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到底應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目前的國際性教育界有一個共識:性教育的兩個黃金時期是3歲以前的幼童和進入青春發育期14-15歲的青少年。 這兩個時期, 前者完全是父母在起作用, 後者家庭的影響力不亞於學校與社會。 性的話題, 往往是由孩子的好奇挑起, 父母是尷尬、回避、含糊了事還是因勢引導, 不但是決定孩子正確性觀念形成的重要因素, 甚或可能影響她或者他的一生。

在國外的青少年性教育中, 英國的體系可能是發展得最好的。 其內容包羅萬象, 既包括性事、性特徵、性健康以及兩性關係的知識, 也包括道德與情感發展方面的教育。

Advertisiment
而且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中、小學生, 他們還設置了不同的國家必修課學課程。 比如對5?7歲的學生, 要初步瞭解人體外部各器官的名稱, 知道人類可以孕育下一代, 並會區分他們相互間身體上的異同等。 對8?10歲的學生, 要掌握人類生命週期的各個主要階段, 包括生殖、生長發育等。 對11?13歲的學生, 應懂得青春期所帶來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變化情況, 以及什麼叫月經和授精等。 對14?16歲的學生, 要開始瞭解荷爾蒙對人體的作用, 醫學上使用荷爾蒙來控制與提高生育力的情況以及男女性別的決定因素等複雜問題。 除了這些必修內容外, 各中學還可以根據自己學生的年齡、特點與需求, 適當增加其他有針對性的內容,
Advertisiment
如性健康、人與人的關係、情感釋放、肢體語言等。

可是這樣完善的教育體系, 是不是就能產生完美的後果呢?日前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 讓人大跌眼鏡:英國現在已成為歐洲16歲以下青少年懷孕率以及生育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其比例是普通歐洲國家的4倍, 是荷蘭的7倍。 雖然在英國進行合法性行為的最低年齡線為16歲, 但是平均25%的英國青少年在此之前就已發生過性行為, 其中女孩子為19%, 男孩子為27%。 而且, 在這一年齡段發生首次性關係的青少年中, 未採取避孕措施的竟為半數以上, 造成每年的墮胎數高達3000多例。

這項結果, 引導出英國各界的一場爭論。 家長們絕大多數都認為, 學校是性教育的“罪魁禍首”, 應該檢討不當性教育所帶來的責任。

Advertisiment
學校則認為:父母其實更為關鍵, 不應該袖手旁觀。 作為這場辯論的主角, 孩子們的反應則是“老師給我們放錄影, 告訴我們為什麼生孩子, 但是我們只對那些性的內容感興趣。 ”“我曾經問過父母為什麼人要做☆禁☆愛, 可他們半天沉默不語, 真可怕。 ”“我媽給我的惟一建議就是, 別相信男性。 ”

這項調查和爭論唯一可以證明的也許就是:以學校為主體進行的性教育, 不管有多完善, 總是存在偏頗。 書本上的指示總是死的, 那些活的, 影響人的性別認同、性角色、性行為規範、性別差異、性價值觀念等, 許許多多都是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進行的。 孩子總是在觀察著父母, 然後不知不覺, 長成他們。 這也就是社會學上所說的“性☆禁☆欲社會化”:在孩子的整個童年,

Advertisiment
對性方面的問題有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 即孩子是通過體驗家庭社會對其性活動的反應(獎勵或懲戒)和給予他或她的知識和資訊, 來建立符合社會贊許的標準的性喚起和性活動的模式。 父母如果對性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怎麼能要求孩子“無師自通”呢?

父母應該向孩子傳遞怎樣的資訊呢?這種資訊應該在何時發出才算正確呢?這樣的資訊又該以何種方式發出呢?這往往是困擾著父母的問題。 一般說來, 越早越好, 越真實越好, 否則會傷害孩子的求知欲, 將來瞭解真相後會認為大人一直在騙他們。 但是回答他們的問題也要有針對性, 也要看孩子當時的年齡和理解能力。 沒有把握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父母可閱讀一些書籍, 必要時要把有關書籍推薦給孩子看, 比自己談更有效。 談論性問題, 最重要的還是一個態度。 很多人可能願意和自己的父母談性, 但是自己對孩子講就吞吞吐吐、含含糊糊, 這種態度可能比內容更能對孩子產生影響, 反而帶出不正確的資訊, 於是得出性是壞事, 是見不得人的事的結論。 那已經不是孩子的問題, 而是父母的問題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