, 那可能是第一次懷孕或孕婦的體形好。 當孕婦懷過一次孕以後, 腹部肌肉鬆弛, 再次懷胎時自然也就“下垂“了。
Advertisiment
小編點評:第二次懷寶寶的准媽媽要注意了, 這種方法絕對不靠譜。 民間說法五:孕婦愛吃酸是兒, 愛吃辣是女 靠譜程度:一點兒也不靠譜! “酸兒辣女”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從醫學上說, 生男生女主要是由染色體決定的, 母體中的卵子都是帶X染色體的, 而精子中是含有X或Y的染色體, 如果進入卵子的精子是帶X染色體的, 就是女孩;如果進入卵子的精子是帶Y染色體的, 就是男孩。 所以說生男還是生女其實是由父親決定的。 從一定意義上說, 生男生女跟受精卵的受孕環境有關係, 也就說跟輸卵管周圍的環境有關係。 小編點評:要是有准媽媽既不愛吃酸, 也不愛吃辣, 那她的寶寶是個什麼寶寶? 判定胎兒性別之醫學方法 現代的醫學這麼發達,
Advertisiment
能預測胎兒性別的醫學方法很多, 這裡面總有靠譜的吧?其實也不儘然…… 醫學方法一:超聲波掃描。 超聲波是一種聲波, 到目前為止的報告顯示, 它對胎兒沒有不良影響, 因此在婦產科界使用非常普遍。 靠譜程度:利用超聲波診斷胎兒性別時, 男嬰的準確度可達95%以上, 女嬰的可靠度則只有85%左右。 醫學方法二:羊膜穿刺術。 羊膜穿刺術主要是為了診斷胎兒是否有染色體方面或神經管的缺陷, 通常在懷孕16~20周實施。 由於可以得知胎兒的染色體, 因此也可知道胎兒的性別。 靠譜程度:準確度可達99%, 但是有1%的流產幾率。 所以, 醫界不贊成只為了測知胎兒性別就做羊膜穿刺術。 醫學方法三:絨毛采檢術。 絨毛采檢術,
Advertisiment
又稱“絨毛取樣術”, 通常在懷孕8~10周時做。 主要目的和羊膜穿刺術一樣, 是為了診斷胎兒的染色體是否正常, 但也有人用來診斷胎兒的性別。 靠譜程度:準確率可達98%。 但利用絨毛采檢術雖然在懷孕10周左右即能判斷胎兒的性別, 但它可能造成流產(3%~5%), 還可能傷害胎兒, 造成其手腳的殘缺。 因此, 最好不要單為了測知胎兒性別而接受這種檢驗。 醫學方法四:生理鹽水沖洗子宮。 這是近年來同類方法中比較實用的, 通常在懷孕9周時施行。 靠譜程度:到目前為止, 證實安全性相當高, 可靠性達98%。 但這種檢查只能測知男女, 無法知道胎兒的染色體是否正常,且在檢查前一周內不可有性行為才能減少誤差。 醫學方法五:驗血。 可利用基因工程的技術, 採取母體的血液,來判斷胎兒的性別。 靠譜程度:雖然對胎兒沒有任何危險,而且一些檢驗單位聲稱可靠性達95%,但根據相關人士所得到的臨床資料與證據顯示,錯誤的比例相當高。因此,並不是一個可靠實用的方法。 採取母體的血液,來判斷胎兒的性別。 靠譜程度:雖然對胎兒沒有任何危險,而且一些檢驗單位聲稱可靠性達95%,但根據相關人士所得到的臨床資料與證據顯示,錯誤的比例相當高。因此,並不是一個可靠實用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