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動不動就“撒謊”,這真的是孩子變壞的標誌嗎?

有一次, 阿姨帶著千千和幾個熟悉的小朋友在公園裡玩, 他們你追我趕, 玩得可開心了。 玩著玩著, 千千和另一個孩子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打了起來, 千千先動手打了那個孩子, 那個孩子反過來就追千千, 兩個人你追我趕, 跑了一大圈後, 千千體力不支, 被另一個小朋友抓住, 摁倒在地上。

擔心他們出狀況, 阿姨一直緊緊的跟在他們背後。 見狀, 立即把他們拉開了。 趁另一個小朋友不注意, 千千狠狠的在那個孩子身上打了幾拳, 小朋友委屈的哭了起來。 阿姨讓千千道歉, 千千卻頭也不回的跑開了。

那天千千媽媽回家很晚,

Advertisiment
阿姨沒來得及把白天發生的事情告訴千千媽媽。 第二天一早, 千千起床後就跟媽媽說他被小朋友欺負了。 他說小朋友追著他打, 把他摁倒在地上, 害他腳受傷, 腳踝特別疼。 千千媽媽心疼壞了, 同意讓他留在家, 不去上幼稚園。 一直等到下午阿姨過來, 千千媽媽才從阿姨的口中瞭解到事情的原委, 她特別生氣。

◆ ◆ ◆ ◆ ◆

撒謊, 是孩子認知發展的標誌

在孩子所有的行為中, 撒謊, 是家長最不能忍受的壞習慣之一。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誠實, 但是為什麼我們這麼注意, 孩子還是喜歡撒謊呢?

孩子撒謊, 其實是認知發展的標誌。 認知功能發展越健全的孩子, 說謊技巧就越高明, 因為他們有辦法圓謊。 有一項研究發現,

Advertisiment
50%的3歲孩童會說謊, 90%的四歲孩子會騙人。 按照這個邏輯來看, 說謊是孩子長大的標誌。

4歲以前孩子說謊都是無意識的, 他們常常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 但又搞不清楚理想與現實的差別, 於是把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或是幻想的、所期望得到的東西帶到現實中, 從而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 6歲後, 孩子開始懂得了謊言的用途, 他發現撒謊原來可以逃避責任, 比如說因在園裡惹禍了害怕家長責罰, 做錯事了害怕老師批評把責任推給別的小朋友等等, 當孩子說謊後成功逃避責罰時, 他們的說謊行為就會得到鼓勵, 如果謊言說得足夠好, 還能引起注意, 這個時候, 他們會編造一些謊言。

如果家長對孩子期望太高, 很容易讓孩子無力達到,

Advertisiment
孩子為了滿足家長的需要也會撒謊。 不久前, 韓國各大媒體報導了一位元“天才少女”的傳奇故事, 這位在美國上高中的韓裔女孩Sara Kim因著各種耀眼的成績被眾多美國名校錄取, 滿分的SAT成績、高中年度優秀畢業生、4.60的GPA成績……她同時獲得哈佛和斯坦福這兩個頂尖名校全額獎學金, 臉書(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也特意打電話鼓勵她上哈佛。 最神奇的是, 哈佛和斯坦福為了爭奪她, 竟然放下身段, 達成協議, 同意她在兩所大學各讀兩年。

這條新聞迅速的被韓國各大媒體報導, 然後很快跨過太平洋, 傳到Sara就讀的高中附近的韓國人社區。 這時大家才發現不對勁。 於是在一番難度並不高的調查核實後, 真相大白, 原來這一切都是Sara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造的假。

Advertisiment

Sara的行為雖然不對, 但是我們也可以辛酸的從“謊言”中看到Sara是一個希望得到父母誇獎的孩子。

◆ ◆ ◆ ◆ ◆

父母要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謊言

仔仔4歲以前, 也常常“撒謊”。 剛開始他撒的謊都無傷大雅, 比如, 聽到別的小朋友們誇耀自己的新玩具時, 仔仔也會自豪的說:“我家也有一個像山一樣大的機器人呢!”

他上幼稚園剛剛3天, 就因為分離焦慮而發燒, 我讓他在家歇著。 他知道生病可以不用去幼稚園, 就特別喜歡用這個藉口。 有一次, 早餐吃到一半, 他突然捧著肚子眼淚汪汪的跟我說:“媽媽, 我肚子好痛。 ”同時還做出幹嘔的樣子。 我被他的樣子嚇壞了, 趕緊讓他躺下, 幫他揉肚子, 並同意他不用去幼稚園。 過了一會,

Advertisiment
他興奮的在家跑來跑去, 我這才知道被他涮了, 他是裝作不舒服。 後來, 他只要想著不去幼稚園就會找個問題給我。 我也不戳穿他, 只是告訴他, 媽媽要去上班, 實在沒辦法, 我會把藥拿給老師, 請老師幫忙看一下。

有一次, 他自己嘗到了撒謊的後果。 那天幼稚園有小朋友過生日, 帶了生日蛋糕分給小朋友吃。 仔仔吃得很開心。 他跟別的孩子說:“明天是我的生日, 我媽媽也會買一個大蛋糕過來分給大家吃哦!”結果回家後, 他完全忘記了這件事。 第二天根本不是他生日, 所以沒有任何準備。 早上, 我們走到幼稚園門口了他才想起來。 他站在門口, 無論我怎麼勸說他都不肯進去。 我問他原因他也不敢說。 我們倆在幼稚園門口磨了半個小時, 他還是一動不動。我實在沒轍了,只好打電話給他爸爸。在電話裡,仔仔終於吞吞吐吐說出了原因。知道原因後,我沒有批評他,先帶著他在社區裡轉了一圈,告訴他我知道他很想與小朋友分享蛋糕,但是早上沒有準備,現在蛋糕店也沒有開門,讓他先去幼稚園,我出去買。在他們下午放學前我一定把蛋糕送過來。我做了半天思想工作,他還是不同意。

我們又轉回幼稚園門口,他們班剛好出來在操場上活動,老師同學看到他都熱情的招呼他趕緊進去。他猶豫了很久,才在老師的熱情召喚中進去。下午放學時,我如約帶著蛋糕去接他,他才開心起來。這件事發生後,他就很少會隨便“撒謊”了。

當然,有時候,他犯了錯,又害怕承擔由此引發的後果,他也會撒謊。有一次,我們在便利店買東西。結帳時,收銀台有一個促銷的玩具,仔仔順手玩了起來。玩著玩著,他把那個玩具從蓋子裡拔了出來。當時我忙著付款,也沒有在意。走出門後,收銀員追了出來,拿著被掰開的玩具,問我是不是仔仔弄壞的。我問仔仔是他弄壞的嗎?他搖搖頭說不是,收銀員說:“剛剛還是好的,就是你拿著玩了一會才壞的。”

我蹲下來問仔仔:“是你掰的嗎?”

他紅著臉點點頭。我問他,“那接下來要怎麼辦呢?”

他看了看我,說:“不知道。”

我告訴他說:“沒關係,我們把這個玩具買回家就好了。”然後我就拿出錢給他,讓他付款買下了那個玩具。

走出來後我說:“仔仔,媽媽覺得你剛剛的表現很棒。”他不解的看著我,我說:“剛剛你把玩具弄壞了,你開始不敢承認,後來勇敢的承擔了後果,這就是最棒的表現。”

“犯了錯不要緊,我們所有人都會犯錯,你只要記得,犯了錯要告訴爸爸媽媽,勇敢面對,我們再一起尋找解決辦法。不管什麼問題,爸爸媽媽都會與你一起面對。”

發現孩子撒謊,父母一般都會很難過,甚至擔心孩子成為一個撒謊成性的人。從發育的角度看,撒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國外甚至有專家指出,早期善意的謊言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因為孩子在撒謊的過程中大腦正在複雜的運轉,他需要掩蓋真相,合理的解釋自己的謊言,這有助於孩子管理思維的培養。

所以,父母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撒謊。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自我反省。要孩子誠實,父母就要以身作則。如果自己都做不到誠實,信守承諾,孩子自然會有樣學樣。

2、瞭解孩子的願望與想法。幼兒時期的孩子,身心理都還沒有發育成熟,發現孩子謊言時,父母不要戳穿他,而是要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重視孩子的體驗和感受。

3、鼓勵孩子直面錯誤。發現孩子的問題時,父母要心平氣和的對待,最好的辦法是蹲下來,認真傾聽,多聽孩子說,孩子才會一吐為快。如果孩子每次犯錯父母板著臉,甚至是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犯錯時,十有八九會採取一種隱瞞或者編謊話的方式,家長以為孩子更乖了,可卻不知在孩子“乖”的表像下,一個壞習慣卻正在慢慢滋長。所以,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並且鼓勵孩子誠實的講出來,這才能幫助孩子成長。

4、寬容對待,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孩子犯錯後,內心其實是很自責的,如果父母指責他,他反而會覺得反正你們已經懲罰過我了,我就不需要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不管孩子犯什麼錯,都以平常心看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量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可以問孩子: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呢?我們該怎樣解決這個難題呢?爸爸媽媽和你一起想想好不好?事後,我們再告訴他如何避免這類的錯誤。

5、放低對孩子的期望。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高,為了取悅父母,很多孩子會用編造謊言的方式來讓父母高興。其實這類孩子並不是真正想欺騙父母,更多的只是他不知道如何面對而已。所以,父母平時適當放低期待,教會孩子如何面臨挫折。

他還是一動不動。我實在沒轍了,只好打電話給他爸爸。在電話裡,仔仔終於吞吞吐吐說出了原因。知道原因後,我沒有批評他,先帶著他在社區裡轉了一圈,告訴他我知道他很想與小朋友分享蛋糕,但是早上沒有準備,現在蛋糕店也沒有開門,讓他先去幼稚園,我出去買。在他們下午放學前我一定把蛋糕送過來。我做了半天思想工作,他還是不同意。

我們又轉回幼稚園門口,他們班剛好出來在操場上活動,老師同學看到他都熱情的招呼他趕緊進去。他猶豫了很久,才在老師的熱情召喚中進去。下午放學時,我如約帶著蛋糕去接他,他才開心起來。這件事發生後,他就很少會隨便“撒謊”了。

當然,有時候,他犯了錯,又害怕承擔由此引發的後果,他也會撒謊。有一次,我們在便利店買東西。結帳時,收銀台有一個促銷的玩具,仔仔順手玩了起來。玩著玩著,他把那個玩具從蓋子裡拔了出來。當時我忙著付款,也沒有在意。走出門後,收銀員追了出來,拿著被掰開的玩具,問我是不是仔仔弄壞的。我問仔仔是他弄壞的嗎?他搖搖頭說不是,收銀員說:“剛剛還是好的,就是你拿著玩了一會才壞的。”

我蹲下來問仔仔:“是你掰的嗎?”

他紅著臉點點頭。我問他,“那接下來要怎麼辦呢?”

他看了看我,說:“不知道。”

我告訴他說:“沒關係,我們把這個玩具買回家就好了。”然後我就拿出錢給他,讓他付款買下了那個玩具。

走出來後我說:“仔仔,媽媽覺得你剛剛的表現很棒。”他不解的看著我,我說:“剛剛你把玩具弄壞了,你開始不敢承認,後來勇敢的承擔了後果,這就是最棒的表現。”

“犯了錯不要緊,我們所有人都會犯錯,你只要記得,犯了錯要告訴爸爸媽媽,勇敢面對,我們再一起尋找解決辦法。不管什麼問題,爸爸媽媽都會與你一起面對。”

發現孩子撒謊,父母一般都會很難過,甚至擔心孩子成為一個撒謊成性的人。從發育的角度看,撒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國外甚至有專家指出,早期善意的謊言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因為孩子在撒謊的過程中大腦正在複雜的運轉,他需要掩蓋真相,合理的解釋自己的謊言,這有助於孩子管理思維的培養。

所以,父母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撒謊。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自我反省。要孩子誠實,父母就要以身作則。如果自己都做不到誠實,信守承諾,孩子自然會有樣學樣。

2、瞭解孩子的願望與想法。幼兒時期的孩子,身心理都還沒有發育成熟,發現孩子謊言時,父母不要戳穿他,而是要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重視孩子的體驗和感受。

3、鼓勵孩子直面錯誤。發現孩子的問題時,父母要心平氣和的對待,最好的辦法是蹲下來,認真傾聽,多聽孩子說,孩子才會一吐為快。如果孩子每次犯錯父母板著臉,甚至是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犯錯時,十有八九會採取一種隱瞞或者編謊話的方式,家長以為孩子更乖了,可卻不知在孩子“乖”的表像下,一個壞習慣卻正在慢慢滋長。所以,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並且鼓勵孩子誠實的講出來,這才能幫助孩子成長。

4、寬容對待,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孩子犯錯後,內心其實是很自責的,如果父母指責他,他反而會覺得反正你們已經懲罰過我了,我就不需要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不管孩子犯什麼錯,都以平常心看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量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可以問孩子: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呢?我們該怎樣解決這個難題呢?爸爸媽媽和你一起想想好不好?事後,我們再告訴他如何避免這類的錯誤。

5、放低對孩子的期望。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高,為了取悅父母,很多孩子會用編造謊言的方式來讓父母高興。其實這類孩子並不是真正想欺騙父母,更多的只是他不知道如何面對而已。所以,父母平時適當放低期待,教會孩子如何面臨挫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