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制訂一個好的研究計畫要全面考慮

計畫要緊緊圍繞研究內容來定。 要有科學性, 而且切實可行。 為此, 必須進一步細化我們的研究內容。

這裡也要用發散與聚合相結合的思維方式。 如我們將“支持、引導小班幼兒探究行為策略的研究”作為題目, 細化研究內容耐可以先在“領域”的維度充分發散, 即認真思考一下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教育中如何研究;再從生活、活動區、集體活動等環節的維度去發散, 即想一想在以上環節中如何研究。 這兩個維度還會有交叉。 最後通過對“有效性”與“可行性”的思考來聚合、篩選, 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

Advertisiment
有了這樣的過程, 考慮就會比較周全。

制訂計畫時一定要想到最後得出結論的方法, 如果有定量分析, 則對資料來源、統計方法, 甚至將使用哪一個公式或統計軟體, 都要心中有數。 有人在大班做完實驗, 幼兒畢業了才發現資料收集有問題——漏掉了一些資料, 卻已無法彌補。 出現這種情況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計畫要充分考慮研究過程中各種條件和因素的影響, 要具有操作性, 這樣才能保證課題的推進。

為了計畫能順利實施, 最好用表格的方式, 明確幾個要素。 例如, 我們準備將“支持”幼兒自發探究活動策略的研究貫穿於整個研究過程的始終, 而對“引導”幼兒探究的策略要分階段加以嘗試和總結, 就需要制訂如下計畫。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