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寶寶應該注意什麼

看著懷中這個小小軟軟的寶貝, 我們不禁感歎造物主的神奇, 這娃就這樣降臨了, 小小軟軟, 嬌嫩得不得了。 在娃兒初生的這段時期, 新手爸爸媽媽們應該如何照顧這個剛出生的寶寶呢?以下事項需要我們打起十二分的警覺, 精心照顧。

1、剛出生的寶寶的臍部

嬰兒呱呱墜地後, 接生醫生就會幫新生寶寶剪斷臍帶並用消毒紗布包紮好, 一般而言, 一星期左右嬰兒的臍帶就會自然脫落。 在給孩子洗澡時, 家長們切記不要讓孩子在水中浸泡過久。 另外, 墊尿布時, 如果尿布比較長, 最好要在腰部處反折下來,

Advertisiment
以免尿液蔓延至臍部。 洗完澡需用酒精棉消毒臍部, 並留意觀察臍帶周圍是否有紅腫、滲水或特殊氣味, 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2、剛出生的寶寶的眼睛

剛出生的寶寶哦眼睛護理是很重要的。 孩子出生時容易攜帶病菌, 尤其是眼部容易發生結膜炎, 另外孩子的小手舞動個不停, 喜歡亂抓異物, 不經意間, 就會損傷孩子的眼部。 在平日給小孩洗臉時, 我們可以用溫開水清洗眼部, 如果結膜比較紅, 可以用眼藥水點眼, 每天3次。 如果是抓傷, 我們就要勤加給小寶貝剪指甲了, 實在不行, 就戴上薄手套, 來防止小孩的抓傷。

當孩子的眼部有異物時, 我們可以輕輕地用水沖洗或用消毒棉簽擦拭掉, 如果比較困難, 最好找醫生處理,

Advertisiment
以免傷及眼角膜。

3、剛出生的寶寶的頭垢

有一些剛出生的寶寶的頭上有污垢。 有些家長試圖用力把它們摳掉, 或用草藥外敷, 其實這些行為都是相當危險的, 尤其是在腦門附近的污垢。 新聞上就曾報導過這樣一個消息, 家長試圖清楚寶寶頭上的污垢, 從而引發孩子的腦部感染, 最後孩子發生細菌性腦膜炎, 導致肢體癱瘓。 正確的處理辦法是用植物油軟化, 漸漸會自然脫落。 或者家長完全可以眼不見為淨, 不加理會, 一般到了寶寶6 個月左右, 寶寶的頭皮就自然而然乾淨了。

4、剛出生的寶寶的耳朵

給孩子洗澡時, 我們要用雙手閉合孩子的耳廓, 儘量避免洗澡水流進外耳道, 如果不小心流進去, 則把小孩的頭側向一邊,

Advertisiment
讓水流出。 當然也用棉簽輕輕地把水擦拭掉, 但不要把棉簽插進外耳道。

在感冒時也要留意孩子是否有耳朵的不適的情況, 是否有分泌物流出或有特殊異味。 如果孩子老是抓耳朵, 就要擔心患中耳炎的可能了。

5、剛出生的寶寶的口腔

剛出生的寶寶的口腔要正確護理, 尤其是給寶寶喝奶或吃米糊後, 要適當地給寶寶喂些溫開水, 清理下口中的食物殘渣。 如果嘴裡出現白色的分泌物, 則可能是患了鵝口瘡, 需要用抗黴菌的藥物、紫藥水等抗黴菌。 我們也可適當地給孩子補充維生素, 以保持口腔黏膜的完整, 防止口腔炎。

6、剛出生的寶寶的屁股護理

預防紅屁股的發生, 要時刻注意讓寶寶的皮膚乾燥衛生。 在選擇尿布時,

Advertisiment
有兩種尿布可以選擇, 傳統的紗布尿布和一次性紙尿褲。 一般來說, 布尿布更貼身、透氣, 經濟環保, 晴好的白天與夏天使用起來很方便。 而紙尿褲在陰雨天與夜晚使用非常方便。

孩子在大便後, 家長們要不厭其煩, 及時用溫水把屁股洗乾淨, 尤其是腹瀉的孩子一定要做好這一點。 並要注意用毛巾擦乾皮膚時, 要輕輕把水吸幹, 而不是來回擦拭皮膚, 以免損傷嬌嫩的會陰部及肛門周圍皮膚。

尿布被某些家長認為吸水性能好可用的時間長些。 因此常常忘了更換。 這種情況下, 尿布疹往往發生在這些寶寶身上。 處理的辦法就是不偷懶, 勤動手。 布尿布要經常曬太陽, 來消毒殺滅細菌。 另外, 孩子剛換下尿布後或剛剛大便後,

Advertisiment
要讓屁股自然晾曬一會兒, 不要立刻就包上。

7、剛出生的寶寶的餵養方法

剛出生的嬰兒, 母乳或配方奶應該是孩子主要的營養來源。 你沒有必要過多擔心他的食譜, 你需要建立一個規律的餵養方式, 並確保他得到了足以維持生長所必需的熱量。

規律的餵養方式並不是要求寶寶在什麼時候吃掉定量的奶, 更重要的是在他需要時作出的反應。 如果採用配方乳餵養, 在餵奶快要結束時, 他仍然沒有吃飽, 他會發出哭聲;另一方面, 如果他在最初10分鐘得到足夠的奶量, 他可能停止並開始睡覺。 母乳餵養嬰兒稍有差別, 表現為嬰兒饑餓時並不總是哭泣, 得到足夠的奶時向你發出的惟一信號是他的體重增加, 他也需要一天餵奶3~4次, 滿月前禁止睡眠時餵奶。我們既是要按需餵養,根據孩子食量來增減奶量。

寶寶越小,照顧起來也就越費心。作為家長們,需要通過各種管道,積攢照顧新生兒衣食住行等各種知識。當孩子出現異常情況時,我們要及時就醫,聽取專業人士的建議。千萬不能完全聽信口耳相傳的經驗,否則不只爸爸媽媽們辛苦,連寶寶也會受到影響。

滿月前禁止睡眠時餵奶。我們既是要按需餵養,根據孩子食量來增減奶量。

寶寶越小,照顧起來也就越費心。作為家長們,需要通過各種管道,積攢照顧新生兒衣食住行等各種知識。當孩子出現異常情況時,我們要及時就醫,聽取專業人士的建議。千萬不能完全聽信口耳相傳的經驗,否則不只爸爸媽媽們辛苦,連寶寶也會受到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