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幾種產後病只需一個對策 預防在先輕鬆一生

產後病, 是指胎兒娩出後至產褥期間所發生的與分娩有關的疾病, 俗稱“月子病”。 在分娩過程中, 由於臨產用力、創傷、出血, 而耗傷氣血, 使正氣受損, 故你在此時的抵抗力較正常人低, 易招致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的入侵;同時產後情緒易發生變化, 各器官功能會因此而失調, 導致疾病發生。
常見的產後疾病有:產後腹痛、產後血暈、產後發熱、產後惡露不下、產後惡露不淨、產後頭痛、身痛、產後關節痛、產後尿頻、產後小便失禁、產後自汗、產後盜汗、產後缺乳、產後外☆禁☆陰疾病等。 上述諸病, 多發於新產後。 歷代醫家將產後危急重症概括為“三病”、“三沖”,
Advertisiment
“三急”。

產後病的病因病機
可歸納為四個方面:一是亡血傷津;二是元氣受損;三是瘀血內阻;四是外感六淫或飲食防老所傷。 產後病的診斷在應用四診採集病史、體征資料, 進行八鋼、臟腑、氣血辨證之時, 還鬚根據新產後的生理、病因病機特點進行“三審”。
即先審小腹痛與不痛, 以辨有無惡露停滯;次審大便通與不痛, 以驗津液盛衰;再審乳汁行與不行, 以察胃氣的強弱。 同時還應根據病證, 瞭解產婦體質, 產前、產時、產後情況, 參以脈證, 必要時配合婦科檢查及相應的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進行全面綜合分析, 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產後病的治療
產後病的治療要根據亡血傷津、元氣受損、瘀血內阻、多虛多瘀的特點本著“勿拘於產後,
Advertisiment
亦勿忘於產後”的原則, 結合病情進行辨證論治。 常用的具體治法有補虛化瘀、清熱解毒、益氣固表、調理腎肝脾等。

選方用藥, 又須照顧氣血, 行氣勿過於耗散, 化瘀勿過於攻逐, 時時顧護胃氣, 消導必兼扶脾, 寒症不宜過用溫燥, 熱證不宜過用寒涼;解表不過於發汗, 攻裡不過於削伐;掌握補虛不滯邪、攻邪不傷正的原則, 勿犯虛虛實實之戒。
同時應注意產後用藥“三禁”, 即禁大汗以防亡陽, 禁峻下以防亡陰, 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此外, 對產後病中的危急重症, 如產後血暈、產後痙病、產後發熱等臨證時必當詳察, 及時明確診斷, 必要時中西醫結合救治, 以免貽誤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