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到底應該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太松了擔心溺愛, 太緊了又害怕傷害到他。 邊界在哪裡?
答案很簡單:你站在哪裡, 哪裡就是邊界!
但是真正嚴重的是, 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該站在哪裡(立場)!
01、“我的兒子2歲10個月, 現在他特別有主意。 早餐奶奶準備了粥、餅, 他一坐到桌子面前卻說要吃炒飯。 ”
“我覺得已經給準備了什麼孩子就該吃什麼……”一位媽媽在父母沙龍裡分享, “但是覺得孩子不就是想吃個炒飯嗎, 這個都不能滿足的話, 是不是會傷害他?”
她的困惑是很多新父母的代表。 我們的理性和感性攪在一起互相PK:“孩子應該有規矩!”“不,
Advertisiment
是戰鬥?告訴孩子不想吃這些就沒得吃?還是躲避?轉身讓奶奶重新做一份炒飯?
相信更多人只是僵在那不知如何是好。 我們默默希望育兒就像完成有標準答案的考卷, 有明確的正確和錯誤, 但孩子這個出題人總是給出超綱的考題, 讓我們不知從何下手。
既然我們總覺得孩子給出的“考題”超綱, 就說明兩個問題:
1、 這個時代的父母, 先天不足, 後天沒補。 我們的育兒知識儲備不夠。 No, 是沒有!從小到大, 學校的教育從未涉及家庭經營這個領域, 我們所有的人都是資歷不夠卻匆匆當上了父母;而原生家庭的養育方式已經不適合這個資訊爆炸生活劇變的時代, “超綱”是必然的。
2、 思維還處在“對與錯”二分法的時代。
Advertisiment
02、你對我錯, 或者我對你錯, 在育兒中往往是種“零和遊戲”, 商業領域已經慢慢進入到“雙贏”或“多贏”時代, 育兒也應如此。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按照我說的去做”尊重家長, 卻不尊重孩子。
“滿足孩子的需求”, 吃炒飯的需求雖小, 卻不尊重家長。
我們為什麼會在“讓孩子按照我說的去做”和“滿足孩子小小需求”中間搖擺?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立場在哪裡。 而正面管教理念“和善而堅定”中的“和善”要解決的就是這類問題:“怎麼做才能既尊重孩子又尊重我自己?”
這樣一來解決方案就清晰了:
1、 事前協商。 如果有想吃的東西, 請提前說好, 如果沒有提前說, 那就吃家長準備好的早餐, 如果不吃, 就只能等著吃午飯。 規矩培養孩子自律。
2、 執行的過程中, 堅定!孩子可能會反悔, 可能會哭鬧, 但媽媽和家人都要堅定, 讓孩子看到界限不可突破。 事情在變得更好之前往往變得更糟,
Advertisiment
3、 全面鋪開。 當孩子深刻理解了吃飯時的規則, 我們再同時告訴他社交的規則(不經別人同意不可以拿別人玩具, 除了用肢體, 更應該用語言來解決問題), 睡眠的規則(媽媽愛你, 但是關燈之後, 你說什麼媽媽都不能理你)。 “規”“矩”的本意是畫圓和角的工具, 當我們給孩子各方面都樹立規矩, 他就不再是天生未馴化的小野獸, 而是社會規範內行走的自由人。
03、當我們擁有“雙贏”的意識的時候, 我們突然發現立規矩不難了:
我們不再糾結對錯;
我們明確了指導自己立場的原則:“既尊重孩子, 又尊重家長”;
最重要的, 我們進入到了真正成熟思維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