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 劉女士剖宮產產下一個寶寶。 今年初, 劉女士再次懷孕, 但數次彩超檢查發現劉女士的胎盤長在了上一次剖宮產的瘢痕上, 位於子宮的下段, 分娩前後隨時可能大出血。
為了保住大人和寶寶, 專家把手術地點定在了複合手術室, 一邊即時觀察血管出血情況一邊做手術, 介入科醫生水囊阻斷血管的同時, 產科醫生開子宮取寶寶, 不僅沒影響寶寶的生命健康, 還成功保住了劉女士的子宮。
危險!兇險性前置胎盤100%會大出血正常的子宮, 表面是光滑, 胚胎會自動附著在這片“土壤”的某一處。 而劉女士曾4次流產,
Advertisiment
由於子宮的下段血管並不豐富, 胎盤為了自身需要, 不斷往外伸展吸取營養, 血管就越來越粗, 甚至穿透子宮。 “36周做檢查, 她的胎盤依然位於子宮下段, 完全覆蓋了子宮內口, 其中一部分胎盤像大樹的根一樣侵犯到子宮的肌層中, ”這種情況是兇險性前置胎盤, 她的胎盤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埋藏在子宮裡, 媽媽大出血的機會非常高(產後100%會大出血), 甚至手術中要摘掉子宮才能保命。
不僅如此, 劉女士還患有地中海貧血、妊娠期糖尿病, 增加了保留子宮的難度。
借力複合手術室 成功化險為夷兇險性前置胎盤威脅著媽媽和腹中胎兒的生命健康,
Advertisiment
媽媽腹中有一條大血管——腹主動脈, 為子宮、下肢等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血流供應, 這也是導致大出血的“源頭”。 “這條‘水管’關不好, 切開子宮取寶寶後不到2分鐘, 母親就會出問題, 但寶寶還沒取出來就‘關閘’, 寶寶會缺氧, ”為了解決這兩難問題, 唯一的方法就是“關閘”與取寶寶同時進行。
手術前, 介入醫生在腹主動脈預先放入一個球囊裝置, 取寶寶時就充盈球囊, 至少可以阻斷一半以上的血流。 但是大血管的下方還有數條小血管——雙側子宮動脈等, 為了即時觀察腹中所有血管情況,
Advertisiment
一切準備就緒, 手術比較順利, 寶寶取出後也沒有出現“血海汪洋”。 但專家發現, 間斷按壓劉女士宮底時發現有“細水長流”式出血, 術後累計出血600ml, 說明腹中還有出血點。
考慮劉女士術中出血1000ml, 專家決定加用明膠海綿顆粒進行栓塞雙側子宮動脈, 效果立杆見影, 子宮不再繼續出血。 劉女士的子宮終於保下來了!
產婦兇險性前置胎盤 最遲不超過36周入院前置胎盤可分為兇險性和非兇險性,
Advertisiment
近年來隨著高精尖的介入手術逐漸開展, 少數大型的綜合醫院將介入方法引用到剖宮產術中。 最新文獻報導在剖宮產術中寶寶娩出後胎盤剝離前進行介入治療, 使用明膠海綿顆粒行髂內動脈栓塞以阻斷子宮血供, 但往往需要將大出血的孕婦從常規手術室轉運至介入複合手術室, 以及臨時增加介入置管環節均耗費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增加了患者麻醉及感染的風險。
在一體化數位介入複合手術室進行剖宮產, 可直視觀察患者介入治療的效果,
Advertisiment
此外, 孕婦28周前胎盤位置尚未固定, 若28周後產檢仍為前置胎盤, 就要特別留意, 最好34周就入院觀察, 最遲不超過3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