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還有一個月就要生了, 準備剖腹產。 想問一下醫生, 剖腹產的過程是什麼樣的?產後有哪些方面要特別注意呢?
答:剖腹產在醫學上叫“剖宮產”, 也有不少人戲稱為“拋婦產”, 很多准媽媽對它又害怕、又好奇, 今天袋鼠麻麻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剖宮產的小知識。
1、剖宮產的過程
第一步:術前準備
在手術的前一天飲食要清淡, 為了防止麻醉時發生嘔吐, 手術前一晚12點之後就不要在吃東西了。 手術當天護士會給產婦聽聽胎心、備皮、取血、插導尿管, 一切準備就緒後就可以進手術室了。
第二步:麻醉和消毒
Advertisiment
麻醉醫生會指導產婦採取側臥、彎腰的姿勢, 並儘量保持不動。 麻醉生效之後, 產婦仍然是清醒的, 只是肚臍以下的部位沒有痛覺。 麻醉醫生會在產婦的腹部、大腿各處戳戳按按, 如果不痛就是麻醉已經生效了。 護士會給產婦的腹部、大腿上1/3的區域進行消毒, 準備下一步的手術。
第三步:切開腹壁和子宮
醫生要逐層切開皮膚、脂肪、肌肉和腹壁, 然後把手伸入腹腔, 檢查子宮、胎兒的情況, 以及附近器官有沒有破裂、粘連等異常情況, 然後切開子宮。
切口分為橫向和縱向, 縱向切口會增加再次分娩時子宮破裂的風險、不利於順產, 所以目前醫生大多選擇橫切口。 但是縱切口也有好處, 它的出血量比較少、手術視野更好、能讓胎兒更快地分娩,
Advertisiment
第四步:拉出並清理胎兒
子宮切開後, 醫生把手伸入到子宮裡, 托住胎兒的頭, 同時用力按壓子宮底部、把胎兒向下推, 胎兒的頭、肩膀和身體就可以逐漸娩出了。
等寶寶娩出後, 醫生會簡單清理一下寶寶口、鼻裡的羊水和粘液, 同時將臍帶夾住、剪斷, 寶寶就算正式來到這個世界啦!
第五步:娩出胎盤、縫合子宮和腹壁
寶寶脫離母體後, 醫生會在子宮上打一針縮宮素, 讓子宮收縮、胎盤自然剝離, 再順著臍帶把它取出。 胎盤娩出後, 醫生要依次縫合子宮和腹壁, 到這裡手術就算基本完成了。
2、產後護理和恢復
因為剖腹產要麻醉, 所以手術後需要不用枕頭、平躺6小時。 還要“壓肚子”來刺激子宮收縮,
Advertisiment
麻醉效果消失之後, 新媽媽的傷口會很疼, 可以用“陣痛泵”來緩解疼痛, 不要硬挺。
6小時後, 新媽媽就可以枕上枕頭, 採用側臥位或者半坐臥位休息了。 這樣的姿勢可以促進排氣、降低對傷口的牽拉, 減輕傷口疼痛。
要特別注意的是, 麻醉會對腸道功能有一定影響, 所以腸道功能恢復的標誌“放屁”出現之前, 只能吃少量半流質、易消化的食物和湯水, 有排氣後才能正常吃飯哦。
手術24小時後, 護士會來拔掉導尿管, 然後新媽媽就要忍著疼痛、儘快下床活動了!可以先坐起來在床邊活動一下手腳, 再由家人幫助下地走動, 千萬不能怕疼而躺著一動不動, 這樣會影響下肢血液迴圈, 有發生下肢血栓、甚至肺栓塞的危險,
Advertisiment
住院期間, 醫生和護士會幫你進行傷口的換藥和觀察, 直到拆線出院, 所以這個階段不用特別擔心, 如果有傷口有痛、癢、腫脹等不適感, 可以直接問醫生, 但不能自己隨便揭開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