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經常摔倒, 此時會出現割傷、擦傷和創傷。 割傷是皮膚破損導致流血, 擦傷是皮膚表面並沒有真正破損而是受到摩擦, 因此皮下毛細血管輕微地滲出血液;創傷通常是造成部分深層組織損傷的深層割傷。 小的割傷和擦傷可以在家中處理, 但是創傷需要接受止血、深層清潔、縫合等治療。 割傷很深並且皮膚綻開, 就需要進行縫合。 多數的割傷、擦傷和創傷都極易被細菌感染, 所以在傷後的3天內一定要進行護理。 如果傷口周圍約0.3釐米的範圍內出現小面積的發紅或髮粉的現象屬正常, 但前提是變色的區域不再繼續擴散。
Advertisiment
處理放法
●直接按壓患處止血。
●把患處抬起, 高於心臟。
●止血後用水清洗傷口。
●用繃帶包紮, 保持患處清潔。
何時就醫
●一些創傷是撕裂傷, 撕裂傷通常從皮膚開始撕裂, 貫穿皮膚以及脂肪、血管、神經、肌腱和韌帶在內的皮下組織。 當血管被撕裂後會發生嚴重的大出血, 此種情況需要馬上進行治療。
●傷口大且綻開, 直接按壓患處20分鐘後仍不能止血。
●面部或手上有大或深的傷口。
●傷口周圍變紅、發熱、化膿或者有觸痛。
●頭部有割傷或者擦傷, 並伴有行為失常。
Advertisiment
●發燒時應該及時詢問是否可以接種破傷風疫苗。
家庭護理要點
●割傷的傷勢較輕時可以用溫水清洗傷口。 當確定傷口處沒有灰塵、玻璃或者雜物後, 可在傷口上淋一些雙氧水或者在流動的水流下進行沖洗。
●讓傷口自然乾燥。
●在傷口上抹抗生素軟膏, 然後用創可貼或者紗布繃帶包紮傷口。
繃帶髒了之後要更換, 仍需要先用溫水清洗傷口, 乾燥後再包紮。
●繃帶可以防止傷口污染, 使傷口免受更多的傷害, 並且可以促進傷口癒合。 如果擦傷的地方是容易摩擦到的地方, 則有必要在這個部位包上繃帶保護傷口。
●當給孩子換繃帶時要注意觀察患處周圍有無大面積的發紅, 傷口是否出現流膿等感染跡象。
●照常給孩子洗澡,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的傷口接受了縫合手術治療, 那麼24小時內不要清洗患處。 縫合後要動作輕柔地清潔傷口和塗抹抗生素軟膏。
●應該保證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拆線, 如果線拆得太晚, 可能會在皮膚上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