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到底是什麼讓寶寶跨越“懸崖”,爬向媽媽?

媽媽的一舉一動對小寶寶的影響有多大, 你一定沒有發現吧, 根據社交參照, 那麼是什麼讓寶寶跨越“懸崖”, 爬向媽媽?

前兩天和一個朋友聊天, 說到媽媽對某些事情的情緒反應會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她舉了一些自己和孩子互動的例子:

比如, 孩子坐在旅行箱上推著玩結果摔了, 孩子自己覺得有點丟臉、有點尷尬, 她會哈哈大笑說“哎呀對不起”。 孩子看到媽媽的反應也就很快釋然, 不覺得這件事情有什麼大不了的。

比如, 和孩子出去散步, 走到一半下雨, 回到家鞋子都濕了。 她會首先哈哈大笑說:“你的濕了?看,

Advertisiment
我的也是!”於是孩子也不覺得鞋子濕了有什麼可懊惱的地方。

大家有沒有類似的體驗呢?

其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 他們親近之人, 尤其是主要養育者的社交反應(表情、語氣、眼神、措辭等), 就已經成為孩子的探索以及社交的參照系了。

媽媽的鼓勵是孩子敢於探索的重要依據

發展心理學裡有一個很著名的實驗, 叫“視崖實驗”(Visual Cliff)。 最初的視崖實驗是為了研究孩子的深度知覺能力。

實驗的情景是這樣的:孩子在“平臺上”, 另一側是人為設置的“懸崖”(上面是透明的玻璃, 下面是和孩子平臺一致的圖形)。

實驗發現, 在有玩具逗引的情況下, 孩子爬到懸崖邊上的時候會猶豫, 會嘗試拍打玻璃, 甚至會退回, 這就證實孩子是具有深度知覺能力的。

Advertisiment

發展心理學研究者James F.Sorce等人後來進一步推進了實驗。 他們讓孩子的媽媽站在“視覺懸崖”的另一邊, 做出開心興奮或者害怕的表情, 看媽媽的表情會不會影響一歲左右的寶寶是否跨越“懸崖”的決定。

研究結果發現, 如果媽媽的表情是害怕, 大部分寶寶會選擇不跨越“懸崖”;如果媽媽的表情是開心興奮, 大部分寶寶可能跨越“懸崖”。

而對照研究則發現:如果沒有“懸崖”, 無論媽媽的表情如何, 所有的孩子都會毫不猶豫爬向媽媽。

這個研究證實:當孩子不確定周圍環境是否安全時, 他們會將媽媽(或者其它主要照料者)的情緒表情作為參照物。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媽媽是否焦慮會深深影響孩子的社交行為

我們再想想,

Advertisiment
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是如此?比如, 當孩子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他們會不會先看看媽媽的反應再決定如何行動?

當孩子遇到陌生人, 他們不確定是否安全, 很多孩子不會第一時間和陌生人打招呼, 甚至會害怕地躲在媽媽背後或者懷裡。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著急, 和朋友輕鬆愉快地聊天, 通常要不了多久孩子就能平靜下來, 雖然可能不會去主動說話, 但是會安靜地好奇地觀察你們。

反之, 如果媽媽很著急去催促孩子, 或者自己一臉焦慮, 很多時候, 你會發現孩子退縮的更加厲害。 因為, 媽媽的表情、語氣以及其它身體語言讓他們更加緊張了, 於是孩子甚至會哭鬧著要媽媽離開。

再想一下, 在孩子害怕陌生人、送孩子去幼稚園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我們是如何做的?

有的媽媽在孩子入園前就各種擔心和焦慮, 總是害怕孩子會適應不了, 這些情緒會不知不覺帶給孩子。 在送孩子去幼稚園的時候, 孩子哭會讓媽媽非常緊張和擔心, 總是走幾步就忍不住回頭再去安撫孩子, 有的媽媽甚至是孩子哭, 媽媽也哭……

我們可以想想, 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給孩子傳遞什麼樣的資訊呢?他會覺得幼稚園是好地方嗎?還是覺得是個可怕的地方, 以至於媽媽都害怕和不放心?

雖然孩子在陌生環境和接觸新事物其實也受其它各種因素的影響, 比如孩子的先天氣質、新事物或者新環境的特點、孩子當時的生理心理狀態等等, 但是養育者的表現也是非常重要的。

Advertisiment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 我們大人也是如此。

我們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和文化裡, 也會去看周圍那些當地人的言行, 尋找我們自己言行的參照系, 不是嗎?

有時候, 僅僅作為孩子的社交參照系還是不夠的;正視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同樣重要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位朋友, 她說自己也有過失敗的經歷:有一次, 家裡飛進了一隻蝙蝠, 她表現得很淡定, 但是孩子還是很害怕, 並且對她說“我就是個膽小鬼”。

我很好奇問朋友:“那你是怎麼回答的呢?”

朋友說:“我說也不是, 人都是會害怕的, 只是慢慢的你會學會怎麼控制自己的害怕, 控制住了, 才叫勇敢。 勇敢不是不知道害怕, 不知道害怕是傻!”

說實話, 我很喜歡她的這些親子對話, 所以在徵求她的同意之後專門放到了文章裡。

這個地方我們要非常注意的是:我們是孩子的社交參照物,但是並不一意味著孩子只要看到我們的表現,他們就會和我們一樣。

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特別喜歡或者特別害怕的東西;而且對於同一件事情,大人的成長閱歷和生活經驗是孩子所沒有的, 所以要求孩子對任何事物和大人一模一樣的反應,本來就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當發現我們的表現不足以減少孩子的害怕、沮喪或者其它情緒的時候,不要責怪孩子,也不要覺得自己沒有做好。

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的感受,告訴孩子你小的時候碰到過哪些類似的情況,當時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那些害怕、沮喪、憤怒等等情緒你也經歷過。

告訴孩子:

情緒本身沒有對錯,情緒是我們生存的重要條件,只有知道害怕,我們才會規避危險;只有知道生氣,我們才知道哪裡讓我們不滿、需要我們去改變;只有知道開心,我們才知道怎麼樣讓自己開心……

所以重點不是否定情緒,而是理解情緒、接納情緒,併合理應對情緒背後的問題。

這個地方我們要非常注意的是:我們是孩子的社交參照物,但是並不一意味著孩子只要看到我們的表現,他們就會和我們一樣。

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特別喜歡或者特別害怕的東西;而且對於同一件事情,大人的成長閱歷和生活經驗是孩子所沒有的, 所以要求孩子對任何事物和大人一模一樣的反應,本來就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當發現我們的表現不足以減少孩子的害怕、沮喪或者其它情緒的時候,不要責怪孩子,也不要覺得自己沒有做好。

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的感受,告訴孩子你小的時候碰到過哪些類似的情況,當時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那些害怕、沮喪、憤怒等等情緒你也經歷過。

告訴孩子:

情緒本身沒有對錯,情緒是我們生存的重要條件,只有知道害怕,我們才會規避危險;只有知道生氣,我們才知道哪裡讓我們不滿、需要我們去改變;只有知道開心,我們才知道怎麼樣讓自己開心……

所以重點不是否定情緒,而是理解情緒、接納情緒,併合理應對情緒背後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