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觀察切口、勤翻身、取半臥位休息、儘量自己排尿。 手術當天要注意觀察切口有無滲血, 如有滲血及時通知醫生。 一旦發現切口紅腫、灼熱、劇痛及有滲出物, 及時告之醫生。 為了促進麻痹的腸肌蠕動功能及早恢復, 使腸內氣體儘快排出, 要多做翻身動作, 以減輕腹脹。 由於產婦起來活動的時間較自然分娩者晚, 不利於惡露排出, 休息時以稍硬一些的板床為佳, 並注意取半臥位, 同時配合勤翻身。 這樣, 不僅可促使惡露排出, 避免引起官腔感染, 影響子宮復位, 而且有利於切口癒合。 拔掉導尿管後, 一有尿意努力自己排尿,
Advertisiment
術後護理:
切口結痂後會產生癢感, 不要用手抓撓, 應該讓其自然脫落。
取下切口紗布後, 在其上覆蓋一小塊幹毛巾後再圍上束腹帶, 這樣可減少因摩擦而產生的不適感。
在咳嗽、笑以及下床之前, 最好先用手固定住切口部位, 防止縫線斷裂。
每次下床時, 先側臥然後以手支撐身體起床, 避免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
術後三四個小時排一次尿, 排尿時留意是否有灼熱或刺痛感, 以及早發現尿道感染。
術後4周內不要做繁重的家務活或提舉重物。
產後42天去產科複查, 觀察子宮是否入盆, 惡露是否乾淨等, 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如果使用腹帶, 可以減輕翻身或下床時引起的切口疼痛。
Advertisiment
睡臥時最好採取側臥、微屈曲體位, 以減輕腹壁切口的張力。
回家l周內最好每天測測體溫, 發現低熱及時去看醫生, 以避免病情發展。
避免陽光直接曝曬切口或吃深色食物, 這樣會使瘢痕顏色加深, 變得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