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剖宮產之橫切口與縱切口

橫切or縱切, 你們看到的只是腹部傷口的橫切或者縱切, 而不是子宮的橫切或者縱切, 真正影響子宮的是在子宮上的橫切或者縱切。 無論腹部傷口是橫的, 還是縱的, 子宮上的傷口其實都是橫的, 一般來說, 子宮上不會取縱切口。 這裡說的是一般情況, 當然也會有例外。

無論外面切口是橫是縱, 子宮上的切口通常都是做的“子宮下段橫切口”, 如下圖第一張。

第二個“古典式剖宮產切口(子宮體部縱切口)”對子宮的損傷是最大的, 由於在此妊娠子宮破裂風險高, 手術出血多, 已經廢棄了很多年。 第三個“子宮下段縱切口”,

Advertisiment
損傷不如古典式切口大, 但是仍然會切斷的較多的子宮肌纖維, 現在也基本不用。

但是!!在一些極端情況下, 比如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等, 子宮下段完全被胎盤覆蓋, 手術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原本習慣下刀的部位滿是怒張的血管, 使我們無法下刀, 此處下刀就意味著大出血, 醫生會選擇子宮體部找切口, 以減少出血風險。 在子宮體部做切口, 皮膚開縱切口會方便很多, 所以很多時候, 如果病人是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等情況, 醫生往往更傾向於選擇皮膚的縱切口, 這樣能給醫生在手術中更大的自由度。 手術醫生自由度越大, 病人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腹部皮膚橫切口, 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講, 無疑是首選, 如第一張圖所示,

Advertisiment
下腹部橫切口, 手術疤痕用小內內就能基本遮擋。

因此, 現在常規的剖宮產手術, 幾乎都是在皮膚上做橫切口。 而橫切口的好處其實還不止於此, 有人說, 橫切口會切斷經絡、切斷神經, 手術損傷大, 其實不然。 要說損傷, 橫切口絕對不如縱切口。

這是人體經絡圖, 如果經絡真的是像圖上畫的那樣, 一條一條的實線的話, 確實, 橫著一刀下去, 重要的經絡全被切斷了。 但是真的如此嗎?

經絡是什麼?經絡並不是實體的東西, 在解剖學研究過程中, 從來沒有人解剖出過任督二脈。 經絡, 只存在於活的機體。 我對經絡的理解是, 與神經、血管、內分泌、體液、細胞自分泌、旁分泌等多種活的機體才具備的功能集合體。 經絡上, 不同穴位受刺激的反應,

Advertisiment
和表現方式是不一樣的, 這和該穴位所處位置的組織、細胞等的功能組合不同有關。 只要是活的機體, 經絡和穴位就會存在。 而所謂“經絡不暢”, 未必是經絡“斷”掉了, 更可能是經絡上的功能組合單位, 存在某些功能缺陷。 比如神經出問題了, 或者血管出問題了等。 (關於經絡的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 歡迎專業人士指正!)

橫切口更接近皮膚天然紋理, 術後疤痕更小。

人體解剖學第二版教材, 總論部分有一張圖, 是關於人體各個部位皮膚紋理走形的(不是這張, 這張在網上找的)。 手術切口的選擇, 在優先滿足手術操作的前提下, 應該盡可能與切口部位的皮膚紋理吻合, 這樣的切割, 傷口對合更好, 癒合更容易, 術後疤痕更小。

Advertisiment
下腹部的皮膚紋理, 是橫行的, 因此橫切口更有優勢。

下腹部的淺表神經也是橫行的, 與皮膚紋理走向大致一致。

神經是從脊柱的發出來的, 從後背繞過側面, 向前到了腹前壁(如圖), 其走形於肌肉間隙只配肌肉的運動, 穿梭于皮下脂肪, 接受皮膚的感覺傳入。 腹壁神經的走形方向和皮膚紋理方向高度吻合, 因此, 實際上橫切口並不容易切斷神經。

腹部的肌肉、肌肉腱膜都是以橫行為主。

腹部的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 都是橫行纖維, 不過手術不會損傷到這些肌肉, 但是手術會切開腹直肌鞘。 腹直肌鞘是由腹內外斜肌腱膜構成的, 腹直肌鞘的纖維走向和腹內外斜肌的纖維走向是一樣的。 左右的腱膜在正中線部位編制形成腹白線。

Advertisiment
因此, 橫切口, 符合腱膜的纖維走向, 切斷的腱膜纖維最少, 而縱切口是要縱行切開腹白線, 腱膜纖維多少被切斷, 就不用說了。 這就是為什麼術後傷口裂開, 多見於縱切口, 而少見於橫切口的原因。

大家注意到, 腹直肌是縱向的, 那麼手術 切斷腹直肌呢?不會的, 腹直肌鞘被打開後, 由於腹直肌是左右兩塊, 從中間分離, 把腹直肌左右兩塊, 往兩邊以扒, 中間就露出來了, 所以一般不會切斷腹直肌。 不過在扒開左右腹直肌的時候拉斷少許肌纖維是難免的, 但事實證明, 這並不對腹直肌的功能造成任何影響。

再扒一扒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解剖學話題。

什麼是馬甲線, 什麼是人魚線!

馬甲線, 就是腹直肌外緣, 腹內外斜肌從肌纖維變成腱膜的部位,這條線內側是腹直肌,外側是腹內外斜肌。肌肉發達,而皮下脂肪少的時候,就會形成輪廓。解剖學上也稱之為“半月線”。

人魚線,其實就是腹股溝韌帶這個位置,上邊是腹外斜肌。肌肉發達了,皮下脂肪少了,這裡形成生理凹陷,顯得很健美。

既然橫切口這麼好,那麼為什麼還有人做縱切口,橫切口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橫切口最不好的地方就是,靈活度太差,當遇到手術困難,或者需要探查上腹部的時候,延長切口對擴大手術野的效果很不好。這時候縱切口的優勢就明顯了,切口從恥骨聯合向上一直延長到劍突下都沒問題,能暴露整個盆腹腔的器官,遇到任何困難,或者意外,至少在切口、手術暴露方面,都能充分應對,能給外科醫生以最大的操作自由。在一些困難手術上,醫生自由度大了,病人的安全性就更高了。畢竟,手術還是應該把保命放在第一位,而對美觀的追求,在疾病和生命安全面前,只能靠後站!

腹內外斜肌從肌纖維變成腱膜的部位,這條線內側是腹直肌,外側是腹內外斜肌。肌肉發達,而皮下脂肪少的時候,就會形成輪廓。解剖學上也稱之為“半月線”。

人魚線,其實就是腹股溝韌帶這個位置,上邊是腹外斜肌。肌肉發達了,皮下脂肪少了,這裡形成生理凹陷,顯得很健美。

既然橫切口這麼好,那麼為什麼還有人做縱切口,橫切口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橫切口最不好的地方就是,靈活度太差,當遇到手術困難,或者需要探查上腹部的時候,延長切口對擴大手術野的效果很不好。這時候縱切口的優勢就明顯了,切口從恥骨聯合向上一直延長到劍突下都沒問題,能暴露整個盆腹腔的器官,遇到任何困難,或者意外,至少在切口、手術暴露方面,都能充分應對,能給外科醫生以最大的操作自由。在一些困難手術上,醫生自由度大了,病人的安全性就更高了。畢竟,手術還是應該把保命放在第一位,而對美觀的追求,在疾病和生命安全面前,只能靠後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