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奶是指食道或胃之內的容物不由自主地被逆流到口腔外的情況, 可能只是小寶寶打了一個嗝, 從而致使少量奶液從嘴角溢出而已。 若寶寶喝完奶水一段時間後, 寶寶的胃部出現反復收縮, 進而從嘴巴噴出如小噴泉似的奶水, 叫吐奶。
新生兒吐奶怎麼辦
一般來說, 輕微吐奶和溢奶,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 將會有明顯改善。
新生兒吐奶怎麼辦
1、要掌握好餵奶的時間間隔。 通常, 乳汁在嬰兒胃內排空的時間約為3—4小時, 因此每隔3—4小時餵奶一次較為合理。 如果嬰兒吃奶過於頻繁, 上一餐吃進的乳汁尚有部分存留在胃內,
Advertisiment
2、要注意餵奶的姿勢。 適宜的餵奶姿勢可有效地防治新生兒吐奶。 有的媽媽喜歡躺著餵奶, 即母嬰雙方面對面側臥哺乳。 採用這種姿勢餵奶, 寶寶吐奶的可能性比較大。
若媽媽抱起寶寶餵奶, 寶寶吐奶的機會就減少。 懷抱的寶寶身體傾斜, 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一定的傾斜度, 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 使胃部騰空。 寶寶在進食等量乳汁的情況下, 抱起餵奶比躺著餵奶發生吐奶的機會要少。
3、哺乳後應該豎直抱起寶寶, 讓他趴在媽媽肩頭, 用手輕拍他的背部, 讓那些隨吸奶吞入的空氣排出而打嗝。 寶寶打完嗝, 胃中氣體排空,
Advertisiment
4、注意新生兒吃飽後躺著的姿勢。 通常, 寶寶多取仰臥位躺在床上, 但這樣極易引起寶寶吐奶。 為了防止吐奶, 應先右側臥位, 經觀察無吐奶現象後再讓寶寶仰臥。
生理性和病理性吐奶
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的區別
生理性吐奶是嬰兒期的正常現象, 因為寶寶的胃很小, 且呈水準位, 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 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 關閉作用相比成人差, 而連接小腸處的幽門又比較緊, 不利通氣。 寶寶吃奶時如果吸入了空氣, 吃好後空氣往上升時, 就會頂上來小部分的奶。
病理性吐奶是因身體疾病引起的吐奶。 比如寶寶腸胃不好、上呼吸道感染、腦部疾病, 都可能會引發吐奶
通常發生在4個月前,
Advertisiment
會發生在任何月齡、患某種疾病的寶寶身上。 吐奶時呈噴射狀。 一般要把胃裡的奶吐光, 還會吐出胃液。 如果是餵奶間隔很長時間了, 會吐出來帶奶塊、有酸味的半消化奶液。
除吐奶外還伴隨著其它身體不適的症狀。
寶寶吐奶處理
寶寶吐奶處理
1、在每次餵奶後把寶寶豎起來放在肩上輕輕拍背, 直到寶寶打嗝以後才能躺下, 可以減少溢乳。
2、兩個月以內的寶寶, 一般不用枕頭, 但最好床墊是傾斜15度的, 頭高腳低。 若寶寶的床無法傾斜, 可在頭下墊一塊折疊的毛巾,
Advertisiment
3、防止吃奶時吸入空氣。 在餵奶時, 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乳☆禁☆頭, 不要留有空隙, 以防空氣乘虛而入。 用奶瓶喂時, 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乳☆禁☆頭, 不要怕奶太沖而只到乳☆禁☆頭的一半, 這樣就容易吸進空氣。
4、有種“低溢奶”型的奶粉, 它比一般的牛奶要黏稠一點, 可以減少溢奶的情況。
5、喂完奶後, 抱起和放下寶寶時動作要輕, 不可用力搖晃。
6、如果嘔吐僅是偶爾發生, 嘔吐後精神依然很好, 不哭鬧, 沒有痛苦的表情, 一般沒有大問題。 在手邊為寶寶準備一些小毛巾或濕巾, 一旦寶寶溢奶, 及時為寶寶擦淨。
所以說, 如果寶寶是生理性吐奶的話, 媽媽們就不要太擔心啦, 但是如果是病理性吐奶,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寶寶吐奶之後, 如果沒有其他異常, 一般不必在意, 以後慢慢會好, 不會影響寶寶和生長發育。 寶寶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狀, 那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 也是正常的, 不必擔心。 但如果寶寶嘔吐頻繁, 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 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 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