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剛睡就醒+醒了就哄,哄娃睡覺=往死裡折騰

卡!

這種一哄就睡著的唯美鏡頭,

只有電視裡才有。

真實生活中, 哄娃睡覺可沒這麼容易

抱著哄半天, 終於睡著了,

剛放到床上又醒了, 抱起來接著哄,

睡著了, 再放下, 又醒了,

再哄, 放下又哭了……

周而復始, 每天迴圈, 折騰無數次……

電視劇裡都是騙人的!

哄娃睡覺真的太難啦!

這麼大了還要哄著睡,

困死我了555……

為什麼會醬紫呢? 主要原因就是睡覺習慣沒養好

新生兒睡眠多, 每天要睡20個小時左右, 還得不停吃奶, 媽媽們往往會抱哄著寶寶睡覺, 睡著了也繼續抱著。 殊不知, 這個習慣隨著孩子長大, 會越來越不好。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一直抱哄著才能睡覺, 會漸漸形成依賴、驕躁、任性的性格。 一般寶寶4-6個月後, 就能自己在小床上入睡了。

好習慣要從小培養 那該怎麼做呢?

出了月子, 寶寶喝完奶打嗝後, 就應該試著多把寶寶放到床上讓TA自己睡。 儘量只在餵奶時或寶寶不想睡覺的時候抱。

如果寶寶很久沒睡著, 還可以從頭到腳給TA做個撫觸按摩, 再放首優美的音樂或哼首搖籃曲, 幫助寶寶入眠。

一般半歲前, 寶寶需要借助安撫奶嘴來滿足認知欲望、平復情緒、幫助睡眠。 塞個奶嘴自己就能睡!

這是生理需要, 不會影響發育, 一般6-9個月後寶寶就會漸漸失去對安撫奶嘴的興趣, 自己戒掉奶嘴, 所以不用擔心。

不抱著睡, 剛開始寶寶會不習慣, 但一般3個月前幾天後就會適應;但如果寶寶再大一些,

Advertisiment
要再讓寶寶改掉這個習慣, 就不太容易了。

萬事開頭難, 但也得開始。 當寶寶哭鬧, 爸爸媽媽可以陪, 可以哄, 可以摸頭、輕拍、唱歌怎麼都行, 但就是不能把TA抱起來。

剛開始可以側臥在寶寶身旁, 用手臂環繞TA, 讓TA感覺到媽媽的溫暖。

後來就可以坐或站在寶寶的小床邊, 溫柔地拍拍TA, 微笑, 輕聲安慰, 寶寶就會逐漸適應, 重新進入甜美的夢鄉。

把有媽媽味道的衣服放在寶寶身邊, 也可以讓小傢伙感覺到媽媽的陪伴, 給TA安全感。 只要寶寶能感覺到爸爸媽媽就在身邊, 就會慢慢習慣自己睡覺的。

這中間, 也可以看情況穿插些抱睡法, 循序漸進, 但這也是有技巧的, 不然一會又得重複哄睡了。 那就是讓寶寶進入深睡期後,

Advertisiment
再放下。

這就要說到睡眠的兩個階段了——淺睡眠階段和深睡眠階段。

1

淺睡眠階段, 是睡眠的“入口”和“出口”。 大腦中樞神經會發生豐富多彩的生物電反應, 我們會翻身、做夢、感受到周圍的動靜, 眼睛會快速轉動, 所以這個階段也叫快動眼睡眠期。 如果這時醒來, 我們會知道自己做了夢, 並清楚記得夢裡的內容。

2

而深睡階段, 是睡眠的黃金期, 大腦的生物電活動會比較少而慢, 可以使人恢復體力、修復組織、提高免疫力, 眼球也會轉得很慢, 所以又叫慢動眼睡眠期。

慢動眼睡眠期人們不容易直接醒來。 如果被硬性吵醒, 就會感到煩躁、不適, 短期記憶力、認知計算能力也可能受影響, 對身心都不利。

一般入睡半小時才能進入深睡期,

Advertisiment
所以抱睡著的寶寶, 最好等半小時再放下。

如果寶寶呼吸規律、握著的手放鬆了, 碰TA沒什麼反應, 就說明人家已經進入深睡期, 可以放床上了。 放下時要輕, 先放頭, 後放屁股, 繼續安撫一會, 再拿開手。

但小寶寶淺睡期多, 主要還得養成好的習慣。 要徹底改變寶寶已經形成的抱睡習慣, 並不容易。 爸爸媽媽得有耐心, 長期堅持, 不能著急, 訓斥、威嚇寶寶更是不可以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