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優秀的能力, 這樣有利於以後的成長教育。 為了改變孩子的一些壞習慣, 許多家長“愁白了頭”。 其實有時候, 略施小計就能培養出讓孩子受益終身的能力。 母嬰專家指出, 十招錦囊妙計培養孩子優秀能力。
1.扮弱計:培養懂事的“小大人”。 父母常責備孩子對長輩漠不關心, 缺少責任感。 但家長總像大樹一樣為孩子遮風擋雨, 表現強勢, 孩子就會把父母當成“超人”, 難以自強。 父母不妨偶爾扮弱, 向孩子求助。 比如說“媽媽生病了, 你幫媽媽倒杯水吧”;“爸爸修不好你的玩具, 你照著說明書自己試試?”
Advertisiment
2.補強計:由自卑變自信。 有些孩子不夠自信, 可以用美國加州大學哲學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的“補強法則”來教育。 該法則指的是: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鼓勵, 以後就會重複出現。 這與教育心理學裡的“激勵效應”相貼合。 所以, 家長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 千萬不要吝嗇讚美、鼓勵的話語。
3.誘導計:跨過厭學的泥潭。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厭學情緒, 家長既不能放任自流, 也不可粗暴強迫, 以免阻礙孩子的學習熱情。 此時可採用誘導法, 比如說“爸爸小時候也有不想上學的時候, 但不上學就不能跟小夥伴一起玩了。 寶寶不想跟小夥伴們分享快樂嗎?”
4.冷淡計:破除任性壞習慣。 現在的孩子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 是家裡的“小太陽”,
Advertisiment
5.受挫計:體驗失敗增強承受力。 如今, 不少年輕人都是“玻璃心”, 被批評幾句就受不了。 美國教育家卡樂爾·桑德堡說:“在逆境中經過挫折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競爭力。 ”父母不妨有意識地讓孩子受挫。 比如孩子參加比賽失敗, 家長不要體貼入微地安慰, 不妨讓孩子獨自思考一段時間, 再給予必要的總結。
6.放手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少家長不懂放手, 喜歡代勞, 結果孩子長大後依賴性強, 甚至“啃老”。 家長要讓孩子自主地去做自己的事。 第一次也許做不好,
Advertisiment
7.縱容計:在淘氣中激發潛能。 頑皮的“熊孩子”並非一無是處, 研究表明, 他們往往聰明, 求知欲、好奇心比較強, 意志堅定。 家長可以試著對孩子非原則性的“破壞”行為多包容, 並借機挖掘潛能, 培養興趣。 但原則性的錯誤不可原諒, 比如傷人、毀物以及在別人家亂翻等, 必須嚴厲制止。
8.處罰計:讓孩子正視錯誤。 教育孩子要賞罰分明, 做得好要獎勵, 做錯事不要姑息, 哪怕只是小錯也要適度處罰。 但懲罰要結合教育, 而不能為了罰而罰。 舉例來說, 孩子對客人動手動腳時, 不妨當即將其關進自己的房間。 待客人走後, 再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並告訴他要尊重客人。
9.製冷計:給自負的孩子“潑冷水”。
Advertisiment
10.包容計: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有些父母好面子, 若孩子不夠聰明, 成績不好, 就覺得丟臉。 但作為父母, 你絕不能對孩子存有偏見, 甚至嫌棄他。 要明白, 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就會得到一個怎樣的孩子。 因此要包容, 給他無條件的愛, 不要在字裡行間透出對他成績差的不滿, 更不可說“我養了你特別後悔”之類的話, 也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家孩子對比。
Advertisiment
母嬰專家溫馨提示:十招錦囊妙計培養孩子優秀能力。 所以為了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能力, 我們在育兒的過程中, 不妨試試以上的錦囊妙計, 相信會幫助家長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能力, 讓孩子變成父母希望的那樣。