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制定合理的生活和學習計畫

心太軟——怕影響孩子情緒

★家長的表現:丹丹(化名)從小體質不好, 雖然進入幼稚園兩個多月了, 可總是請假在家休息。 本來好幾次丹丹病已經好了, 可是媽媽一提去幼稚園, 丹丹就開始哭。 這一哭, 媽媽心就軟了:不去就不去吧, 反正病也沒有好利索, 再養養。 就這麼一直拖著, 丹丹兩個月的出勤率只有12天。

★潛臺詞:孩子這麼小, 病剛好, 一定不要影響她的情緒。 況且幼稚園又不是系統性知識的學習, 落下就落下吧。 不就是畫畫、唱歌、做遊戲嗎?在家陪她一起玩就行了。

★寶寶的反應:媽媽的妥協, 讓丹丹更不願上幼稚園了。

Advertisiment
媽媽非要送她去幼稚園的話, 她就使勁地哭或者跺腳, 要不就說肚子疼。 進入幼稚園後, 不能很快融入到小夥伴的遊戲中, 總是呆在一邊看, 很少參與。

★專家進言:孩子在初入園時, 幼稚園會設置適宜的環境和過渡環節來讓孩子感受幼稚園的舒適和溫暖, 另外會給孩子制定合理的生活和學習計畫, 包括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的藝術創作活動和遊戲活動等等。 如果擔心孩子病後護理的問題, 可以建議老師多留意一下, 也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討論在幼稚園看到的有趣事情。 但是千萬不能因為孩子撒嬌而放棄入園, 這樣無形中會教給孩子逃避去幼稚園的另一個藉口。

偷偷看——擔心孩子沒人管

★家長的表現:佳佳(化名)媽媽每次把佳佳送到幼稚園後,

Advertisiment
都不會馬上離開, 而是躲在幼稚園門口, 偷偷看著佳佳, 直到看到佳佳停止啼哭才離去。 偶爾還會帶佳佳在戶外遊戲區玩半個小時才送到班裡去。

★潛臺詞:孩子哭著進園, 老師有沒有時間哄她?如果沒有理她, 她會不會一直哭下去?我多陪她一會兒, 她是不是就能好一些?

★寶寶的反應:儘管佳佳已經入園一個多月了, 可每次到幼稚園都會大哭, 而且一會兒就跑到門外看看媽媽還在不在, 如果不在, 會有些失望但不會哭。 如果看到媽媽, 就會大哭不止。

★專家進言:孩子會根據家長的某些行為來判斷幼稚園的安全性。 如果家長對孩子在幼稚園是否適應存有憂慮, 那麼孩子對入園也會憂心忡忡。

Advertisiment
家長躲在門口偷偷觀察寶寶的行為, 就是對寶寶和幼稚園老師不放心的表現。 寶寶發現家長遠遠地看著自己, 又不能回到家長身邊, 肯定會覺得委屈, 哭鬧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所以, 家長把孩子交到老師手上後, 應該愉快地和孩子道別, 然後儘快離開, 別把自己的不安傳遞給孩子。

寶寶要上幼稚園了, 家長的心也揪起來了:第一次過集體生活, 要接受陌生的老師和同伴, 要遵守幼稚園的制度, 要學會和其他小朋友共用玩具……總擔心寶寶的心理承受不了。 要提到寶寶的入園焦慮, 家長們都能說出個一二來。 可是, 恰恰被家長們忽略的, 卻是他們自己的心理:家長們同樣也要面臨著入園的心理關,

Advertisiment
而且, 這一關過得不好, 把你的焦慮“洩露”給了寶寶, 那可是“後患無窮”啊。

根據多年的幼教經驗, 曆下實驗幼稚園的李想老師列舉了一些家長們經常不注意的做法, 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暗示, 導致遲遲不能適應幼稚園生活。 本報記者特意整理出來, 以供廣大年輕的爸爸媽媽借鑒。

千叮嚀——擔心老師照顧不周

★家長的表現:寶寶剛上幼稚園, 家長一百個不放心, 每次送寶寶到幼稚園, 都反復囑咐老師看好孩子, 該給寶寶吃什麼, 什麼時候喝水, 戶外活動應該注意什麼……面對孩子不舍的哭鬧, 家長又一再向孩子保證, 會很早來接寶寶回家, 會帶禮物來。

★潛臺詞:幾個老師面對十幾個孩子, 能照顧得像家裡那麼好嗎?會不會不小心讓寶寶受傷了?如果老師忘記提醒寶寶喝水,

Advertisiment
寶寶不好好吃飯, 渴了餓了怎麼辦?

★寶寶的反應:入園一段時間了, 小宇仍然不願意上幼稚園, 每次媽媽送他到園裡, 他都緊緊拉著媽媽的衣服, 不願意鬆開。 每天下午媽媽來接時, 他都表現得非常高興, 不和老師說再見就迫不及待地要走。

★專家進言:小宇媽媽對老師不放心, 所以才會左交代右囑咐, 小宇在旁邊的感覺是媽媽迫不得已才把自己送到幼稚園, 幼稚園老師肯定不如媽媽, 所以, 小宇也對老師產生了不信任的情緒, 不願意在幼稚園多呆一會兒。 小宇媽媽需要表現出自身對於幼稚園的熱愛和信任, 多和孩子討論幼稚園有趣的事情, 才能逐漸消除孩子的不安。

占玩具——怕孩子受委屈

★家長的表現:宇宇(化名)進入幼稚園一個多月了,情緒逐漸變好。有一天,媽媽在幼稚園看到宇宇因為搶一個玩具轎車和另一個孩子發生了爭吵,宇宇被推了一下。媽媽在旁邊心疼得要命,以後每次都幫孩子占這個玩具。每天早上催宇宇入園都會說:早點走,我們就能玩到這個玩具了。

★潛臺詞:我的孩子從來沒有受過這種委屈,幼稚園這麼多小朋友,玩具畢竟有限,如果孩子玩不上,該多失望啊!

★寶寶的反應:宇宇每天到幼稚園都很積極,入園後也會占著這個玩具不撒手,其他小朋友想玩,宇宇不給,實在不行就開始哭,然後大聲喊著找媽媽。

★專家進言:因為家長的默許,孩子霸佔玩具的欲望得到了強化,無形中讓寶寶覺得自己這樣做是很正常的。而且家長以玩具為入園的誘餌,在短時間內可能會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長期下去,一旦這個玩具對寶寶失去了吸引力,他對幼稚園的興趣就會下降。在幼稚園,孩子可以在爭奪玩具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和他人友好交往,所以家長應該和老師配合,鼓勵孩子適應集體生活,學會和其他小朋友共用玩具,感受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樂趣。

占玩具——怕孩子受委屈

★家長的表現:宇宇(化名)進入幼稚園一個多月了,情緒逐漸變好。有一天,媽媽在幼稚園看到宇宇因為搶一個玩具轎車和另一個孩子發生了爭吵,宇宇被推了一下。媽媽在旁邊心疼得要命,以後每次都幫孩子占這個玩具。每天早上催宇宇入園都會說:早點走,我們就能玩到這個玩具了。

★潛臺詞:我的孩子從來沒有受過這種委屈,幼稚園這麼多小朋友,玩具畢竟有限,如果孩子玩不上,該多失望啊!

★寶寶的反應:宇宇每天到幼稚園都很積極,入園後也會占著這個玩具不撒手,其他小朋友想玩,宇宇不給,實在不行就開始哭,然後大聲喊著找媽媽。

★專家進言:因為家長的默許,孩子霸佔玩具的欲望得到了強化,無形中讓寶寶覺得自己這樣做是很正常的。而且家長以玩具為入園的誘餌,在短時間內可能會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長期下去,一旦這個玩具對寶寶失去了吸引力,他對幼稚園的興趣就會下降。在幼稚園,孩子可以在爭奪玩具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和他人友好交往,所以家長應該和老師配合,鼓勵孩子適應集體生活,學會和其他小朋友共用玩具,感受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樂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